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王晶:狂追女神邱淑贞,对“大嫂”出言不逊遭黑道报复

安南看娱乐 2022-12-16 10:42:01

文|清水佳人爱娱乐

编辑|清水佳人爱娱乐

“我拍电影就是为了挣钱,是做生意。”

对于自己拍电影的初衷,王晶表现的十分坦然。

虽然他的电影长期被人诟病“屎尿屁”和烂俗,但王晶挣钱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即便是如今被冠上了“烂片之王”的名号,王晶仍旧是无数投资人首选的合作对象。

其实,除了挣钱之外,王晶还有更高一层的追求。

那就是美女。

从邱淑贞到舒淇,再到翁虹、孟瑶,“晶女郎”一直都是无数观众的荧幕女神。

金钱成堆、美女在侧,王晶这个“大俗人”过上了无数人都梦寐以求的人生。

但撕掉纸醉金迷的外衣后,王晶的潇洒生活其实也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美好。

王晶出生于中国香港,他的父亲是知名导演王天林。

王天林自诩是个文艺工作者,对于他来说,儿子的名字是体现自己文学涵养的最佳途径。

他绞尽脑汁,最终给儿子起名为王日祥。

名字的寓意很简单,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天天开心、日日吉祥。

相较于父亲简单朴素的祝愿,王晶本人的志向要更加远大。

“一个日哪够用呢,我要再加两个日!”

就这样,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王晶。

起名本就是王天林一时兴起的决定,既然儿子有自己的想法,那也就随他去了。

王天林对电影艺术十分热爱,在他的影响下,王晶也对电影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一旦有闲暇的时间,王晶就会跟着父亲去影院看新上映的片子。

当父子俩徜徉在艺术的海洋时,王晶的母亲却爱上了赌博。

赌博是个无底洞,赢了想继续,输了想回本。

王晶的母亲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输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为了能够尽快妻子欠下的大窟窿,王天林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去接拍一些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挣钱的速度就是比文艺片要快。

父亲牺牲的是自己对于艺术虚无缥缈坚持和自尊,但收获的却是实打实的钞票。

一番努力下,他不仅还上了妻子欠的钱,还让家里重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件事也在年轻的王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跑过去问父亲:“爸爸,为什么你不想拍商业片,反而要去拍不挣钱的文艺片呢?”

王天林弹了一下王晶的脑门,笑骂道:“傻孩子,拍文艺片能拿奖,商业片没多久就会被人忘干净了。”

听到父亲的话,王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看到自己成功的教育了儿子,王天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打脸”会来的这么快。

没有了迫在眉睫的负债,王天林继续开始了对艺术的追求。

他费尽心思,拍摄了一部文艺片《野玫瑰之恋》。

对于这部倾注了自己心血的电影,王天林非常满意。

朋友们看过这部电影,也纷纷拍手称赞:“这才是电影艺术。”

然而,当王天林自信满满的将自己的电影送去评选时,现实却狠狠的抽了他一巴掌。

王天林的心血之作《野玫瑰之恋》并没有任何收获。

反倒是他执导的喜剧《家有喜事》收获了无数好评,并斩获了那一年的大奖。

难道真的是自己的理念出了问题?

王天林百思不得其解。

王晶看着父亲发愁的样子,说出了真相:“不是谁都能欣赏你的艺术,但欢乐却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

父与子的争辩还没有产生一个结果,残酷的现实就再次降临在了他们头上。

王晶的母亲非但没有痛改前非,反而变本加厉的继续滥赌,又欠下了一屁股的债。

听着门外追债人各种粗俗的辱骂,王天林彻底崩溃了。

王天林与妻子离了婚,但经济的负担却不会因为离婚而消失。

父子俩抱着彼此哭了整整一夜,哭完以后还要擦干眼泪出去挣钱还债。

即使在很多年后,王晶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会心有余悸:

“那一次,我跟父亲都崩溃了。我哭了一个晚上,向自己发誓,这辈子我不要再这样哭了。”

也正是在那一夜,王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挣钱!

