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你觉得石班瑜配音的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石班瑜先生配的最好的一个角色,是《赌神2》里的仇笑痴。
因为他声音偏尖细,所以在周星驰电影在台湾没红以前,集中于配一些太监、小跟班(比如赌神里刘德华的跟班乌鸦),哪怕是配周星驰,也是把周星驰往夸张小男人方向去配。
但仇笑痴这个角色,让人感受到他突破固有声音条件以外,以技巧去迎合角色外形,甚至用类似于京剧念白一样的抑扬顿挫,去配合吴兴国本人气质(吴兴国是唱京剧出身)的妥帖感。完美的配出了一个阴狠又充满霸气、刚愎自用的帮派大哥声音质感,大气与狭窄并存,非常令人惊艳。其实吴兴国先生本人的台词功底已经极佳,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同为国语区的人,要用石班瑜老师来为一个唱京剧字正腔圆的老生配音。但我想哪怕是原声,应该也不会比石班瑜配的效果更好了。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是他配《精武英雄》里钱小豪那个角色,霍元甲的儿子。跟仇笑痴正好是一正一反,一忠一奸,但都配的很好。也可以从中看出石班瑜配非喜剧类角色,以及「非小人物」、「非疯子」的时候,依然有出色发挥。
可想而知,石先生去世的话题,会引来数之不尽的傻逼在讲「没有石班瑜配音的周星驰片子我都不看」以及「周星驰的原声版才最有灵魂」,双方互相去骂,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只是借着故去者来证明自己的戾气跟无知而已。
因此,虽然对于周星驰电影的原声与石班瑜老师的配音版孰优孰劣,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可没必要在这里去争论。
只能说,石班瑜老师的配音,塑造了一个更适合台南地区观众审美的周星驰,将周星驰原本喜欢搞的反差进行了改造,变得更加漫画化。
同时,台南观众的审美,也随着一系列盗版vcd的盛行,流向了内地市场,启蒙了一代内地人对周星驰的印象。
在这个层面上,石班瑜对周星驰是有功劳的,因为在商言商,如果不是很多观众有这个心理认知,以周生的性格,是绝不可能在九十年代后期,自己做了老板以后,仍然以石班瑜的配音来进行卖埠的。换句话说,石班瑜对周生的帮助,是周生自己真金白银承认的。这无可非议。
如果要我选择石班瑜跟周生电影契合度比较高的,我会倾向于,含晶量越高的电影,越适合石班瑜来配。
比如赌侠、整蛊专家、神龙教、百变星君等等。
因为王晶本身就是精神台南人,他一辈子的辉煌全靠着台南兄弟们,以及「类台南审美」的各地大哥们所铸就。
可能只有千王之王2000不大适合。因为千王2000晶哥的确是花了心思去用「中年帅哥转型改造术」靶向专治的为周生进行了适合他年纪的戏路修补,虽然两人的积怨已久,导致结果不太好,远不如在此之前一年他修补刘德华的成绩更让人满意。
毕竟晶哥给周生制定的戏路,其实就是四个字:「闹里求闹」。你看着周生的表情已经够浮夸了,但还是不够,说话也要先声夺人,才显得够屌。
或者说晶哥本身对于周星驰的定位,就长期是「日本漫画搞笑角色真人版第一人」这种设置,虽然他口口声声说多么看重周生的演技,但丝毫不影响他看完大话西游拍烂手掌的几个月以后,带着周星驰跟风模仿金凯瑞。
而只要够喧闹,人物性格够无厘头,够「整人」(台湾对周星驰的一个刻板印象),石班瑜的配音就永远有发挥空间。因为会尽可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将眼球都集中到周星驰本人耍狗驼子上面。这对于当时刚刚解严不到五年,此前一直噤若寒蝉的台湾群众来说,的确是非常「笑弹轰炸」了。
石班瑜是一个非常成熟且有技巧性的配音演员,对于这种直来直去的形象,他把握的很好。至于大话西游、国产凌凌漆这类较深沉或压抑的戏路,到底是原声还是配音更好,限于篇幅,手机快没电了,就不聊了。
总而言之,石班瑜老师的确是个配音界一流的演员,这点是任何人都无可抹杀的,放在港片配音演员里,也丝毫不逊色于张佩山等从内地过到香港的老一辈俊才。一些争议,反而更证明了他的能力强,因为争议也是记忆点的一种。
对于他的离世,我抱有一些悲凉。我们儿时熟悉的人,在一点点退出这个世界。有先有后,这是自然规律,但小时候看到父辈们遇到这种情况,却往往是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