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子,毋庸置疑。可若爱错了方式,结果只能是相互煎熬。
一个和谐的家里,每一分的爱,都要配上九分的尊重和包容。
作者 | 夏天
前段时间,石家庄一个10岁男孩上完美术课后离家出走,彻夜未归。
男孩的家人急坏了,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还联系上了搜救队。
200多名小区居民和救援队队员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彻夜寻找。
第二天清晨,应急救援队的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男孩。
他正抱着腿,坐在一户人家的阳台下面,冻得瑟瑟发抖。
救援队的工作人员要送他回家时,他宁可继续受冻也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对父母。
经过了解,才知道:
原来,双减过后,男孩的父母因为自身时间和学识受限,给男孩报了很多补习班:美术、数学、钢琴……
男孩在练琴的时候有些厌倦,妈妈一气之下又对男孩说了一些不好的话。
男孩觉得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排解,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无奈才选择了逃走。
说实话,我特别心疼这个小男孩,才10岁就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但同时我也很心疼为了男孩的前途和未来费尽心思筹谋的父母。
父母无疑是深爱孩子的。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的爱无形中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伤害。
就像《母爱的羁绊》里所说的那样: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来自父母,而这种伤害隐性而沉重。”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家庭,明明爱着,却彼此煎熬,互相逼疯。
电影《我们的世界》中有句台词:
“孩子除了上学、放学,还能有什么事儿呢?”
这是很多父母的心声,同时也是很多孩子的噩梦。
正在热播的《鸣龙少年》里有一个叫禹洋的孩子。
他的爸爸是个卡车司机,妈妈是一个食堂阿姨。
妈妈不想让他吃自己吃过的苦,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才,成为一个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体面生活的人。
于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他,让他考上大学,妈妈把家里7成的收入都拿来给他报补习班,更是不让他干任何除学习以外的事。
为了更方便地监督他、照顾他,妈妈还特意包下了他所在高中的食堂,成了一名打饭阿姨。
为了让他争分夺秒地看书,妈妈亲自帮他脱衣服,帮他打热水擦洗身子,哪怕是同事们进了房间,也不顾他的羞耻心,一边唠叨,一边当着别人的面继续帮他擦澡。
开学选班的时候,妈妈就像他的代言人一样,替他在老师面前展示过往成绩和证书,骄傲地告诉老师:
“他一门心思搞学习,除了吃饭睡觉,他就是要搞学习,连洗澡都不喜欢,就是要拿一本。”
妈妈帮他扫除了生活中一切对学习没用的事,想让他变得优秀。
可事实呢。
他的成绩勉强只能上个二本。
他被同学嘲笑是一个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的“妈宝男”;
被老师奚落是一个只会做漂亮笔记,不会动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的表演型努力的人;
他看似每天都在学习,但没有一次是不顾别人的期待,是自己想做,自己想学;
他变成了一个自卑、内向,时刻焦虑、紧张的“怪人”。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
“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待家里学习,不然他的大脑高度兴奋,小脑得不到刺激。
脑部神经没有兴奋透,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只让孩子学习的背后,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失去学习动力,对生活无兴趣,社交无能力,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学习,本来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
然而,只让孩子学习,反而铸就了困住孩子的牢笼。
记得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
“太多父母费尽心思想要让孩子过得轻松些,到头来却让孩子过得更辛苦了。”
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孩,小学时期一直是学霸,她的父母很是欣慰。
可是,当女孩考进当地的重点初中后,身边出现了太多比她更优秀的孩子,她的父母就开始焦虑起来,开始不断地逼女孩努力学习。
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父母额外给女孩布置了很多作业,女孩每天都要学习到凌晨两三点。
长期的重压之下,女孩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及忧郁症,被迫休学在家。
可即便如此,女孩的父母依然怕她耽误学校的课程,一个劲地逼她继续去上学。
女孩被逼得无处可躲,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爬上教室窗台试图自杀,幸好被其他的家长救下来了,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悲剧。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但现实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那个最顶尖的人。
孩子的能力有上限,承受力也有上限。
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一味地逼孩子努力,逼孩子优秀,无异于亲自给孩子带上了最沉重的枷锁,让孩子去完成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毁孩子于无形。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会走上弯路,总是急切地想要帮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些父母培养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些父母想让孩子不付出任何代价地获得幸福,一厢情愿地帮孩子安排人生。
