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这年头想买辆家用车,眼睛都快看花了!各种新势力、老牌劲旅都铆足了劲儿,尤其是在那个十万块左右的战场,简直是神仙打架。你以为挑个车就是看看配置、比比价格那么简单?早不是那个时代了!现在的玩法是,用紧凑车的预算,给你一台看着像二三十万、用起来省得像不要钱、开出去还有面子的“大家伙”。

不少人还抱着老观念,觉得这个价位就该买个合资小车,稳妥。醒醒吧!时代变了,有款车直接把中级车的身段、混动车的省油、智能车的科技感,打包塞进了十万出头的价格区间,这操作直接让一堆合資紧凑车心里发慌,也让持币待购的朋友们心里直痒痒,到底是什么神仙操作能把价值感拉到这个地步?
这台让市场格局发生微妙变化的车,就是比亚迪秦L DM-i。它的登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定位中级轿车,起步价格却定在了9.98万元,即便是配置拉满的顶配版本,也仅仅是13.98万元。这样的定价策略,在中级车市场里简直是“价格屠夫”般的存在,直接把竞争的维度拉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它不是跟你比谁更豪华,而是用越级的尺寸和技术,去抢占原本属于合资紧凑级家轿的市场份额。销量是不会骗人的,月均超过三万台,高峰时期接近四万台的成绩单,半年时间累积近二十三万辆的交付量,这背后是市场对这种价值策略的高度认可。

颜值这块,秦L DM-i拿捏得相当到位。比亚迪经典的“龙颜”设计语言在它身上得到了新的演绎,显得更加成熟和大气。前脸部分,细长锐利的大灯组向两侧延展,中间通过一条精致的银色饰条相连,如同画龙点睛,赋予了车头灵动的神态。
下方的大尺寸点阵式格栅,视觉冲击力十足,细节之处仿佛龙鳞闪耀,进一步强化了设计的整体感和辨识度。这样的前脸设计,既有东方美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汽车的科技感,能够适应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接受度非常高。
现在来看它的尺寸数据,车身长度达到4830毫米,宽度为1900毫米,轴距则是2790毫米。把这些数字放在传统中级车的范畴里审视,或许不算特别突出,毕竟现在有些对手的车长已经逼近5米大关,轴距也普遍站上了2.9米。

秦L DM-i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的目标客户群体,它并没有硬要去和那些尺寸更大的中级车卷空间,而是瞄准了像朗逸、速腾这类热销的合资紧凑型轿车。用中级车的尺寸去打紧凑级的市场,空间上的优势自然就显现出来了,乘坐体验的宽敞感是实实在在的。
进入车内,秦L DM-i的座舱氛围是典型的家用取向,温馨且不失科技感。中控台采用了对称的T字形布局,线条简洁流畅,营造出开阔的视觉感受。车内的实体按键数量不多,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到了屏幕中,使得整个中控区域看起来非常清爽。
方向盘的造型相对传统一些,如果能换成更运动的三辐平底设计,或许能吸引更多年轻用户的目光。整体内饰用料和做工在这个价位来说,表现是符合预期的,满足日常家庭使用绰绰有余。

科技配置是秦L DM-i的一大亮点。悬浮在中控台上方的12.8英寸大屏幕支持自适应旋转,无论是横屏看视频还是竖屏导航,都能提供极佳的视觉体验。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和流畅度都表现不错,车机系统的功能也比较丰富。
配合前方的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驾驶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展示清晰直观。特别是在长途驾驶时,大屏幕导航带来的便利性非常明显,路线指引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行车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科技感营造得很到位。
值得称赞的是,2025款秦L DM-i全系标配了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在同价位车型中是相当有诚意的配置。这套系统包含了多项主被动安全功能,虽然在算法的极致体验上可能与一些造车新势力顶尖系统相比还有进步空间,但对于日常驾驶场景来说,它的实用性非常高。

动力系统是秦L DM-i的核心优势所在,它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i超级混动技术。这套系统由一台1.5L高效自然吸气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组成,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4千瓦,峰值扭矩126牛·米。
根据配置不同,提供了两种不同功率的驱动电机,系统综合功率分别为120千瓦和160千瓦,对应的峰值扭矩为210牛·米和260牛·米。这样的动力储备,使得秦L DM-i的零百加速时间分别达到了7.9秒和7.5秒,在同级别家用车中属于相当快的水平,日常超车并线都显得游刃有余。
能耗表现更是秦L DM-i的“杀手锏”。根据电池容量的不同,提供了10.08kWh和15.87kWh两种选择。前者对应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80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8L/100km;后者则能实现120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亏电油耗也仅为3.98L/100km。

按照WLTC工况标准,其百公里综合油耗更是低至1.36L和1.11L。再配合上一个容量高达65L的大油箱,满油满电状态下的综合续航里程能够轻松突破2000公里。这意味着长途旅行几乎可以忽略油耗焦虑,日常通勤则能更多地依赖纯电驱动,用车成本极低。
底盘方面,秦L DM-i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加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这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比较厚道的配置。从实际驾驶感受来看,悬架调校风格偏向于紧致和支撑性,路感传递比较清晰。通过减速带时,车身的回弹控制得不错,但也能感受到一定的冲击。

在高速行驶或变道时,底盘能够提供充足的支撑,车身姿态稳定,给驾驶者带来不错的信心。这种调校在保证一定舒适性的前提下,兼顾了操控稳定性,符合其家用车的定位,也提供了比一些纯舒适取向车型更多的驾驶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