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蒙古国,最近把它送上热搜的,竟是上星期一场罕见的沙尘暴,一连几天时间下来,漫天黄尘不说,劲头还特大,灰尘甚至吹到了华南,可谓跨越了整个中国。
蒙古这个国家有点意思,面积并不小,约156万平方公里,与新疆面积差不太多。人口呢?350多万人,并不算多。
按理说,就这样一个面积大、人口少、资源足的国家,小日子应该好过。要知道,牛羊不用说,就地下还埋着价值几万亿的矿产资源,应该足够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了。
但这么多年来,蒙古国连着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土地沙漠化一天天扩大,自来水都喝不上,矿产随意开发导致污染严重,政客们忙着捞钱……
可以说,蒙古国这么多年了,一直就没拎清楚,正一步步滑向崩溃的深渊……
01
据报道,2024年冬天,一场世纪暴风雪就冻死了710万头牲畜,20多万牧民一夜返贫,此次事故,无异于本就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不只是冷,蒙古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自然环境问题。目前,本就为数不多的草场已越来越少了,目前高达70%的草场已沙化,每年有 2000 平方公里的草原消失,相当于每天就有 5 个北京颐和园大小的土地沦为荒漠。
就目前而言,曾经的畜牧业已辉煌不再,可以预计,长此以往,只怕连人的生存空间都成问题。
面对沙漠化的日益严重,差不多一半的牧民只得放弃放牧,背井离乡,挤到首都乌兰巴托的棚户区讨生活。
在乌兰巴托,由于冬天天冷,主要以烧煤取暖为主,导致整个冬天的PM2.5浓度可以飙升至2000,漫天雾霾,过去北京的雾霾,在乌兰巴托面前,只能算是小儿科。
除此之外,三分之一的家庭连自来水都用不上,只能依靠冬天的积雪融化来获取饮用水。
这种生存条件的恶化和生态环境的崩溃,既是气候变化的无情敲打,但更多的是来自人为的短视。
对矿产资源的随意开发,不加限制的畜牧业发展,不断蚕食着本着不多的绿水清山。问题是,虽说蒙古Z府看到了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但除了打嘴仗之外,似乎毫无作为,任其自生自灭。
02
作为第二大内陆国,蒙古国的面积可不小,辽阔不说,资源还蛮丰富的。据查,已探明的矿藏高达80多种,而且都是铜、铁这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比如,铜矿储量6600万吨,稀土储量有3100万吨,位列世界第二……
按理来说,这个坐在矿山上的国家,应该生活得不错,至少如此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富足的国家,看看中东的那些产油的国家,什么事都不做,天天躺着数钱还来不及,完全可以有样学样。
但现实却严重打脸了,23年其GDP为180亿,24年也不过236亿,亚洲倒数,全球中下水平。
可以说,蒙古是一个坐在金山上要饭的国家,因为理论上他们完全可以依靠矿产过上中东土豪般的生活,但实际上,这350万人口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为什么?蒙古国的经济结构非常单一,单一的经济结构自然非常脆弱。由于这些矿产严重依赖出口,所以毫无自Z权可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有风吹草动,直接就影响到国内经济。
举个例子,蒙古国连基本的煤炭洗选技术都没有,只能将原煤低价卖到我国内蒙加工,加工后再高价卖回,这样的煤炭出口,还有什么利润可言?
再加上蒙古国为内陆国,没有靠海的港口,所以,要将矿产运出去,先得付一笔运输费和港口租借费等,这样的煤炭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只能压低价格,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言。
03
还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蒙古国曾被西方捧为 “民主典范”,美国日本大量砸钱进行定向培养,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蒙古国就被西方捧晕了,估计连自己的祖宗是谁都搞不清了。
我们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韬光养晦,励精图治,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才将中国站起来变成现在的富起来、强起来。
但现在30年过去了,蒙古国被培养成啥样了?完全的四不像,根本拎不清自己的身份,政治盲目学习西方,经济仍在原地踏步,被西方吹捧的所谓民主,并未给它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演变成为一场场权力的绞肉机。
一场场政治秀轮番上演,现任总理前脚刚将前任送进监狱,后脚就被曝光自己家族控制着全国70%的煤炭运输权,这是何等的讽刺?
议会争吵不断,啥事也干不了;政策朝令夕改,没有任何延续性。就连蒙古国自己的媒体都调侃蒙古政坛一年只有两季—— “抓人季节和被抓季节”。
曾记否,2023年的一场“世纪贪腐案”震惊世人。38万吨煤炭凭空消失,38万吨,可不是一车两车,要知道,一列火车的煤炭装载量通常在几百吨至几千吨之间,这38万吨的煤炭,在当时相当于蒙古GDP的十分之一,竟能不翼而飞?只能说是当权者真能只手遮天。
对此,有好事的记者去追问去向时,一官员竟大言不惭地表示“可能被风吹走了”,蒙古是风大,但能把38万吨煤吹跑,这风不知得多猛得多大,这不糊弄鬼吗?如此光天化日下中饱私囊的行为,无异于对国家财富、人民利益的公开盗窃,这要普通牧民如何果腹生存?
04
在外交上,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本应利用好“大树之下好乘凉”的地缘优势,与中俄好好相处,共同发展。
但蒙古国一门心思,舍近求远,一直玩着危险的“第三邻国”游戏。仗着有着世界第二储量的稀土,绕过中方,引入美日资本开发稀土,铀矿更是只找美国开发,结果,到头来,这路子越走越窄,最终发现根本离不开中国,不说技术达不到,就连开发出来的矿产运出去都成了问题。
现在回头看看,美日给蒙古国带来了什么?除了一地鸡毛外,什么也没有。数字会说话,关键时刻,仍是我们顶上去:中蒙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72.3%,中国援助占IMF对蒙贷款的1/3……
若不是我们念及曾经的难兄难弟情分,屡次热脸贴冷P股,照顾这照顾那的,换做其他国家,早就一脚踢开几丈远了。
但即使这样,蒙古国对我们仍是心存芥蒂,一边接受我们输血式的援助,一边与美日西方国家眉来眼去,如此做法,最终寒了我们的心。最近被曝中俄天然气二期管道将实行中俄直连,绕过蒙古国境,显而易见,我们不想带它玩了。
其实,蒙古国本就有着不错的基础,但似乎永远都拎不清自身条件,拎不清生态环境,拎不清政治局势,拎不清邻里关系,于是在经济、生态、政治、外交上昏招频出,一步步滑向崩溃的深渊……
为了帮其治沙,我国援助的“十亿棵树”治沙计划,几年过去,仅种了几百万棵,反而抱怨树苗不适应而停滞,但反观我国境内,同样的树苗,一排排树木早已郁郁葱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55亿美元贷款,让他们兴高采烈,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背后附带着相当苛刻的条件:财政紧缩、福利腰斩、国企贱卖、债务陷阱……直接导致奶粉价格翻倍,民众怒吼"连奶茶都喝不起了"
……
俗话说,“自救者,天救之”。如果蒙古国再不迷途知返,可能将直接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典型反而教材。
这正如一边境牧民所言:"我们送去了电动车、泡面和树苗,但真正的改变,需要他们自己,放下酒瓶和贪欲……"
蒙古自然环境恶劣会影响到我们空气质量。
有些玩意永远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政治一根筋
蒙古中国故土,它的资源属于全体中国人民。
美西方有屁政治。一群神棍,精神病人吸毒品吃多了的政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