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华裔教授在美任教,失联后妻子发声:奉献这么多,却被当罪犯

星揽史说 2025-04-26 11:48:32

“为美国拼了26年,竟换来抄家除名?”

中国顶尖计算机专家王晓峰,26年前拖家带口奔赴“美国梦”。

凭数十篇顶刊论文、国家级网络安全项目成学界标杆,还捧回了NSF大奖!

然而在3月28日,FBI突然上门搬空20箱资料,学校连夜将他从官网“除名”,王晓峰本人更是彻底失联!

王晓峰究竟做了什么让美国突然对他发难?距离事发已快一个月,王晓峰有消息了吗?

FBI的突袭

3月28日早上,王晓峰位于印第安纳州的两处住所,突然被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团团围住。

一群身着制服的探员直接破门而入,没有事先通知,就开始了长达近10个小时的彻底搜查。

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份文件,每一台电子设备,每一本书籍。

最终,他们带走了整整20多箱物品。

包括王晓峰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国防项目资料,甚至还有他孩子的作业本。

当王晓峰的家人试图用手机联系外界时,手机也被执法人员没收。

雪上加霜的是,在FBI搜查时,王晓峰还收到了学校的解雇通知。

按照常理,身为终身教授的王晓峰,至少该有10天准备期,还能站在听证会上为自己辩解。

可这一次,学校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一纸通知就切断了他二十年的学术生涯。

更让人寒心的是,他的妻子马念丽作为图书馆的系统分析师,也在同一天被解雇。

王晓峰被解雇的消息,瞬间引起校内不少教师的不满。

卡尔?温伯格等教授当场拍案而起,联名要求校方给出合理解释。

但校方却像踢皮球一样,一句“问FBI去”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实际上,早在3月初,王晓峰的门禁卡突然失效,连电脑权限也被收回。

3月28日那天,他匆忙给同事发了封“我被解雇了”的邮件,之后便音讯全无。

4月14日,在王晓峰失联近20天后,他的妻子马念丽在亚裔美国学者论坛的一场线上活动中首次发声。

数百人齐聚的线上论坛里,视频框里的马念丽攥着纸巾,声音几度哽咽。

为了讨回公道,他们的儿子发起了筹款活动,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反击。

然而,就在马念丽发声后不久,她也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他们到了美国后都做了什么,竟被美国FBI逮捕呢?

王晓峰多年的贡献

早在2004年,王晓峰就正式加入印第安纳大学,效忠于美国了。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密码学、隐私和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中。

过去这些年,他写下的几十篇论文,被国际上最顶尖的学术期刊纷纷看中。

只要提起计算机安全,圈子里的人几乎都知道王晓峰这个名字。

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他不仅获得了23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还先后担任国际计算机协会安全专委会主席,和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等重要职务。

在科研实践上,王晓峰更是“战功赫赫”。

他主导的“下一代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项目,就像给美国的网络世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他带领团队整合多学科技术,研发出的网络安全系统不仅能智能识别潜在威胁,还能主动出击抵御攻击。

这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政府机构、金融企业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部门。

大大提升了美国的网络空间防御能力。

另一个“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项目,王晓峰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

他提出的基于联邦学习和同态加密的数据处理方案,为美国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这项技术不仅推动了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革新,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在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成就,王晓峰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颇有建树。

然而,这样一位为美国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顶尖学者,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成了阶下囚呢?

他二十年来为美国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完全否定。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感叹,美国对待人才的态度,怎么能如此让人寒心?

分析被抓原因

对于王晓峰突然变成“危险分子”这件事,美国官方给出的理由也着实令人发笑。

原来,有人翻出他在2017年收过一笔和中国相关的研究资助,换算下来也就18万左右。

按学校规定,这笔钱得跟校方报备,但王晓峰没说,就因为这个,学校直接把他开除了。

FBI在王晓峰被扫地出门后轻飘飘承认了搜查行动,可再追问细节,却又不肯说。

这种反常操作,让稍有经验的人都嗅出了不对劲。

深入分析后很多人认为,王晓峰和国内高校的频繁互动,极有可能就是这场风波的真正源头。

这些年,王晓峰多次与中国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哪怕后来受疫情影响,他也和国内同行进行线上研讨会,这些行为可能让他成为了“目标”。

计算机安全领域本身就比较敏感,王晓峰的研究可能触及了美国的某些“红线”,这让他的处境变得更加复杂。

美国学界对这事看得明白,大家都说王晓峰的遭遇,和当年特朗普搞的“中国行动计划”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个计划表面上说是保护美国技术,实际上就是给华裔科学家搞“有罪推定”。

只要和中国有点关系,就先当成嫌疑人调查。

拜登当总统的时候倒是叫停了这个计划,但负面影响一直没消除。

现在特朗普又上台了,大家都担心这股歪风邪气又要卷土重来。

美国《自然》杂志做过调查,75%的华裔科学家都在考虑离开美国,这数字背后,藏着多少人心寒的故事。

当年同样被“中国行动计划”迫害过的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这次也站了出来。

他太清楚这种无端指控对一个学者意味着什么了,当年自己被折腾得身心俱疲,好不容易才证明清白。

这一次,他和亚裔美国学者论坛的人一起写公开信,就是想给王晓峰争取一个辩解的机会。

不过,王晓峰目前的情况如何,我们也不知道,只能看美国官方后续调查了。

结语

王晓峰的遭遇令不少人惋惜,科学研究本应是纯粹的事,不分国界、不论种族,可美国的科学家们似乎难以摆脱政治的羁绊。这种将科研政治化的做法,无疑会扼杀创新的活力,阻碍科技的进步。

不过,王晓峰事件或许会成为华裔科学家回流中国的转折点,当美国学术环境越来越差,不公平待遇越来越多时,科学家必然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鲁中晨报:《华裔教授王晓峰突然被FBI“抄家”》-2025-4-18

2.北晚在线:《华裔学者被FBI抄家!美国大规模迫害华裔学者》-2025-4-18

3.观察者网:《美大学知名华裔教授王晓峰失联数周,妻子首度发声:为这国奉献,却被当罪犯》-2025-4-16

1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