为了能够减轻父亲肩头的负担,也为了能够躲避家里的争吵和喧嚣,王晶在父亲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兼职写剧本的工作。

得益于父亲多年来的言传身教,王晶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

20岁那年,王晶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学。

在大学期间,王晶不仅学业有成,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由于出众的才华,王晶很受女生的欢迎,其实中就包括当时还在上高中的丁德军。

王晶也对这个比自己小3岁的漂亮女孩很有好感。

两情相悦下,王晶和丁德军很快便开始了恋爱生活。

虽然有了女朋友,但王晶并没有让谈恋爱耽误自己的挣钱大事。

在他的心中,爱情和学习都是第二位,只有挣钱才是首要任务。

于是王晶一边谈着恋爱,一边在父亲的举荐下担任了几部电影的编剧。

电影的拍摄周期长,资金回本的速度也慢,急于挣快钱的王晶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渠道——给综艺节目写段子。

写一段笑话8块钱,写一场短剧80块钱。

虽然报酬算不上高,但好处是每一分钱都能立刻拿到手里。

真金白银的诱惑使得王晶进入了令身边人叹为观止的工作状态。

他不分昼夜的写着剧本,仅一个星期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几倍的工作量。

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王晶曾感慨道:

“我可以累死,但是不能请病假,重伤也不能下火线。”

为了能够更安心的发展事业,王晶一毕业就迫不及待的与女友结了婚。

刚结完婚,王晶便立刻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

在他26岁那年,王晶被邵氏公司看中,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千王斗千霸》。

初次当导演的王晶虽然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内心却紧张的不行。

刚到片场时,他甚至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忘了自己拍到哪一场戏。

为了能够保证自己儿子导演首秀的成功,王天林特意到了片场与王晶一起拍摄。

虽然王天林没有给王晶提供任何指导和建议,但看到父亲站在旁边,王晶的心中总能升起无限的底气。

在父亲的鼓励和陪伴下,王晶顺利的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工作。

《千王斗千霸》上映后,以500万的票房强势占据了香港票房排行榜的第6位。

而王晶也成功的成为了香港影视界的香饽饽。

正在人们以为王晶会继续留在邵氏公司再创辉煌时,他却转头加入了向氏兄弟所创办的永盛电影公司。

有朋友问起他这么做的原因,王晶的回答很简单:

“因为他们给的钱多啊。”

抱着生命不息,赚钱不止的想法,王晶开始了自己传奇的导演生涯。

相较于把一部电影拍的完美,王晶觉得能按期完成一部电影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时香港电影在王家卫的引领下,普遍有“慢工出细活”的风气。

王家卫曾将一部电影拍了整整三年,生生拖垮了投资公司。

时间久倒在其次,最可怕的是王家卫的烧钱速度。

为了拍好一个镜头,王家卫可以用掉几万张胶片。

这种不计成本艺术家的做派固然给观众留下了很多影视经典,但也逼疯了一大批投资人。

在哀鸿遍野中,王晶像救世主一样出现在了电影投资人的眼中。

“我不保证能拍出90分的电影,但我一定可以按时给你60分的电影。”

王晶可以说是王家卫的反义词。

他最快只需要十几天就可以拍完一部电影。

自诩商人的王晶丝毫并不像其他电影人那样严格的要求电影质量。

在他看来,质量只是决定票房的因素之一。

就算是遇到了意外情况,王晶也能以降低影片质量为代价在期限内完成工作。

而最令投资人感动的是,王晶拍电影不仅快,而且还特别省钱。

为了能保证对预算的控制,王晶只接受使用自己的剧本。

凭借着对电影剧本的绝对了解,王晶在拍摄时几乎每一个镜头都不会被浪费。

他曾对投资人拍着胸脯保证道:“你给我多少钱,我就给你拍什么样的电影。”

凭借着这种“敬业”的商业精神,王晶成为了无数投资人的首选。

随着在业界内名气和口碑的不断攀升,王晶接到的戏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王晶一生执导的电影超过了400部。

在如此夸张的工作量下,即便是这个“工作狂”也有了顶不住的那天。

有一次,王晶照常到了剧组,可刚听到摄影机转动的声音,他就感觉到一阵恶心。

“停!”

