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关于体制内人员待遇的争论愈演愈烈,很多人认为体制内员工的高薪水和福利待遇是由他们的税款支付的,而这些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并不一定比其他行业更加辛苦或重要,因此他们可能觉得体制内待遇过高。
但也有人指出,体制内人员的待遇在社会上只能算一般水平,那些指责体制内待遇过高的,往往是那些需要税收重点关照的低收入人群。这不是很讽刺吗?
01“纳税人”的头衔是个万金油,谁都能拿来用?
很多人坚持认为,在中国只要消费了,哪怕是喝了水,用了电,都为国家纳了税,就应该是“纳税人”。
任何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都是中国的纳税人,包括偷渡到广州的非洲友人,因为他们不可能不消费。
不论你是否富裕,不管你是不是中国公民,哪怕你不是人(宠物也要消费),只要在中国生活,就是中国的“纳税人”。
于是,“纳税人”成为了一个人人可用的头衔,在他们眼中,是纳税人供养着这个国家机器,体制内人员的待遇怎么能比“纳税人”更高呢?这个逻辑简直无懈可击。
02指责体制内待遇过高的“纳税人”,往往是那些享受税收关照的人群
仔细观察后发现,那些学历高、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屑于体制内的死工资,他们更多选择自主创业或者进入大型企业。而指责体制内待遇过高的,往往是享受税收特殊关照的几类人群。
概括一下,有贫困人口、失业人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等等。除了直接真金白银的补贴,企业雇佣上述部分重点人群(如脱贫人口、失业人员等)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
那么体制内都有哪些人呢?有公务员、公立学校的教师、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国企员工、军人、警察等。
这些人的待遇确实不能与大型企业相比,但要求比享受税收关照的人群还要低,那就有点过分了。
在攀比待遇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学历、能力等反映综合竞争力的东西拿出来比一比,才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不过分。
03没有能力提升自身待遇,指责别人待遇过高能让一些人心理平衡
在社会分配体系中,一些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优势地位,另一些人必然就要处于劣势,这叫竞争。
要在社会分配中获得优势地位,需要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知识水平、发挥自身特长与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合理规划与管理个人财务、关注政策动态与市场需求以及积极参与创业或创新项目。
毫无疑问,因为个人认知和能力等原因,很多人一项都占不上,这些人习惯把自己称为“底层”。
这些“底层”人在一些网络舆论的撺掇下忽然发现,自己是“纳税人”,待遇却不如税收供养的体制内人员,这怎么公平呢?于是,在无法提升自身待遇的前提下(哪个资本家愿意当冤大头),他们开始指责体制内人员待遇高。
在他们口中,“小学学历也可以当公务员”,“当国家干部只是扣个章,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开航母和开拖拉机没啥区别,只是机会被垄断了”。
似乎抱怨能让他们心理得到一些平衡,但让人好奇的是,他们为何不学学福特公司的工人,多花一些精力逼着自己的老板给自己提升提升待遇呢?
工资高不高应该市场说了算,一千个大学生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待遇不高谁去[无奈吐舌]
那么问题来了,资本家都跑光后,你或他的价值又剩多少?[得瑟]
为自己洗白[呲牙笑]
企业家>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