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是吸收妈妈的情绪长大的

樊稠说育儿 2024-01-02 13:31:03

妈妈处理自身情绪的方式里,藏着女儿未来的模样。

学习做情绪稳定的妈妈,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陪伴孩子收获快乐与幸福。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无意间看了一段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的演讲视频。

视频中,他问台下的听众:

“女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谁?”

有人答男人,还有人答婆婆,但都被樊登一一否定了,最后,他给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想过的答案:

一个女人这辈子所受的最多的伤,其实是来自于自己的妈妈。

他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女儿这一生都在被妈妈伤害,哪怕女儿已经60多岁,妈妈也已然是80多岁的老人家时,母女关系中依旧充斥着无处不在的控制欲。

而妈妈控制女儿的方式,就是对女儿进行道德绑架。

这位妈妈总是把“你气死我了”、“你气得我胃疼”、“让我死了算了”之类的抱怨挂在嘴边,用内疚感操控着自己的女儿。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悲剧不是个例。

在《母爱的羁绊》一书中,从事心理治疗长达28年的卡瑞尔发现:

不少女性,从地位很高的总裁、专业人士,到待在家里的全职妈妈,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曾被母亲的情绪所伤,从而变得敏感、自卑、焦虑,极度缺乏安全感。

女儿是妈妈的天生追随者,每个女孩都是吸收妈妈的情绪长大的。

那些需要用一生去治愈自身伤痛的女孩,大多背后都有一个情绪不好的妈。

那一年,女孩刚出生。

她天生就是一个小哭包:

冷了,哭;

困了,哭;

尿尿了,还是哭......

一开始,听到女儿哭泣,妈妈总会想方设法哄她。但时间久了,面对女儿的哭声,妈妈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

再加上周围人总是劝妈妈:

“没关系,小孩子哭一会儿自然就不哭了,你越哄越容易把她惯坏,以后有你累的。”

于是,妈妈开始对女儿的情绪置之不理。

当女儿大一点后,只要她一流泪,妈妈就会面无表情地威胁道:

“我数三个数,赶紧把眼泪收回去。”

“不准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女孩心里害怕,一边哭,一边张开双臂找妈妈要抱抱。

但妈妈却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既不看女儿,也不理会女儿的需求,任由女儿在一旁哭得涕泗横流。

渐渐地,女儿再也没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大哭大闹过。

哪怕有时难过到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也会尽力吸气、眨眼睛,控制着自己不让泪珠滚落下来。

看到女儿如此“懂事”,妈妈很是满意。

但她不知道:

这一刻,是自己亲手用冷漠,破坏了女儿的安全感。

那一年,女孩6岁,刚上小学。

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似乎出了问题,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于是,爸爸总是借工作之名,在外面打牌、喝酒,夜不归宿。

没办法,妈妈只能一个人扛起家庭的重担。

妈妈身体疲惫的同时,心里更是委屈不已。

无处发泄的她便总是在年幼的女孩面前抱怨、哭泣,一遍遍向她诉说爸爸如何没良心,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这个家。

妈妈以为女儿还小,什么都不懂。

却不知道,敏感的女儿早已将妈妈的委屈尽收眼底。

懂事的她想要治愈妈妈的坏情绪,让笑容重新回到妈妈的脸上。

于是,她什么事都尽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女儿努力读书,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哪怕受了委屈,也只会一味忍让,生怕让妈妈因自己的事再烦心;

在家里,她会主动做饭、打扫。时刻小心翼翼观察着妈妈的状态,想方设法逗妈妈笑......

可即便如此,妈妈还是不快乐。

妈妈的唉声叹气就像打落在女儿身上的雨水,让她幼小的心灵一直浸泡在阴暗、潮湿中,照不到一点阳光。

这一刻,是妈妈亲手用负能量,在女儿心里埋下了一颗名为“悲伤”的种子。

那一年,女孩12岁,上小学六年级。

爸爸妈妈离婚后,女儿便一直跟妈妈生活在一起。

因为妈妈要上班,所以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外公外婆接女孩放学。

直到有一天,外婆无意间发现,孙女的脸上、身上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伤痕。

一开始,女孩不愿意说。

在外婆的再三追问下,女孩才含泪说出了实情:

原来,离婚后,妈妈对女儿的期望很高,早早就给她定下了“考上全国前三或前五名大学”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妈妈时常会给她布置大量课外作业。

甚至让才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做大学英语四六级、成人高考的试卷。

一旦做不出,换来的就是妈妈严厉的惩罚和殴打。

有一回,因女儿背课文没达到要求,妈妈一气之下将书扔到了女儿的脸上,女孩的脸和额头瞬间红肿了起来。

外婆见到后,又心疼又生气,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报了警。

可即便是接到了派出所派出的家庭暴力告诫书,妈妈依旧我行我素。

只要女儿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会大发雷霆。

妈妈的暴躁,让原本天真活泼的女儿每天都活在战战兢兢中。

最严重的一次,妈妈一边做饭,一边抽查给女儿布置的“提升作业”。

发现女儿没能完成后,怒火中烧的妈妈竟然举起手中烧热的锅铲,向女儿的小手和脸蛋上挥去......