听到王晶的话,工作人员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王晶虚弱的拍着一名剧务的肩膀,说道:“去给我拿点钱来。”

剧务虽然不明白王晶的用意,但还是听话的拿了一把钞票过来。

王晶将钱捧在手里,狠狠的吸了两口,表情明显舒服了很多。

在金钱的魔力下,恢复正常的王晶挥了挥手,剧组这才继续开始了拍摄工作。

1987年,选美出道的邱淑贞进入了王晶的视野中。

王晶对邱淑贞惊为天人。

为了能够一亲芳泽,他特意求到自己的老东家邵氏那里,以拍戏为名把邱淑贞要了过来。

但当时的邱淑贞已经有了自己的富二代男友,自然看不上其貌不扬的王晶。

每天拍戏结束后,她都会坐着豪车离开剧组,根本没给王晶任何深入交流的机会。

再加上王晶的电影并没有让邱淑贞一夜成名,她便拒绝了与王晶的后续合作。

追求女神的失利让王晶有些垂头丧气。

他摇了摇头,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钱还不够多。

要是钱足够多的话,难道别人还会在意自己的外表吗?

想通了这一点,王晶便继续开始了自己的挣钱大业。

在之后的几年里,王晶先后拍摄了《赌神》、《赌侠》等经典作品。

王晶的电影在大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刷新着香港的票房纪录。

而他自己也挣了个盆满钵满。

在王晶的事业迎来巅峰的同时,邱淑贞也结束了自己的恋情。

与富豪男友分手后,邱淑贞终于看到了王晶身上的闪光点。

她重新找到了王晶,对自己当初年少不懂事的决定诚恳地表示了歉意。

终于“抱得美人归”的王晶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细节。

他重新接纳了邱淑贞,并为她量身定制了电影《赤裸天使》。

邱淑贞虽然在电影中没有过多地暴露,但在王晶的巧妙镜头下,她还是成为了“香港所有男人的欲望”。

一夜爆红后,王晶又继续为邱淑贞推出了好几部电影,成功的将她捧成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大红大紫的邱淑贞自然懂得要知恩图报的道理。

虽然王晶当时已经有了家室,但她依然成为了王晶的地下女友。

知名女星给已婚导演当“小老婆”,这放在今天绝对是一件被人唾骂的事情。

但放在著名的“大俗人”王晶身上,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人们不仅没有对此产生多少异议,甚至连邱淑贞的演艺事业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就在王晶与邱淑贞你侬我侬的时候,他的老板向华胜也刚刚找到了自己的小女友张敏。

为了捧红张敏,向华胜特意筹备拍摄了电影《倚天屠龙记》。

并点名由造星能力最强的王晶来当导演。

金庸的经典作品加上票房保证王晶,这本来是万无一失的组合。

但向华胜却没想到的是,一向靠谱的王晶却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作为王晶的“心头爱”,邱淑贞也出演了这部电影。

与之前的其他电影不同,这次女主的位置被张敏牢牢占据着。

一向被宠着的邱淑贞自然不愿看到自己被张敏抢了风头。

于是她开始风情万种的向王晶吹起了枕边风。

王晶被吹的全身酥麻,立刻丢掉了所有理智。

他不仅开始疯狂的给邱淑贞加戏,硬生生把配角小昭的戏份加的比主角还要多。

在剧场里,他还对张敏格外的严格。

张敏只要一出错误,就立刻会受到王晶的一顿批评。

而在面对邱淑贞时,王晶却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邱淑贞看着吃瘪的张敏,也不禁对她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张敏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当即便跟向华胜告起了王晶的状。

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下,向华胜大为火光。

明明是自己捧张敏的电影,怎么倒成了你王晶捧邱淑贞的机会呢?

