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时期,外族势力总想占据中原地区,因此历朝历代都多多少少会经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就针对外敌入侵的问题,曾先后发起了大大小小十余次的反击,最终使得外敌元气大伤,溃败而逃。
在三国时期,中原大地上已经是战火纷飞,然而在这一时期,却没有外敌入侵,这又是为何?
边疆守得好
东汉政权分裂之后,中原大乱,在东汉末期时,便只剩下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大的势力,而这三者也是各据一方,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时虽然中原有内乱,但魏蜀吴三家对于在对抗外敌方面的意见还算统一,自然都是不能允许外敌入侵的行为,因此也都有派人在边关把守。
而当时把守最给力的,还要属当时在西凉边关镇守的马腾家族。其实当时并非没有外敌入侵,只是被他们全部赶跑了。
马腾时任西凉太守,整个家族的人也都负责镇守边关,并且个个擅长骑马作战,这使他们具有极大的优势。
马腾是马援的后代,东汉末年割据西凉的军阀,他长得人高马大,但是为人贤良忠厚,因此颇受人敬重。
公元187年,马腾应征军队,当地的官员一眼相中,之后便任命马腾为从事,率领部队。在之后,马腾更是多次征战获功,被擢升为军司马,做偏将军。
当时马腾在一众军阀中实力极强,之后更是被朝廷招安,随后曹操上表,马腾被封为卫尉,他的儿子马超则是偏将军,替代马腾的位置,统领整个部队,并且留在原地。
而马腾的儿子马休则被封为奉车都尉,马铁被封作骑都尉,并和家人一起迁往邺城。
当时的外敌主要来自于鲜卑族和匈奴人, 他们全是游牧民族,极其擅长骑术。
不过,由于马腾家族也同样以骑兵为最佳,况且当时战斗时,马家人骑的马都是强壮迅猛的好马,面对外敌,马腾家族明显更胜一筹。
当时,马家人直接将北方的防线延长了几千公里,正因如此,外敌才没有进攻中原的优势,各个外部敌国纷纷放弃入侵。
除了马腾家族稳稳镇守着边疆,当时鼎立的三国也都挑着不同的重担。
在蜀国,刘备肩负匡扶汉室的责任,但与此同时也要抵抗外敌的入侵,而当时的外敌主要是蛮人和羌族。
蜀国向来对待外敌都是以招安为先,不过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之后,仍然收效甚微。在那之后,诸葛亮还设计七擒孟获,讲究以德服人,拒绝武战,最后外敌心悦诚服,不再犯境,西蜀也就此守住了边关。
再看孙权统领的东吴,和刘备西蜀治理方式不同的是,孙权采取的是武战,用蛮力迫使敌军臣服。
在秦汉时期,东边曾有一个百越民族,事实上它只是一些长年居住在山林中的部落族,在魏晋时期又被称作山越。
山越入侵不仅仅局限在东吴境内,也常在北魏作妖,大部分都分布在扬州会稽等处,还会时不时地入侵北魏庐江郡片区。
其实山越也并不是入侵,只是因为不服气东吴的统治,而东吴坐拥江东6郡81州,可谓是极其富庶。在和山越对抗时,东吴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等都远胜于山越人,因此打败他们实则也是轻而易举。
但是由于当时大部分兵力被放在和北魏、西蜀的对抗战场上,而孙策又要以最快的速度扫平江东,因此就准备速战速决。
吴军先攻打山越,再将其中的劳动力分散,不断地进攻山林,在近十年的战斗之后,山越人大多都转移到了平原充军。
最后是曹操统领的北魏政权,当时,世人皆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而对于匈奴的一再进犯,曹操也一直想着怎么解决。
随着匈奴势力的逐渐强大,曹操实在忍无可忍,最终还是决定征服匈奴,曹操对于战争计谋的运用可谓是游刃有余。
他先下令将匈奴各部尽皆分裂开来,以此来削弱匈奴的整体势力,以防匈奴聚集兵力,之后再派汉人去各个部落做司马,将匈奴贵族手里的权力全部收至自己手中。
匈奴逐渐地往中原转移,生活方式也逐渐受到汉人影响,不再放牧,而是改为农耕。
在东北方向的乌桓部落,同样是曹操的眼中钉,曹操为了没有后顾之忧,直接向乌桓发起进攻。其中大将张辽更是直接斩杀了乌桓的首领,乌桓部落的20多万人也尽皆被曹操俘虏。
基础打得牢
其实除了这两个原因,三国时期之所以没有外敌入侵还是有赖于汉武帝时期的的基础打得牢。在汉朝时期,北边的匈奴可谓是汉王朝的劲敌,在白登之围的时候,刘邦还差点丢失性命,在那以后,汉王朝与匈奴订立了维护和平的盟约,之后更是为了不愿使用武力,多次采取与西域联姻的方式来达成和平的目的,不过也只是暂时的罢了。
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无比强大,汉武帝决定对北方的匈奴发起攻击,想让他们永远消失。当时汉武帝曾派出众多优秀将领,将匈奴打得落荒而逃,不过即便已经元气大伤,匈奴依然没有放弃抵抗。
公元89年时,窦宪奉命征战匈奴,当时约有二十几万人投降,与此同时,窦宪话缴获了大量的牛羊等活物,在那以后,匈奴几乎已经彻底被灭,而残余的匈奴也逃亡去了康居国。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虽然后来外敌再次入侵中原,但是汉武帝时期给他们造成的重创也已经使他们元气大伤,因此若是还想回到之前的势力,则需要一个很长的恢复期。
而当时三国鼎立的时候,外敌入侵的势力明显也没能完全恢复,因此他们无法称为魏、蜀、吴的对手。
即便在那个三方割据的时期,三国依然有一个统一的战线,那就是抵御外敌入侵,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证明了同仇敌忾才能共同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