妈妈的暴力,把原本温暖的家变成了女儿眼中的地狱。

这一刻,是妈妈亲手用暴躁和易怒,将女儿困在了恐惧和不安的噩梦里。

那一年,女孩16岁,刚上高中。

第一次期末考试后,女孩排名班级前三,连一直不擅长的数学都发挥得不错。

女儿很高兴,因为妈妈之前曾答应过她,如果能考进班级前五名,就带她去一直想去的游乐园。

可没想到,当女儿蹦蹦跳跳进入乐园后,妈妈突然说:

“来一趟这里,我辛辛苦苦三天的工资就没了。”

听到这句话,女儿停下了雀跃的脚步,上扬的嘴角也耷拉了下来,道了一声“哦”。

妈妈却丝毫没有察觉,全程不停地唠叨着:

“咱们家的条件你也知道,平时在学校不要总跟同学们比吃穿,要比就比学习,别一看见谁去游乐园你也吵着要去。”

“爸爸妈妈养你多不容易啊,你以后还要上大学,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这破游乐场消费也太高了,吃一顿都赶上咱们一星期的伙食费了,你自己吃吧,妈妈一会儿出去吃碗面就行了。”

......

在妈妈看来,自己抓住了一个教育女儿勤俭、不攀比的好机会。

但这些话落在女儿耳朵里,却是另外一番含义:

“我生来就是来讨债的,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家里这么穷也是因为我。

要是没有我的话,所有人都会过得轻松许多。”

于是,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自责和内疚在她的心底不断蔓延。

最终,她逐渐长成了一个自卑、怯懦,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和温暖的大人。

很多时候,妈妈的牺牲感,对女儿来说不是教育,而是投毒。

那一年,女孩18岁,刚参加了高考。

填报高考志愿时,这个前18年都被困在湖北小城的女孩,迫切地想要去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海商法。

但一贯强势的妈妈,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妈妈觉得大连太远,光是路费就得几百块。更重要的是,万一女儿毕业了,再也不回来了怎么办?

于是,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女儿妥协了,去了家附近的武汉大学。

但妈妈却没有因此收回控制的双手:

大学期间,妈妈一直跟女儿挤在宿舍不足一米二的小床上;

毕业后,她更是对女儿找工作的事百般干涉,坚决不让女儿离开自己......

就这样,女孩一直蹉跎到30岁,才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的研究生。

这一回,妈妈依旧不愿松手,又一次跟着女儿去了上海,住进了女儿的宿舍。

只不过这一次,学校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是给女孩发了通知,让她带着妈妈从宿舍搬出去。

找房子的过程并不顺利,女孩感到压抑又疲惫,她回想起过去三十年妈妈那密不透风的控制欲,在日记里伤心地写道:

“都说知识能改变命运,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知识,至今仍没能有所改变?”

随后,第二天一早,女孩就在宿舍的卫生间自缢了。

女儿去世后,妈妈四处找记者哭诉,要求学校赔偿,但她丝毫没有想过:

正是自己的控制欲,吞噬了女儿对生的渴望。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鲍勃曾提出过“依恋模式”理论,早期的依恋模式,创造了贯穿我们一生的关系原型。

特别是对妈妈和女儿而言。

在生命早期,女儿与妈妈的关系如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她日后与世界的关系。

提起张爱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才女、作家。

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个用尽一生来逃离母亲带给她的负面影响的女儿,在自传体小说《易经》中,张爱玲这样写道:

“爸爸从来没有伤过我的心,因为我从来没有爱过他。

可是母亲你不一样,你比他还过分。”

因为母亲的坏情绪,张爱玲始终被困在心理疾病的围城里,到了晚年,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敏感到有些神经质。

《养育女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

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教给她的一切,教给她的后代。”

想要女儿阳光开朗,妈妈首先要少一点冷漠、焦虑和抱怨;想要女儿自信快乐,妈妈首先要戒掉牺牲感和控制欲。

毕竟,养育女儿的过程,也是妈妈自我修行的旅途。

希望所有妈妈,都能记住这句话:爱不是枷锁,而是彼此成全。

0 阅读:0

樊稠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