给邱淑贞加戏就算了,王晶竟然还敢当众批评自己的女人。

向华胜越想越气,他决定给“不知天高地厚”的王晶一点教训。

电影拍摄结束后,王晶走在街上,突然被一群不知来意的人暴打了一顿。

这一顿毒打直接让王晶躺进了医院,头上缝了十几针。

躺在病床上,王晶想到自己的行为也是后怕不已。

自那以后,他拍电影时便多了一份小心谨慎。

再也不敢对大哥的女人“出言不逊”了。

王晶的一顿毒打并没有白挨,《倚天屠龙记》不仅捧红了张敏,也邱淑贞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看到王晶为了自己做出了如此牺牲,邱淑贞自然也是感动不已。

两个人成双入对,好的就像树上的鸳鸯一样。

就在外界以为邱淑贞要战胜原配,成功上位的时候。

她却在1997年突然离开了王晶。

不久后,便传出了邱淑贞嫁给了富豪沈嘉伟的消息。

对于两人分手的原因,王晶并没有过多的提及。

不过从后来邱淑贞的话语中,人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邱淑贞可以给王晶“做小”,但不能接受王晶除她之外还跟其他的女演员暧昧不清。

毕竟当小三也是要有盼头的,王晶风流的样子显然给不了邱淑贞任何承诺。

趁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还在,邱淑贞明智的选择了一个更好的归宿。

虽然心中仍对邱淑贞念念不忘,但王晶也并没有特别失落。

毕竟他的身边从来不缺“晶女郎”。

失去了邱淑贞,他又转头投入了别人的怀抱。

“我热爱许鞍华和王家卫的文艺片,但我不需要热爱自己拍的文艺片。”

王晶自己不拍文艺片,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认为电影艺术存在的必要性。

艺术需要雅俗共赏,王晶虽然“俗到了极致”,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雅的喜爱。

拍电影是工作,看电影是生活。

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王晶一直区分的很明白。

在私下里,王晶同样会看王家卫等人的电影,并时常在精彩处拍掌叫绝。

为了电影业的发展,他还不惜花钱去投资一些无人问津的小众文艺片。

2008年,许鞍华筹备拍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由于题材冷门,很多投资人都不看好她。

正当许鞍华准备放弃的时候,王晶却站了出来。

他不仅独自承担了电影的拍摄费用,还告诉许鞍华“不要怕赔钱,放心大胆的拍”。

在王晶的大力支持下,这部经典电影才得以问世。

而结果也正如人们预期的那样,虽然口碑极佳,但票房却并不能收回成本。

一次的赔钱并没有浇灭王晶对文艺片的热情,在1年后,他又赞助许鞍华拍摄了《天水围的夜与雾》。

虽然电影依旧叫好不叫座,但王晶却淡然地表示:

“我也算为电影行业做了一些事。”

用拍烂片挣来的钱去帮助文艺片,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晶才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

事实上,王晶对电影行业的支持远远不止投资文艺片这么简单。

在香港电影最萎靡不振的时候,王晶凭借着源源不断的烂片,养活了无数的影视工作人员。

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延迟了香港电影的彻底没落。

这些年王晶监制了许多网络电影,这些电影的质量参差不一。

为了能制造噱头,很多投资人都要求王晶挂名总导演。

对于这种行为,王晶表示只要价钱到位,一切都好说。

他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和评价,更不会去担心电影的质量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王晶顶着“烂片之王”的名号,本身就处于一个不败之地了。

也难怪有人感慨他是“赚钱的天才”。

这就是王晶,电影界的鬼才。

他是最矛盾的导演,一生拍摄400多部影片,精品却寥寥无几。

他是观众口中的“烂片之王”,也是无数电影从业者心中的“衣食父母”。

对于外界的评价,王晶从来都没有理会过分毫。

也许,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个生意人。”

1 阅读:292

安南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