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莱阳,千树万树梨花盛放,宛如雪海翻涌。在这诗意盎然的时节,为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生态保护,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携手莱阳梨产业协会、莱阳市农发投资控股集团,于 4月19日-20日在“中国梨乡”山东省莱阳市,成功举办了“寻梨花雅韵,护古梨根魂”主题游学活动。
此次活动以莱阳梨文化传承与古梨树保护为核心,别出心裁地通过产业推介、古树认养、文化体验、公益实践等多元形式,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等地的 50 余名公益志愿者、文化学者及媒体代表共襄盛举。众人深度参与莱阳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古梨树群保护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也为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保护点燃了全新活力。
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解码 “梨乡” 文化密码
在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会议室,“寻梨花雅韵,护古梨根魂,塑梨业好品”梨花赏花季启动活动盛大召开。山东省家庭农场协会党支部书记张晓东率先致辞,他向活动嘉宾介绍了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言语间满是对农业发展的热忱与期许。
山东省家庭农场协会党支部书记张晓东致辞
活动主办方之一,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团长王一女士代表团队致辞。她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宗旨与过往公益实践成果,同时对莱阳梨产业的发展潜力给予了极高赞誉,言语间尽显对此次合作的期待。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团长王一女士致辞
莱阳梨产业协会会长孙少君先生则向莅临现场的嘉宾及媒体,深入阐述了莱阳梨产业的发展状况。他着重推出了《山东莱阳古梨树保护公益认养》和《好品莱阳梨、贡品莱阳梨、莱阳(茌)慈梨膏》三个区域公用品牌,让大家看到莱阳梨产业的宏伟蓝图。
莱阳梨产业协会会长孙少君先生介绍莱阳梨产业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成员、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波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将梨的民间故事呈现在众人眼前,引出的“剖开见子”“不离不弃” 等典故,为莱阳梨文化增添了神秘而动人的色彩。
著名民俗专家、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姜波老师讲梨的典故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被聘为 “山东莱阳梨文化传播大使”,并认养了一棵拥有四百年历史、种植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梨树,认养期限长达十年,自此与莱阳梨文化结下深厚缘分。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王一团长与陈淑玲副团长接牌匾
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丹青中国》栏目主持人徐俪嘉担纲主持,为整场启动活动增添了别样风采。
中国教育电视台《丹青中国》栏目主持人徐俪嘉主持活动
莱阳梨产业协会为“山东莱阳梨文化传播大使”颁发聘书,为获得古梨树领养资格的单位和个人颁发山东莱阳古梨树认养证书。
启动仪式后,参会的各界人士在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合影留念。
古梨树认养基地挂牌:守护 400 年生态瑰宝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来到莱阳古梨树认养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行动。团队认养了一棵树龄逾 400 年的古梨树,并为其挂上专属铭牌,正式肩负起守护这棵古树的责任。这些古梨树扎根于莱阳独有的油沙地土壤,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却依然枝繁叶茂,宛如 “活态农耕文明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与认养的400年古梨树合影
挂牌仪式上,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成员刘碧伟大使,从外交的角度,为大家讲述了一段莱阳梨作为国礼的历史往事。
刘碧伟大使从外交的角度讲述了莱阳梨的国礼往事
莱阳市梨产业协会会长孙少君先生介绍:“古梨树是莱阳梨独特风味的核心载体,其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共生关系,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通过认养挂牌,不仅能为古树保护提供切实支持,更以‘责任到人’的创新形式,激发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团长王一女士也坚定表示,未来将定期组织团员参与古树养护工作,并通过 “认养一棵树,认养一份文化” 的公益推介活动,号召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让这份守护的力量不断传递。
翰墨丹青绘梨韵:书画家笔会定格文化符号
在莱阳梨产业赋能中心大厅,一场以 “书画为媒,共画梨园,助力莱阳梨产业发展” 为主题的书画家笔会活动精彩上演。原山东省驻京办副主任,现中国艺术研究院讲师、画家刘彬礼先生与莱阳本地的书画家、篆刻家齐聚一堂。
刘彬礼老师在画梨花
他们挥毫泼墨,以灵动的笔触在画卷上描摹莱阳的梨文化,或勾勒梨花的清雅高洁,或描绘古梨树的苍劲古朴,或展现梨园丰收的热闹景象。一幅幅书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莱阳梨文化的生动写照,将梨乡的韵味与风情定格于笔墨之间,为莱阳梨产业的文化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加笔会的书画家共画长卷
游学为媒:架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桥
“寻梨花雅韵,护古梨根魂”,这不仅是本次游学活动的主题,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游学成员还前往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美丽乡村濯村、即墨古城及学宫进行了参观,进一步了解的地方文化和风情。
游学成员参观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游学成员参观即墨古城
游学成员参观即墨古城学宫
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公益团队的社会责任,用爱心与行动守护莱阳梨文化遗产;而莱阳梨乡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拥抱公益力量,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振兴新篇章。这场游学活动,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梨花如雪,纷飞飘落,诉说着岁月的温柔;根魂永续,代代相传,承载着希望的力量。北京至善合一行公益团队的莱阳之行,得到了山东莱阳诚丰食品刘克增董事长、慈阿玛(莱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修德娟总经理、莱阳梨产业协会副会长宋吉军先生、协会主任姜丽萍女士等大力支持,这场游学,不仅是一场探寻文化根源的心灵之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动实践,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以古梨树为纽带,公益力量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双赢篇章。未来,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智慧的梨乡沃土,必将如春日繁花般,绽放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