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一副十四字楹联,历经一千七百年风吹雨打,道尽世间大智慧

纵横蓝星 2023-03-30 16:03:30

灵隐寺是杭州著名的古寺,被称为"东南第一山",建于东晋时期,在历史上多次损坏、修缮和扩建,成为今天的样子。

灵隐寺内有一段话,仅用14个字就讲出了世界上所有的大智慧。

灵隐寺的历史

灵隐寺始建于17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灵隐寺并没有随着历史的车轮而模糊不清。

占地87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和华严殿为中轴线,两侧是百罗汉殿、观音殿、华严殿、大悲楼和方丈楼。这座寺庙是独一无二的。

据说最初的灵隐寺是由东晋时期的一位印度僧人建造并命名的,他来到中国的浙江地区,被眼前的飞山所吸引,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寺庙,称之为灵隐寺,认为这里在很久以前一定是神仙的所在地。

虽然灵隐寺建于东晋时期,但当时佛教不够普及,远不能与后世相提并论,其名声只传到该地区的小范围内,来此朝拜的人很少。

直到南朝时期,梁武帝赐给它土地,允许它扩大规模,该寺才开始发展,不再是深山老林中的小庙,但好景不长。

正是在南宋时期,灵隐寺名声大振,在高宗和孝宗时期,灵隐寺经常被人参观,灵隐寺被称为中国南方禅宗的"五岳"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寺几经修缮,随着中国宗教自由政策的实施,灵隐寺一夜之间繁荣起来。

灵隐寺的蒸汽

经历了1700多年风雨的朴素语言,道出了这片土地的伟大真理和智慧,充满了人生哲理。

它指出,"人生不常有,万事只怕一半"。是的,生活中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

人生不过几十年,如果没有起伏,又有什么意义呢?遗憾才会让你努力工作,在下辈子弥补,这样生活才不会那么无聊,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活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它。辉煌和忧郁就在一瞬间,只是看你如何选择。

"问题只有一半"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消极面对生活中的失败,而是说我们应该学会豁达;世界上有太多我们无法实现或改变的事情,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它们。我们可以取得比结果更多的成就。

例如,苏轼是一个一流的作家,但他当公务员的运气并不好;他一路起起伏伏,被驱逐出境。二十岁时,他获得了奖学金,但一路走来,他被驱逐,逐渐远离首都。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开始享受生活。他在黄州建了一所住宅,读书、种菜,自称"东坡居士",尽情享受生活。这就是他如何写出这样一个著名的句子。

朝廷看到他在黄州如此悠闲,就不断追赶他,把他流放到海南岛,但他成功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发现了牡蛎的美味,并把它传了下来。

苏轼是一个很不快乐的官员,这都是因为他很想为人民做一些事情。他觉得,既然他是一个官员,领取薪水,就必须为人民做一些实事。他作为公务员的罪过是,有那么多买不起食物的穷人被冻死,甚至被冻死。然而,事与愿违,他的仕途很不顺利,由于与朝廷大臣意见不合,多次被驱逐,最终远离了权力中心。

被驱逐后,苏轼乐观向上,不知疲倦,退居二线,为当地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享受生活。许多人批评苏轼不适合做官,但事实是,苏轼可能确实不适合做官,但像他这样的官员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那种官员。他没有因为被贬而自暴自弃,而是有一颗坦然面对一切的心,这正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也是我们敬佩的地方。

人生不容易,生活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不放弃,坦然面对生活。

对任何事情都只看一半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些话。生活中没有完美的情况,事情总是发生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必须接受它,让它过去。只要我们能做到问心无愧,坦然面对,又有什么不好呢?

三国末期,诸葛亮很清楚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胜算,但他在刘备出山时答应了刘备,要报答他的恩情,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诸葛亮不计前嫌,尽心尽力为蜀国打拼,坚守本心。

当生活不顺的时候,你要豁出去了,只要快乐和满足,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一次失误不能让你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向前看、向未来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你过于执着,就很容易陷入困境,有时退一步也是好事。

1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