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超男皇帝”李世民的“黑历史”

今西安 2021-01-12 10:40:58

当时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长安宫城的“大内”太极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莲湖路南西五台云居寺到莲湖公园的范围内),接到了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令傅奕忧心忡忡的密奏: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预示秦王会夺取天下!

文 | 斯马林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六月初三,金星出现在大唐国都长安城的上中天,如同一个小黑点,从太阳的表面飞速掠过。

拿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称为“金星凌日”,只要太阳、地球和金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虽然不算常见,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在千余年前,这一天象被名为“太白经天”,在古人眼里,是不祥的征兆。

唐高祖李渊当时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长安宫城的“大内”太极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莲湖路南西五台云居寺到莲湖公园的范围内),接到了负责观察天象的太史令傅奕忧心忡忡的密奏: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预示秦王会夺取天下!

长安位于“秦地”,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所以这是秦王将要登堂入室的预兆!

李渊当然坐不住了:秦王得了天下,那会将朕还有皇太子置于何地?于是他立即诏令秦王入宫。

然而,当李渊见到他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时,还没来得及质问“太白经天”的事,就从他的口中得到了另一个更为爆炸的消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与高祖最宠幸的张婕妤、尹德妃都有染!

自古以来,人都是忌讳自己的奶酪被别人染指的。更别说作为国家元首,居然被自己的儿子戴了绿帽子,这更是奇耻大辱。

气血翻涌的李渊当即下诏:命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于明日一起来太极宫对质,看究竟真是太子和齐王胆大包天,在父皇的后宫胡作非为,还是秦王恶意构陷、血口喷人。

六月初四凌晨,长安城万籁俱寂,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骑着马,匆匆向太极宫的武德殿奔去。

这哥俩都不知道,一场血雨腥风正在不远处静候着他们的到来。

1

李渊有22个儿子,唐朝建国初期,大多数都没成年。年纪最长的几个儿子中,老三李玄霸就是在各种小说演义里呼风唤雨、毁天灭地的李元霸的原型,但正史上死得很早,没刷出什么存在感,经常在前台亮相的,就是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和老四李元吉。

李世民而这几个儿子之间互相不对付,也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李渊在太原起兵,在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他的得力助手,两人既是兄弟,又是战友,在反隋的战斗中无间合作、屡立功勋。李渊攻入长安,建立唐朝后,按劳分配,李建成作为嫡长子,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储君。李世民也受封秦王,以皇子身份出将入相,并参与平定周边势力叛乱的战斗,继续为稳定这个新生政权的根基而努力。

可以说直到这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都还是融洽的。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唐朝不断消灭残余的割据军阀,逐渐填补版图上的空白的过程中,天平开始发生微妙的倾斜。

隋朝末年各方割据势力李渊当了皇帝,作为尊贵的万金之躯,自然是不可能再天天带兵往外跑了。而李建成身为皇太子,未来帝国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坐镇京城,跟随父皇积累职场经验当然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李元吉当时年纪尚小,还不到十六岁,作为独立统兵的主将明显嫩了点儿。于是,既有能力、又是皇室成员、同时有威望、能服众的李世民无疑就是东征西讨的惟一人选了。

薛举、刘武周、刘黑闼、窦建德、王世充……一个又一个割据势力在李世民的手中被并入大唐版图,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多,地位也一路飙升。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本身就是皇子、秦王,起点太高,导致论功行赏时,已有的官职和爵位都无法反映李世民的劳苦功高。最后他得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官职:天策上将。

李世民的功劳越大,就有人越紧张。

2

最紧张的人,当属太子李建成。

按理来说,李建成作为太子,理应为诸皇子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也就应该具备一些其他皇子所没有的特权。但当李世民得到“天策上将”这个头衔之后,李建成惊奇地发现:李世民在朝堂上的身份、权力、地位以及话语权,几乎都已渐渐与自己平起平坐。他的命令甚至可以与皇帝李渊的圣旨相提并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李建成平时居住在东宫,李世民也住在太极宫,并享有“昼夜通行,无复禁限”的特权,非皇太子却有如此之高的权限,放眼整个历史也是绝无仅有。

位于太极宫承天门遗址附近的莲湖公园承天阁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在南征北战的这一段时间内,在身边培植聚拢了一大批忠心耿耿、愿为他誓死效忠的能人:尉迟恭、秦琼、程咬金、房玄龄、杜如晦、……虽然当今社会这些人多半只能在乡下逢年过节时贴的门神上偶尔露露脸,但在唐朝,几乎个个都是跺一下脚就能让半个长安城抖三抖的巨头级人物。

