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热度持续升温。为保障节日期间市场供应与价格稳定,商务部于节前全面部署监测和保供措施,并启动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日报监测制度”,确保节日消费环境稳定有序。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4月21日至27日,全国200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数据呈现小幅增长趋势:水果交易量环比增长 1.9%,肉类增长 1.8%,鸡蛋增长 0.8%,蔬菜增长 0.6%。
以上数据表明,节前主要农副产品供应保持稳定增长,整体市场运行平稳,未现价格异常波动或区域性供需紧张。
为了满足“五一”假期期间居民集中消费需求,商务部明确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测调度和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大节前备货力度,特别是对肉类、水果、水产品等节日热销品类,提高补货和上架频率;强化产销衔接与运输保障,减少物流环节可能导致的供货延误;结合消费趋势与个性化需求,推动商品种类与品质“双提升”,丰富市民购物选择;加强与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协同联动,保障城市与农村市场“双线畅通”。
此外,商务部强调,将继续通过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重点品类商品价格和供应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波动风险,为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提供数据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从往年经验看,“五一”假期是继春节后又一个重要消费节点,家庭采购、亲子出游、夜间经济等场景频繁,对食品、生鲜、日用品的集中采购需求提升明显。今年在保供方面的超前准备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节日市场的“韧性”。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供应渠道畅通、商品结构丰富、价格运行平稳,为即将到来的假期消费高潮打下坚实基础。消费者可放心采购,无需盲目抢购或担忧缺货问题。
“五一”将至,供得上、买得到、吃得好——这个假期,中国人的餐桌依旧安心、丰盛、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