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饮食生活有多讲究,在厨房干活,无论男女,必得剃光头

科普熊 2025-01-03 14:30:35

北洋末期的军阀里,盘踞于东北地区的张作霖大帅,堪称响当当的一号人物。

他其实起于微末,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家庭里,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所以少年时他什么营生都干过,可以说是生活阅历十分丰富。

清朝末年的时候,他被清政府招安了,从此他便名正言顺的成了“东北王”,执掌整个东北地区的势力。

这样一个在当时威震东北甚至全国的大军阀,在饮食上有着诸多的独特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论男女,只要在厨房干活,就必须都剃光头。

这不由让我们感到好奇,这位张大帅为何制定出如此苛刻的规定呢?他的饮食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讲究呢?

一、东北张大帅

提起这位奉系军阀大帅,网友们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对于草根出身的他,大家都公认这位确实堪称乱世之枭雄。

我们都知道,当时东北这块地可是俄日两国都眼馋的“香饽饽”,在这列强觊觎之中,他还能灵活有不失原则的周全在其中,就算放到现在我们也不得不佩服的赞一句“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要说他宦海生涯的转折点,那就是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他在袁世凯手下担任二十七师的师长。

4年后他因为作风刚正又被任命为奉天军务兼巡按使,到了黎元洪时期他被正式任命为奉天督军及省长。

1918年,他成为东三省的巡阅使,真正掌控了奉天的军政务,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首领。

那时他手握重权,本可以秉持自扫门前雪的理念,不理会东三省以外的事务,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反而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例如1915年,日本政府抓住了袁世凯急于称帝的心理,诱惑他签署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意图瓜分我国山东省、大连、旅顺以及内蒙古等地,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北洋政府向东三省征询意见,东三省上下激烈反对此不平等条约。

当时北洋政府内部不少人都持主和意见,不建议以激烈手段拒绝日方的要求。

时任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在了解情况后,当即言辞激烈的致电北洋政府:“中日交涉不可做出任何让步,若谈判破裂,我愿率全师与日军决一死战!”

大家都知道“二十一条”对于当时的我国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这样的国家安危存亡关键时刻,他没有顺从袁世凯的心意保持沉默和纵容,反而站出来大声疾呼表达出死战到底的决心,这点已经超越很多官场中人了。

之后他在日本人那里算是“挂上了号”,被日本人冠以土匪头子的名号。

于是他利用了日本人对他的刻板印象,从日本人那里拿到了很多好处,但从不给他们任何实质性的甜头,让日本不少官员一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齿。

1927年夏天,日本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东方会议”,想要将东北分裂出去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这一决策是他们日本高层列为头等最高的国策,日本人志在必得。

而张作霖在其中不断使出各种手段,想要打消日本人的妄想,不但始终不肯执行所谓的《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甚至还让省长向下传达了一系列排日法令,这些操作彻底惹怒了日本人。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为了除掉张作霖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了这位东北三省的实际掌权人。

可以看出来,张作霖是一个坚定地爱国者,他虽然读的书不多,但他甚至如果东三省在他手中丢了,那么自己必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分裂国家的罪人。

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不配合,最终死于日本人之手,一代枭雄灰飞烟灭。

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对张作霖做出了最为中肯的评价:“作霖之遭日人嫉恨也,由于对日交涉无所屈挠。”

就是这样一位起于微末行于乱世的大人物,不但对外军政要务有不少严格的规定,就连对内家里的饮食起居也制定不少严格标准。

尤其是大帅府中的厨房,设置了不少让我们现代人看着都感到震惊的规矩,表现出了他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二、特别的厨房团队

在大帅府中厨房干活,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论男女,都要把头发剃光!

