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25年持续国补确实让很多人存在不理性消费,尤其是手机、数码这些产品。在1月份的时候,我就看到了MAC mini M4的国补,彼时我手握一台国产迷你主机、一台笔记本,还是在每天的补货当中预约抢购,终于在1月21顺利入手一台最低配!
但是!!!
我到手之后,直到今天才开始拆箱,距离我入手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我对于买东西只是买的时候比较热情,到手了之后拆快递反而没什么激情)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也不用抢购,同时使用教育优惠2999就能拿下,我也不知道我当时花了3500多抢购的算哪门子事。
拆箱开机之后,由于之前没有用过Mac,今天就来说说初次体验的一些感受,以及我认为大家可以提前做的一些准备。
【苹果MAC mini M4 优缺点介绍】
2999的机器,就算他炸了我还得说一声炸得响,这可是原价4476的Mac,确实也是大家能用到最低价格就能体验到的产品了,整体而言,3K价位的苹果MAC mini M4确实是当下最好的苹果设备,不过就我而言,习惯了Windows系统之后,我感觉我今天一上午的时间都在摸索,操作习惯确实大有不同,甚至很多基础的操作我都得翻找教程,作为纯小白,第一次用Mac系统,有些东西讲的都是皮毛,如果有大佬看到了,还请轻点喷。
首先要跟大家说的是,我真的认为丐版就已经完全够用,毕竟苹果的产品无论手机还是电脑,内存稍微提升一个档次,价格就直接翻番,256的内存虽说可能不是很够,但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实现扩展,相对而言花费低一些。
值得肯定的是,配置方面无需多言,苹果MAC mini M4的处理器和显卡性能比同级别的Windows迷你电脑性能方面强很多。而在图形处理方面,苹果MAC mini M4拥有10个GPU,支持硬件级的光线追踪,还支持动态缓存技术(优化显存利用率),支持 MetalFX 超分技术(类似Window系统中的DLSS/FSR)。开机之后超级静音,让你感受不到风扇的存在,这一点比我手中之前的国产迷你主机简直好太多。
当然,对于我用习惯了Windows,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就是接口太少,我自己的鼠标、键盘还没法直接用,因为是USB接口。你再去看看他们家自己的配件,也是贵到离谱。开机键设置在底部,这一点不知道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反正我感觉挺反人类的。
另外就是操作逻辑上的不同,很简单的例子:任务栏在Mac上是没有的,“关闭”、“最小化”等等移到了左上角,快捷键的使用也总是记错,中英文输入我也一时之间改不过来,反正就是怎么用怎么不舒服。游戏玩家就不用考虑了!
【我初期买了啥?非广告】
前面我不是说到键盘鼠标我都没办法连接吗?大家不用着急,直接买一个简单的扩展坞就可以了,活动价40就能解决,我直接入手的ORICO的这款,连接端为Type-C接口,扩展接口则拥有三个USB接口(其中一个为支持5Gbps的USB3.0接口和两个支持480Mbps的USB2.0接口),一个PD 60W充电口和一个HDMI口。
这个时候直接MAC mini M4增加了5个接口,完全满足了我接入鼠标、U盘、音箱等扩展日常使用需求。
材质方面,我一直喜欢这种带有磨砂工艺的铝合金,看起来非常有质感,为了保证多个端口连接的情况下,还能持续稳定,这款产品还在上下两端位置增加了散热孔,以保证良好的散热环境。就这个价格来说,增加一部分扩展,还是比较划算的。
另外就是要解决容量问题了,我买这个MAC mini M4主要还是用来办公以及剪辑视频的,扩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你问我为什么不直接上512版本的,当你去看了价格之后就知道为什么了。
那么如何解决?我的观点是直接一个固态硬盘就可以解决,于是我又在网上花了500多入手了一个移动固态硬盘——腾隐P2000,一是考虑到体积大小;二是综合雷电硬盘盒+M.2 SSD的方案价格实在是太贵;三是这款产品不仅可以连接电脑也可以直接连接iPhone。另外,产品的颜值以及材质和Mac mini也很接近。大概的给大家看看腾隐P2000实际使用的一些体验。
首先是体积,30g的重量外加极小尺寸,不到一张银行卡大小,直接扔在钱包都是可行的,这也就给外出携带提供了方便。咱就是说,喜欢苹果产品的,一定也会因为它的颜值被打动,所以配件那就一定要买同款金属材质的银色外观。
直接插入到M4背面雷电口,固态自身的材质质感与M4的机身材质还挺搭配,而且足够小巧,完全不占地方。
再者就是传输速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毕竟如果将这个移动硬盘作为扩容需求的话,在连接方面,速度得跟得上才行。这也是我看重的,这款移动固态硬盘读取速度可以做到2100MB/s,写入速度也有1800MB/s,当然这是官方数据,我拿回来今天也尝试了一下,在win上速度也基本上能达到。不过在M4上差不多在1000MB/s左右,这是受限于雷电4接口无法向下兼容USB3.2 GEN2*2,导致速度折损一半;但是这已经完全够用,比如说我手中已经拍摄好的素材,5G大小也快速传输完成,对于相机拍摄的素材内容,完全可以直接剪辑、运行流畅无卡顿,这就算是完成了我对于产品的基本需求。
在购买的时候,规格有1T和2T供选择,我直接入手的1T大小,对于扩容而言其实已经完全够了,给M4使用也挺合适,后来发现还有一个功能,居然可以直接连接iPhone外录,可惜我的手机还是iPhone14,不支持该功能。如果是15或者16的用户,试想一下,直接手机录制视频,然后轻松M4完成读取剪辑,还是非常方便的。
【后续的打算】
目前而言,虽短暂的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的操控问题,但是我的键盘我认为还是不太符合Mac系统的使用习惯,后续可能还会考虑更换一下键盘,另外,后续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好玩的,合适的软件,也会更新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