以上无论哪种,表面上看,都是为了孩子好。
可实际上,却都是绵里藏针的伤害。
一位网友在36岁时,被确诊了癌症,竟然开心地在网上发帖说:
“我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快乐过,总算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看完她的自述才知道,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她人生中的所有重大决定都是父母说了算:
中考志愿、高考志愿、专业选择、包括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
她试图抗争过,但没有一次成功。
本科选专业的时候,她喜欢英文传译,父母逼着她选择国际金融,因为国际金融更热门。
她在大学里选修了中国文学,拿到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父母不屑地说:
“没有任何价值。”
她毕业后,为了让父母高兴,去了薪水高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
当她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给爸爸打电话求安慰时,却被爸爸骂了一顿。
工作几年后,她拿到了中国最好的财经媒体记者的工作,被常青藤研究生录取,父母再次逼着她去学自己不喜欢的金融。
她不喜欢高压的工作,想辞职,想移民,一如既往地被家人反对。
直到得了癌症,生命进入倒计时,她终于看到了摆脱父母控制的曙光,拥有了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勇气,想想真的令人心酸。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过:
“一个孩子从成长走向成熟,需要获得父母的授权。
所谓授权,就是:
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脱离我的掌控;
允许你变得和我不一样,甚至超越我;
允许你奔向更广阔的世界,成为你自己……”
孩子不是我们的工具,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拥有独立的自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专家陈瑜曾采访过这样俩个男孩:
一个男孩的父母忙于工作,没空盯着他学习。
他因此有了很多自由探索的空间,趁机看了很多书。
慢慢地,他觉得学校教的内容喂不饱他,就提出休学一年,父母同意了。
这一年的时间里,他阅读了100本书,还拜知乎上一个厉害的答主为师,两人合写了10万字的研究文章。
这些事做完,他回到了学校,陈瑜老师问他:
休学一年回去,有没有遇到学业上的困难。
他笑着说道:
“唯一的困难就是经常发现老师讲的不对,还要克制住反驳的冲动。”
另一个男孩的父母,从小就有意识地给他创造了很多自由探索的机会。
比如,经常带他看很多的演出、展览、电影、纪录片,带他旅行,为他打开广博的世界。
他也因此得以不停地感受、测试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从而生发出对世界的巨大好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学了很多很深很杂的知识,完全超出考纲的范围,他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自己热爱的事,终身的事。
很多父母都以为,学习以外的事情对孩子是没用的。
可事实上,多给孩子一些学习以外的自由探索,反而可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让孩子用“自驱式努力”打败“被迫式努力”,真正地爱上学习。
记得白岩松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
“你要考第一名,我就和你断绝关系。”
他还曾在给儿子的“人生邮件”中特别强调: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
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
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
在白岩松的清醒和从容下,儿子白清扬拥有了很多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经历,也拥有了一种不一样的闯劲儿。
他靠着自己的兴趣潜心钻研蒙古史,小小年纪就成了蒙古历史专家。
他经常参加课外活动,被伦敦国王学院的老师相中,成了这所学校的预备生,获得了免试入学的资格。
正如《园丁与木匠》中所说的那样:
“木匠式的父母,是奔着‘塑造一个成品’去养孩子的,孩子被修剪到伤筋动骨,还不见得能让你满意。
而园丁式父母,是负责一个开放、稳定、充满爱的空间,让任何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可以任意蓬勃发展。”
所以,你看,好的父母,关注的从来不是孩子的优秀,而是孩子能否成为最好的自己。
尊重孩子的选择,退出孩子的人生,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才能让孩子获取成长的力量,把人生这条路越走越宽阔。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道: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别。
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好的父母,从来不会把孩子放在火盆里烤,而是想尽办法点燃孩子的内心:
关心孩子被爱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接纳孩子的普通和不完美;
把孩子想要的自由、尊重、宽容和欣赏,还给他们;
唤醒孩子的生命感和价值感。
只有先满足孩子的需求,发现孩子自身的价值,给足孩子心灵的养分和成长的空间,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
如此,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最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