李世民的权力圈子越来越大,不仅让李建成感到压力倍增,甚至连李渊也隐约觉出了一丝威胁:李世民越发炙手可热,万一他不再满足于只当个“秦王”、“天策上将”怎么办?就算李世民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也难保他手下那帮人不会开什么脑洞。毕竟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嫡系,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李世民当皇帝带来的实惠更多。

客观来讲,李建成也是一个具备相当才干的人,史料记载他能“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历史学家陈寅恪也称赞他“亦为才智之人”。以李建成的水平,几乎无论当上哪一个皇帝的太子,都可以毫无争议地顺利接班。

但很不幸,他偏偏是李渊的儿子,底下有李世民这个强力的竞争对手。此时的李建成,除了“嫡长子”这个身份,其他方面跟几乎为大唐打下大半个江山的李世民相比,已经全面落后了。

李建成意识到,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3

武德七年(公元624)六月,李渊到长安以北宜君县的行宫仁智宫(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玉华山)避暑,李世民和李元吉随从,李建成留守长安监国。李渊的本意是让这长期明争暗斗的哥几个暂时分开,消停一下。谁知儿子们却丝毫没有让老子省心的意思,李渊很快接到太子府属官的密报:太子李建成暗中向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都督杨文干传送衣甲、军械等战争资源,并命他秘密招募人手,打算谋反。李渊顿时龙颜大怒,派人召李建成前来仁智宫对质,随即就把他囚禁起来。

铜川玉华山虽然李建成坚决否认自己私通杨文干造反,但事实是没过多久,杨文干真的反了。此时李渊做了一件比较耐人寻味的举动:命令李世民带兵征剿,并许诺平定叛乱之后,即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结果李世民的大军还没开到庆州,杨文干的叛军就已经溃散了,杨文干的部下刺杀了他,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可以说是几乎没怎么出汗就平定了叛乱。

然而,李渊在冷静下来,仔细调查之后,却发现这件事别有隐情。李建成送衣甲兵器给杨文干是真,但未必是想谋反,而只是想加强自己亲信的力量,以与李世民的实力分庭抗礼。而李世民则很可能抓住了这一事实刻意夸大其辞、大做文章。因此,李渊最终只是斥责了李建成“兄弟不睦”,没有剥夺他的储君之位,同时对李世民的信任也发生了动摇。

这一事件貌似和平解决,但实际上是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的开端。

而兄弟之间彻底撕破脸的导火索,则是武德九年的突厥入侵事件。

唐乌城一带示意图六月初一,东突厥将军阿史那郁射设率数万铁骑突袭乌城(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南),李渊命令李元吉率领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驰援。

乍一看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军事行动,但其中疑点很多:

首先阿史那郁射设这个人不是什么名将,至少从现有资料来看,此人水平非常有限,看不出来他有能劳驾唐朝皇子亲自调兵遣将的能量;其次,乌城的守将、唐朝宗室李道宗早在几年前的武德五年(公元622)就与阿史那郁射设交过火,并且打败了他;最后,此时乌城除了李道宗,还有另一位名将、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的人马驻扎在此——那可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排得上号的战术大师。

李靖两大高手在乌城以逸待劳,要对付的只是当年的一个手下败将,这一仗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缺乏悬念。李渊派李元吉兴师动众地去增援,似乎毫无必要。

而如果再看一下李元吉带去的都是哪些人马,那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尉迟恭、秦琼、段志玄、程咬金、……全是秦王府的心腹干将,同时,李元吉还抽调了李世民手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编入他的“北征军”。

所以很明显,李元吉这次出征,摆明了就是要瓦解李世民手下的核心力量。考虑到李元吉出征是李建成推荐、并得到李渊批准的,那么很有可能李渊也已经默许了老大和老三联手搞老二的计划。

李渊作为裁判都开始吹黑哨了,李世民当然也没有继续公平竞争的理由了。

4

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了铲除李世民,制定了周密的方案:李元吉出发去乌城的那天,李建成和李世民将在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鱼斗路一带)设宴饯行,届时便命刺客在宴席上刺杀李世民,对外说是突发疾病身亡。之后立即派兵包围皇宫,逼迫李渊让权,李建成即位为帝后,立李元吉为皇太弟,兄弟两人正式接掌大唐帝国。

