
3月9日,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的产房里,李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的宝宝。对李女士一家而言,母子平安是来之不易的人生大礼。为此,李女士忐忑不安了100多天,产科专家朱彤宇和她的团队则殚精竭虑为她保驾护航了100多天。
朱彤宇是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产科主任,在临床一线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李女士遭遇的难题是怀孕6个月时胎膜意外破裂,离孕足月早了3个多月,辗转省内多家医院,均被判定需要终止妊娠。眼看羊水几乎流尽,这可把李女士一家给急坏了。

李女士怀孕24周遭遇羊水早破。
“主任,我的羊水指数只剩2.8厘米了,他们都建议我终止妊娠,我该怎么办?”第一次坐在朱彤宇的诊室里,李女士攥着5家三甲医院的诊断书,低着头轻轻抽泣。
突如其来的胎膜早破,令两地分居、备孕困难的李女士两口子陷入巨大焦虑。那时那刻,朱彤宇成了他们保胎的最后指望。仔细询问相关情况后,朱彤宇握着李女士的手安慰道:“别着急,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竭尽全力。”
“她才进入孕中期,来院时已出现宫缩。超声显示其羊膜腔内只残留微量液体,情况极其危险。”朱彤宇介绍,“如果当时就娩出,胎儿发育不成熟,存活率低,并发症多。而长时间的保胎,孕妇和胎儿感染的风险将成指数级增加,母胎感染死亡风险也会增加。”
作为部队医院的一名妇产科主任医师,朱彤宇帮助过众多患者和产妇,留给大家最突出印象就是“妙手仁心”。这一次,她决定顶住医疗风险压力,帮助李女士实现保胎生子的愿望。为此,李女士住院的产科一病区成立了治疗小组,朱彤宇亲自担任治疗组长。
调取近5年全球早产儿救治文献、检索绒毛膜羊膜炎防治新方案、建立个性化羊水动力学模型……朱彤宇团队在72小时内完成了132篇专业论文精读,创新性提出了“四维宫腔环境维持系统”,做到了一有任何病情变化即可一手掌握。
他们还建立了多学科24小时联动响应机制,定制防感染“太空舱”级护理环境,采用精准宫缩抑制疗法。与此同时,护士长李京娜带领护理组在病床旁架起行军床日夜值守,细致监护,为孕妇和胎儿保驾护航。

守护跨越了怀孕第40周。
尽管制订了专业的个性化方案,但过往临床实践中极低的成功率仍无法令人抱有太高期望。“起初,我们希望能尽全力保胎至孕28周,至少能让宝宝出来后有存活希望。”李女士的主管医师靖新城介绍,面对羊水过少、感染、胎儿偏小、血糖高、宫缩不断等一系列挑战,朱彤宇带领团队不断调整综合治疗方案。
事实上,在最揪心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有新状况出现、有足够的理由终止妊娠。特别是丈夫在外执行任务无法陪床的那段时间,李女士情绪波动很大,不止一次想要放弃。为此,医护团队自发组织“心理支援团”,每天轮流去病房陪李女士聊天解忧,送上家人般的温馨关怀。
第一个30天有惊无险地过去了,李女士羊水指数从3厘米升到8厘米,她和胎儿情况有了好转迹象。这给了朱彤宇团队更大信心,他们的“小目标”一次次往上加,竟又走过了两个30天!最终,历经上百天全方位照护、16次治疗方案调整、20次家属病情沟通,朱彤宇团队成功将妊娠维持至40周+2天。
3月9日凌晨,倦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声,李女士顺利产下一名6斤重的男婴,母子平安!“主任,我们能有这样的团圆时刻,简直就是个奇迹!”李女士丈夫对朱彤宇说,“感谢您和您的团队一直以来不抛弃、不放弃!”
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而发生于妊娠不足37周的胎膜早破被称为早产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胎肺发育不良,早产发生率越高。像李女士这样的早产胎膜早破,保胎对医患双方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朱彤宇说:“事实证明,我们通过及时识别、冷静应对及专业医疗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母婴感染风险,减少早产发生,优化分娩方式,从而提升母婴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