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这部电视剧是由贵阳电视台出品的,2011年拍摄,2012年播出,豆瓣9.1。
里面有很多老戏骨参演,比如陆剑民,演的非常棒,他可以以此片封神榜!
朱厚照这个角色戏份有限,却绽放着夺目的异彩,令人爱恨交加,完完全全被朱一龙演的朱厚照吸粉了。
甚至还有女神周海媚。
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在大陆却并未上映,而是在韩国首映。
直到现在,都只有韩文字幕,没有中字。
我看着韩文字幕的时候不禁有一些心里的无奈,明明是这么好的一部剧, 人物刻画非常精彩,一众好演员的演绎入木三分,情节吸引人又不尴尬,对比现在的电视剧,不禁让人感叹还是老剧好看,编剧有逻辑,演员有演技,服化道靠谱,没有花里胡哨的美颜打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整部剧从正德元年宦官把持内政开始,从反对刘瑾到被贬,到龙场悟道,出任庐陵知县,平定匪患,平定宁王叛变,基本上概括了王阳明的后半生。
首先,编剧应该是一个比较懂正德皇帝的一个人,他只不过是想摆脱束缚而已,他放纵手下,不是因为愚蠢,宦官集团只是他治衡文官集团的棋子,他才是下棋的人,我认为这比嘉靖的手段还要高明。遗憾的是我在cut中没有看到他的应州之战,从军事方面来说,他更胜嘉靖。
在剧中,朱厚照在南京见了王阳明,认为王阳明是他的知己,懂他的追求,但是王阳明懂却是不能说,谨遵君臣之道,劝他为政以德,以国以民为重。
王阳明走了,朱厚照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偌大的龙床上,用龙袍盖住了自己。
他和大臣们,祖训斗争了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输。他要想自由,就必须是皇帝,因为帝位能给他权利,悲哀的是,这帝位,也就是束缚他的根源。他的死,是他最后的斗争,也是唯一一次的屈服。总之,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是充满色彩的,勇敢的,放纵的,也是悲哀的。
再说王阳明,在《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王阳明被许多人重提。王阳明不仅在思想史上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军事上他曾在赣南平寇,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之人,立功,立德,立言,是当之无愧的圣贤!
但是他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叛逆者,宣扬心学,这也是最好统治集团容不下他的原因,否则他入阁成为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为必然。但中华文化也必然失色不少。
所以两个体制内的叛逆者一遇见,必然是惺惺相惜,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但终究君臣有别,两个人,王阳明战胜了,朱厚照战败了。因为孤家寡人,没有人会帮朱厚照,而王阳明成为圣贤的道路上,艰难,却不孤单。
陆剑民演的王阳明还是到位的,圣人这个角色本身就不好诠释,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王阳明,这部电视剧更像一部王阳明的传记,作为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阳明是高大上的,甚至可以说是神秘的,但是这部剧能让我看的非常过瘾,就在于它把阳明先生生活化,把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呈现出来了,尤其是龙场悟道那一段,就是与自然环境做斗争,让自己生存的一种状态。自己盖茅草屋,生火做饭,找草药等等。这本身就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的,最原始生存的一种状态。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讲究在事上修,事上练,是入世的思想。
剧里面关于这方面很好的呈现出来了。例如在八虎的事情上,最后一击没有打出去,是因为王阳明的地位不在哪里,仗义直言,被廷杖四十,贬至龙场。在龙场开堂讲学,然后至庐陵知县,对于案件的审理和拿捏都恰在好处。
剧中对阳明先生的刻画有两处情节很有感触。
一处是面对辱骂他的官兵,并没有愤懑不平,反而为其准备食物与水,并号召城中百姓不要为难官兵;
另一处是张永向皇帝诉说阳明先生面对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而悲痛,不愿百姓流离失所。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
历史上,王阳明是天纵奇才,家学渊源,文武双全。
12岁立志成圣,15岁游历边关。
文化与军事战绩,鲜有人可比。
更重要的是,王阳明一生立言立功立德,践行知行合一,足以称圣。
日本是特别推崇阳明心学的国家,会举办纪念阳明先生的活动和学术论坛。日本的海军大将腰间的腰牌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蒋介石一生推崇阳明心学,败退台湾后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并要求他的部下都研学阳明先生的著作。
但因阳明心学和史实在大陆并不被广泛熟知,所以该剧看过的人不多,也就不意外了!
如果不是由于朱一龙爆火,大批粉丝挖出了这部冷门老剧。
这部剧恐怕依旧是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