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0多亿“金饭碗”,东华能源为啥说扔就扔?

效果塑连 2024-12-07 03:42:30

东华能源于12月2日晚间抛出一则重磅公告,公司计划出让全资子公司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天盛港务”)55% 的股权,拟定的交易价格为3.08亿元。这一决策着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毕竟天盛港务可是实打实的盈利 “潜力股”。

细究背后缘由,东华能源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长久以来,东华能源稳坐国内民营LPG贸易商的头把交椅,也曾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开拓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业板块,在业内打响了名号。但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想长久立足,顺势转型必不可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茂名项目一期投产满一年,成果斐然。丙烯及聚丙烯装置火力全开,顺利达产,其中丙烯有着高达66万吨的年产能,聚丙烯年产能也达到48万吨,合成氨预估年产能约20万吨。据估算,凭借一期项目,全年收入有望冲击45亿元大关。不仅如此,今年5月,东华能源再度发力,官宣总投资34.65亿元的茂名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项目破土动工,要打造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集散型碳纤维生态协同发展集群。

显然,出售天盛港务股权,绝非心血来潮,而是东华能源权衡利弊后的战略割舍。舍弃当下部分优质资产,是为了盘活资金、收拢人力与技术资源,全身心投入到关乎企业未来命运的核心项目当中,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重塑竞争优势,牢牢站稳行业脚跟。

不过,财务压力大,也是东华能源出售资产的原因之一。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债务超过200亿元。

天盛港务成绩斐然

12月2日,东华能源的董事会会议全票通过《关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敲定公司将与广西海川能源有限公司(业内简称 “广西海川”)携手,正式签署《关于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之协议书》。按照这份协议,东华能源决意出让全资子公司 —— 天盛港务55%的股权,待交易尘埃落定,东华能源虽手握天盛港务余下的45%股权,但控股地位旁落,往后的财务报表上,天盛港务也不再纳入合并范畴。

回溯过往,天盛港务的发展轨迹颇为亮眼。这家在2002年2月6日注册的企业,自带发展潜力,于2018年2月被东华能源相中,斥资5.066亿元将其100%股权收入囊中。多年经营沉淀,成果斐然,从营收数据来看,2023年入账18.21亿元,今年前9个月也揽收14.28亿元;净利润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去年录得317.47万元,今年前9个月则飙升至1264.54万元,已然远超去年全年成绩。专业评估团队以2023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给出的结论令人咋舌:天盛港务的市场价值直逼5.46亿元,相较账面净资产3.39亿元,增值超2.07亿元,增值率高达61.02%。经双方反复协商、精细核算,55%股权的转让价款锁定在约3.08亿元,支付方式也敲定,由东华能源动用自有资金,以实打实的现金完成交易。

战略调整、剥离贸易业务及资产

近两年,东华能源密集出售资产。2022年4月,公司转让钦州东华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890万元。2023年2月,公司作价1.27亿元出售宁波优嘉100%股权。今年3月,公司宣布,拟将东华仓储100%股权转让给宁波百地年,交易价格为5.05亿元。今年8月8日,公司再次宣布,拟以不低1.7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福基1号、福基2号船舶。

密集转让出售资产,东华能源称,均是为了顺应公司规划调整,落实剥离贸易业务及资产,回笼资金。

债务逾200亿,财务持续承压

作为国内最大民营LPG贸易商,东华能源曾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了双主业发展,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曾经,东华能源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2008年登陆深交所。2008年,东华能源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0.33亿元,2014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达到133.14亿元,2016年为199.75亿元,2017年冲破300亿元关口,达到326.78亿元,2018年接近500亿元,为489.43亿元。净利润方面,2017年首次超过10亿元,达到10.63亿元,2018年继续增长。

不过,持续增长的势头在2019年戛然而止。2019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1.88亿元、290.82亿元,同比下降5.63%、37.04%。这两年的净利润保持了小幅增长趋势,分别为11.04亿元、12.10亿元,同比增长2.37%、9.63%。

彼时,公司财务压力开始显现。2019年,公司财务费用为6.80亿元。

也是从2020年开始,东华能源提出规划调整。当时,公司公告称,为集中资源建设茂名、宁波烷烃资源综合应用产业基地、促进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公司由全球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商社向全球领先的绿色化工生产商和优质氢能源供应商成功转型,拟退出LPG国际及国内贸易业务,并将相应的贸易类资产从公司剥离。

不断进行调整的这几年,东华能源的经营业绩也承压。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3.67亿元、291.99亿元、271.23亿元,呈下降趋势;净利润分别为11.40亿元、0.43亿元、1.51亿元,2022年意外急降,这与全球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相关。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37.33亿元、1.31亿元,同比增长16.63%、12.65%

尽管前三季度净利润回升,但仍然不及9年前的同期水平。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为1.39亿元。

东华能源的财务压力依旧。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债务合计为213.37亿元,对应的货币资金为75.44亿元。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7.76亿元。

在出售资产的同时,东华能源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今年5月21日,公司曾公告,全资子公司东华能源(茂名)碳纤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打造集散型碳纤维生态协同发展集群,项目总投资34.65亿元,公司预计2025年首条千吨线投产运行。

财务及业绩均承压,东华能源能否依靠产业转型突围,尚待观察。

2 阅读:102

效果塑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