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活着的源动力各异,自然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对多数普通人而言,婚姻或许就像是一场合作。倘若利益共同体依然存在,他们便会继续携手合作下去。比如说孩子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利益纽带。可能经历了十年婚姻,彼此都已心生厌烦,但为了孩子,很多人还是会毅然选择维持这段合作关系。
相比之下,很多小有名气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或许与普通人不太一样。他们活着更多是以自身为中心,一切只为自己考虑,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生活。
所以,即便有长达十年的婚姻,即便已经有了孩子,他们也不会因为孩子而勉强维系合作。就像演员陶昕然近来宣布,自己十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回顾这十年的生活,满是泪水与低落。
陶昕然曾在电影《夹缝之间》里饰演一位陷入生活困境、身心俱疲的单亲妈妈,她的精彩演绎令人难以忘怀。她那憔悴的脸庞和疲惫的眼神,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女性形象。
这部电影不仅是陶昕然的表演之作,更是她作为制片人以及出品人亲力亲为的成果。大家难免会好奇,是什么促使她选择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呢?
实际上,陶昕然步入婚姻后,生活并未如她预想般顺遂。在事业逐渐有起色的时候,她和男友何建泽喜结连理。二人从相识、相知到相守,历经了八年的磨合与成长。
何建泽的支持与承诺,让陶昕然对未来满怀憧憬。然而,婚后生活并非她想象得那么美好,尤其在育儿问题上,夫妻间实行的AA制逐渐成了两人关系中的难题。
表面上看,AA制体现了平等与分担,但在陶昕然为了家庭舍弃事业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反倒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生下女儿后,陶昕然全心投入到育儿中。她发现,尽管AA制看似公平,可在实际操作时却没有考虑到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和牺牲。
特别是在她为照顾家庭和孩子做出巨大牺牲的背景下,这种看似平等的经济分配方式让她愈发感到焦虑和孤独。那段时间,陶昕然感觉自己仿佛在孤军奋战,缺乏丈夫应有的支持与理解,家庭的压力让她渐渐力不从心。于是,他们相伴走过了18年,其中恋爱八年,婚姻十年,最终还是走向了分离。这段长久的关系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记录了陶昕然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婚礼上,男友单膝跪地的求婚仪式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当时陶昕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但陶昕然接受采访时说过,爱情和婚姻完全不是一码事。虽说他们的婚姻建立在深厚的爱情基础上,但踏入婚姻后,她才意识到每段关系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生活里,陶昕然显得格外独立,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她和丈夫分工明确,各自拥有独立的空间和责任。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立的生活方式和事业目标。陶昕然从不把婚姻当成生活的全部,而是很注重保持自我实现的能力和独立的空间。
她的婚姻虽然没有走到最后,但和丈夫共同度过的18年并不会因为这段关系的结束而失去光彩。即便离婚后,陶昕然依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继续前行。她没让婚姻定义自己的人生,而是把它当作一段经历、一种成长。
这些经历让陶昕然对生活、家庭和事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决定投身到《夹缝之间》这部电影的制作和演出中。
这部电影以留守儿童为主题,陶昕然通过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也展现了对单亲妈妈困境的深刻理解。她不仅是电影的主演,还担任了制片人和出品人。这意味着她不仅要在表演上投入精力,还得承担起整部电影的制作流程。
回顾陶昕然的职业生涯,她作为演员广为人知,更因坚定自我、独立思考的个性备受称赞。从她的每一次访谈中,我们都能见识到她与众不同的见解。对于事业,她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在饰演《甄嬛传》里的安陵容时,尽管这个角色的塑造成为了经典,但她并不觉得自己能超越这部剧,也不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功臣。陶昕然清楚,能把角色演绎得如此深入,并非她一人之功,而是背后整个剧组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