这个要求看起来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考虑到当时危机四伏的背景,便能理解一二了。

毕竟人是铁饭是钢,每日的一日三餐肯定是要吃的,而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性,所以他就要求厨房之中干活的人们,统统都剃成光头。

除了注意食物安全性以外,这位张大帅还是个十分会享受美食的人,在他府中的厨房中,汇聚了13名专业的大厨。

这些大厨不但精通中西餐的烹饪,还有精通南北面食点心的白案大厨,这人在家中坐便可品尝遍中外各色美食。

看到这儿您可别以为厨房只有13个人,里面还有若干帮大厨摆盘打下手的小工,他们主要就是负责食材清洗,餐具准备以及打扫环境等事务,以保证方便大厨能烹饪出高品质的菜肴。

这些打杂的帮厨小工们,虽然不直接经手那些烹饪好的菜肴,但是按照规定他们也要统统剃光头发,来保证不出任何意外情况。

这只是这大帅府中厨房重地的规矩之一,还有很多严格的规定,例如对炉灶的使用时间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要知道那时候的房子构造和现在不一样,不论是达官显贵的府邸还是普通农家,其中的房顶大梁等处都是木质结构的,所以一旦出现火灾那危险性就很高了。

大帅府中的灶台都是砖砌的燃煤灶,每天晚上八点过后就必须熄灶了,府中任何人都不许使唤厨师开火下厨。

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大帅府中的厨房场景,每天八点之前厨房内都是一派忙碌景象,大厨们忙于完成晚餐的最后筹备工作。

一旦时钟到达八点,炉火便会迅速且有序地被熄灭,厨房即刻进入静态清洁模式,随后帮厨小工开始清洁炉灶周边区域,并处理次日所需食材与工具。

而要说保存食材,那时可没有咱们现在用的电冰箱那这大帅府中可是有着一个创新的冷藏技术,他们利用冰窖中储存的冰块自制出了土冰箱。

这种土冰箱多由厚实木材与棉花等保温材料构建而成,内部空间足以存放大量食材,天然冰块自冬季采集后储存于专门冰窖,直至夏季仍能发挥冷却功能,这对肉类和蔬菜新鲜度的保持至关重要。

可以说在这个大帅府的厨房中,每日的管理与运作均遵循精确的时间表与严格的规章制度。

从清晨点燃第一缕炉火开始,到夜晚完成最后一批洗碗工作,每项工作皆被细致规划与执行。

大帅府中厨房的规矩我们说完了,接下来就要说说他在饮食上各种讲究,这位尝遍天下美食的人,对于食材和调味品的讲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

三、追求极度精致的饮食享受

虽然这时的他已经成为威震全国的“东北王”,各式美食自己都品尝过,但是他一生还是最钟情东北农家菜。

什么炸丸子、灌肠、小鸡炖蘑菇等等典型的东北菜肴,是大帅府餐桌上最常出现的菜肴。

厨房里的大厨们对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常菜也都格外用心,从挑选食材到烹饪方式都力求还原最地道的东北风味。

在准备这些传统菜肴时,厨房会特别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的火候,例如,炸丸子要选用新鲜的猪肉和当地的香料,灌肠则需要细致的手工制作过程,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为此厨房每天清晨都会有专人前往当地市场,甚至远赴其他地区的市场,采购最新鲜的肉类、海产品及时令蔬菜。

有些菌类和蔬菜甚至会专门安排人栽种,每天定时定点的送到大帅府中,在经过数道查验之后才会被放行送到厨房。

如果当日送到的蔬菜新鲜程度不好或者菌类出现大小不达标的情况,会直接丢弃处理,重新安排专人采购新鲜的回来。

说道这里大家可能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严苛,这里我们举几个例子。

比如大家常吃的银耳,要求必须是洁白纯粹的新鲜银耳,菌丛中不得有丝毫的杂质;燕窝这种滋补的食材要求更高,规定必须是官燕和血燕,其他的都不能用;而鱼翅这种珍稀食材,他们要求收就收四斤以上的,其他的都不考虑……

从这里我们便可一窥这位张大帅对于食材的极致追求,但他在独自进食时,常常表现出另一面。

他在独自用餐时,所食之物最多的就是鸡蛋酱、酱豆腐、土豆丝炒肉、木耳白菜以及青菜碟等。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在日常饮食中虽然对食材要求十分苛刻,但更多还是偏爱新鲜食材做出的农家饭菜。

0 阅读:18

科普熊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