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网络、微信、支付宝等一系列新兴事物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就以支付方式为例,以前用纸币的时候,正常出门逛街不带个千把块的心里都没个底,现在就不同了,一个手机即可走遍全国。
但万事万物有利必有弊,在那一串串代表金钱的数字中,也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帮老人登录微信,小伙转走12000元3月29日,在石家庄的一辆高铁上,一名老人因不太会操作刚刚新买的手机,于是就让座位边上的小伙子帮忙操作一下登录微信。
小伙子见老人是孤身一人,就赶忙答应,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登录微信之后,眼前这个热心小伙居然添加老人好友,并转走了老人微信上的12000元。
老人:看见转账,但是不明白是什么操作老人回家后说起这个事,家里孩子听了之后赶紧报警。
但据老人所言:自己是看到了转账的,但不明白是什么操作。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但对一个独自外出、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来说,他是会完全信任能够为他提供帮助的陌生人。
小伙已经被逮捕: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老人一家报警后没多久,这个转走老人巨额钱财的小伙就被抓捕归案。
一时糊涂也好,利益熏心也好,这个事情是不该做的。
一方面,老人确实不容易,出门在外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找你帮忙是无奈,可也是信任,能帮的时候应该是尽量帮助一下;
另一方面,现在做什么都是实名的情况下,再去做这个昧良心的事情,确实是有点“傻”,毕竟微信转账是实名制、火车购票也是实名制,逮到你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天网之下,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家有老人,一定要注意这几点:1.告诉他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这是很多老人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人家对他稍微好一点就把人家当家人看待,进而陷入骗子精心准备的骗局。
就像这件事,理论上老人找列车上的乘务员或者工作人员都是可以轻松解决掉的,也不会有钱财被人转走的风险。
2.不要给他开通什么移动支付,别在账户里放钱
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虽然方便,但对于老人们来说,过程中却是存在着无数的风险。
因为不懂,很可能会发生所有钱财直接被人转走或者多付钱的情况,在骗子面前会毫无招架之力。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自然是不让他用。
3.耐心一点,教会老人基本功能
微信这样的新鲜事物,尽管功能相对来说已经简单了不少,但多数老人还都是玩不转的。
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孩子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起码让老人知道怎么登陆、怎么发信息、以及保护好自己的支付密码不要告知别人,就能够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说在最后恶魔在人间,坏人不会把坏字写在脸上,相对于惩罚坏人来讲,教会老人们如何防骗、保护自己的财务不受损失,才是我们重点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