昆明池遗址效果图如果这一计划得以成功执行,那么现在的历史书上,就不会再有“玄武门之变”,而会被“昆明池之变”取而代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永远难防的是家贼。总有一些很小的小虾米,虽然任何史书里他们都从未在C位出道过,但却总能改写历史。

李建成手下的太子率更丞(负责太子宫殿门户及赏罚事宜的小官)王晊,是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卧底。李建成和李元吉前脚刚制定好计划,王晊后脚就悄悄通知了李世民。李世民立即召集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亲信,开始谋划兵变,打算先发制人。

长孙无忌当天晚上,长孙无忌找到之前已被李建成等人找借口逐出秦王府的李世民的核心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让他们化装成道士,跟着尉迟恭绕了很远的路,悄悄回到秦王府。议事厅彻夜灯火通明,蜡烛一直燃烧到次日。

之后,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了。

5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接到李渊宣他们入宫的诏书,前赴太极宫。而要进入太极宫,必先经过太极宫的北正门——玄武门。

唐长安城平面图实际上李世民的安排也并非万无一失,就和李建成的筹划有王晊通风报信一样,李世民与其部属的密谋被后宫的张婕妤探悉,并十万火急地赶赴东宫通知了李建成。但李建成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在李建成的印象里,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是自己人,所以他对此很放心。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二弟李世民此时已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郑仁泰、李孟尝、杜君绰等将领,以及数百名训练有素、如狼似虎的秦王府精锐武士埋伏在此恭候多时。至于那个常何,这浓眉大眼的家伙早已被李世民收买,叛变了革命。

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时,李建成察觉到气氛不太对劲,低声对李元吉说了一句“恐怕有变”,便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离开,分别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但一切就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来不及了。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着人马从背后追了上来,喊着他们的名字。李元吉首先心虚,弯弓搭箭,回身射向李世民,然而诡异的是,这位一向以骁勇著称的四皇子,居然一连三次都没能把弓拉满,三支箭像制导系统失灵的火箭,轻飘飘地栽在离李世民一丈开外的地方。

紧跟着,李世民也出手了,与李元吉的大失水准形成鲜明对比,他只一箭就要了李建成的命。这时,又发生了戏剧性的情节:李世民的坐骑受惊,奔进了玄武门旁的小树林,李世民被树枝挂住,跌倒在地,一时竟爬不起来。此时的李元吉赶过来,想要对李世民下杀手,但尉迟恭带领70名骑兵相继赶到,放箭射死了他。

这电光火石间发生的一切,也在电光火石间结束了。

6

此时的唐高祖李渊,还在武德殿与一众大臣们等着他的三个儿子前来对质,谁知走到他面前的,却是全副武装的尉迟恭。

李渊不是傻子,他意识到一定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但还是保持了天子的气度和威严,疾言厉色地质问:“你来这里干什么?是想犯上作乱吗?”

尉迟恭尉迟恭大声道:“启禀皇上,犯上作乱的是太子与齐王,现在秦王已经将二人诛杀,担心惊扰皇上,特命臣前来保驾!”

就在这一刻,李渊清醒地反应过来:自己一直以来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并且后果可能比他想象的更严重。询问群臣的意见,当时在场的萧瑀和陈叔达都是秦王的死党,他们给出的意见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对开创大唐基业并没有什么功劳。他们嫉妒秦王,想要谋害他,反而被秦王识破并铲除。陛下只要立秦王为太子,就不会再生枝节了。”

事到如今,李渊也只能顺水推舟,说:“你们说的对,这也正是我所想的。”随即宣布李建成、李元吉的罪状,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军队和国家的一切事务均由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向他汇报。实际上几乎已经等同于彻底放弃了权力。

两个月后,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正式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继位为帝,从此开始了他“唐太宗”的新身份。

毫无疑问,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结束了隋末唐初兵荒马乱、民生凋敝的乱世,开创了持续二十余年的“贞观之治”,为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帝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他“弑兄逼父”,依靠发动政变才夺得皇位,在以“天地君亲师”为传统价值观念的古代社会,“玄武门之变”一直如附骨之疽,既是他无法抹除的污点,也是他终生都无法摆脱的阴影。

“吾死之年,廿六而已!”

传说唐太宗在晚年时,曾经发出了这样的叹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清晨的玄武门,是他一生戒不掉的心痛。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