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尤其是那些被“偶然”串联起来的关系。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陕西一位农妇,用一颗大爱之心,感动了两名被捡拾的女婴,而两名女婴又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这份养育之恩的故事。
养女的意外回报刘志青和刘艳蓝夫妇住在陕西榆林,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夫妻。
他们家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生活本就算不上宽裕。
1987年的时候,刘艳蓝连续在短短40天内捡到两名被遗弃的女婴。
面对邻居的劝告,他们决定收养这两个可怜的小生命。
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在自己已经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再添两笔开销?
但刘艳蓝说了一句话,“上天让我遇到了她们,我就不能袖手旁观。
”她给女婴取名刘玲茹和刘玲佳,俩小姑娘从小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像亲生女儿一样长大。
而这份无私的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两个女儿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总名列前茅,双双考上了研究生。
时间一晃而过,刘玲茹和刘玲佳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她们从小懂事,知道家里负担重,所以非常努力。
初中和高中里,每次考试,她们都能名列班级前茅。
而当她们填报志愿的时候,也特意选了西安的大学,就是为了能离父母近一些。
刘志青和刘艳蓝原本就没什么文化,但看到两个女儿如此争气,心中无比自豪。
即便到了高中,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生子,他们在忙着带孙子,但还是会抽时间鼓励女儿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他们知道,唯有知识,能为女儿们开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大学期间,她们不仅学业优异,还非常懂事,每到周末都会到校外打工,补贴家用。
火锅店端盘子,街头派传单,搬运货物,样样都做。
因为她们知道,家里的钱并不充裕,能为父母减轻一点是一点。
到了大四,面临选择,是工作还是读研,姐妹俩原本想早点毕业,早点赚钱养家。
但父母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们,“读完研究生,将来会有更好的工作。
”于是,姐妹俩继续考研,且都选择了西安的学校。
尽管读研的学业更为繁重,但她们努力跟上课程,并找时间做兼职,减轻父母的负担。
硕士毕业后,姐妹俩很快在西安找到满意的工作,离得很近。
她们和伴侣们一起奋斗,最终攒够了四百万元。
姐妹俩想为父母在西安买房的心愿越来越强烈。
因为她们觉得,当初父母对她们的爱已经远远超出了金钱的范畴。
原本计划买小户型的她们,想了想,最终决定咬牙继续攒钱,为父母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为在她们看来,父母的辛苦养育不仅仅是义务,更是一份大爱。
老两口的晚年幸福生活当她们终于联系上房子时,给父母打了电话。
刘志青和刘艳蓝开始时难以接受这么大的礼物,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因为这份礼物不仅是女儿们的孝心,更是她们未来的一份保障。
搬进新房后,姐妹俩可以常常去看望他们,做做饭,聊聊天,陪着父母到处走走看看,让老两口享受到了真正的天伦之乐。
与在农村时的艰苦相比,现在的日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亲情和感恩。
或许有些人觉得,收养两个孩子是一种冒险,但正是这份无私的爱让刘家从此改变命运。
两个养女用她们的一颗感恩之心,换来了父母的晚年幸福生活。
养育之恩,终成大爱。
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的缘分,或早或晚,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回馈给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温暖。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到温暖,更让我们深思:人与人之间那份你懂我的乡愁和感恩,是何等重要。
每当你对生活感到失望时,不妨想想这对陕西农妇和她们的女儿们的故事,也许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那些平凡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