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排放重卡发展面临的6大挑战该如何应对?

祥缘聊汽车 2025-03-22 04:38:45

从全球范围来看,交通领域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不容忽视。2022年,美国交通部门占其温室气体排放的28%。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同时,重型货车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

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的数据,2022年重型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汽车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为76%。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年末交通运输行业拥有载货汽车1170.97万辆、17216.71万吨位,较上年末分别增加4.30万辆、249.38万吨位。其中牵引车370.37万辆、增加16.19万辆,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73950亿吨公里、增长6.9%,整体货运行业车辆保有量及货运量仍处于增长态势。

在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开展零排放重卡装备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重视重卡领域的去碳化。

尽管中国在零排放重卡推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重卡清洁化发展方面仍面临如下诸多挑战。

1.缺乏零排放重卡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战略

中国尚未出台针对零排放重卡的发展目标,也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统筹不同区域和货运通道的零排放货运走廊战略。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而且该目标未对车型进行分类。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战略不利于货运尤其是长途货运的清洁化发展。

2.零排放重卡车辆购置成本依然较高

受生产规模和原材料成本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国零排放重卡的成本仍然高于传统重卡。例如,2023年有专家表示,城建渣土车电动重卡购置成本高于燃油车两倍,而半挂牵引车的氢燃料电池重卡购置成本比燃油车高出100余万元,这导致用户面临较大的一次性投资压力。虽然随着市场竞争,零排放重卡的售价在下降,但其购置成本依然高于同类型的燃油重卡。

3.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

适用于重卡的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土地使用往往受到限制,而且电网的扩容和改造成本也较高。重型卡车的充电设施单桩功率大且分布相对集中,而在高速公路等公共场站,土地资源非常紧张,扩容的难度和成本更高。加氢站也存在类似问题。

4.充换电标准有待统一

在充电领域,零排放重卡车载动力电池容量持续攀升,部分车型已由原有282kWh提高至超过500kWh,更大的电池容量导致补能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大功率快充已成为解决零排放重卡充电的主要途径,但当前中国的不同快充标准仍存在不兼容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功率快充进一步发展。在换电领域,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已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各大换电重卡制造商和换电站运营商采用的电池规格、接口形式、通信协议等各不相同,导致车辆与换电站的兼容性差。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开发和部署成本,还限制了换电网络的普及范围。换电标准的制定涉及整车厂、电池厂、运营商、政府部门等多方利益主体。但由于缺乏行业统一协调机制,各方推进标准化的意愿和节奏不一致,导致标准化进程滞后。

5.补能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依然相对较低,导致零排放重卡的续驶里程有限,难以满足长途运输的需求。即使在中短途运输场景下,当车辆使用强度较大时,仍然可能面临需要频繁充换电的问题。目前,重卡车载动力电池容量一般超过300kWh,即使使用快充也需数小时才能充满,这不仅影响了运输效率,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6.在用新能源重卡保险问题亟待解决

新能源重卡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仍未完全成熟,且动力电池健康度等相关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导致部分保险公司对新能源重卡的保险政策不够完善,存在保费过高、理赔困难等问题,这也影响了零排放重卡的快速推广应用。

针对中国零排放重卡发展存在的以上挑战,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零排放重卡发展目标,出台国家层面绿色货运走廊战略

制定零排放重卡发展目标并出台国家层面的绿色货运走廊战略,是推动货运行业绿色化转型的关键举措。首先,应明确零排放重卡发展的量化目标,量化目标可以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和市场投资提供清晰的方向。同时,做好城市群和货运通道的零排放重卡走廊规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加快规划建设布局合理、有效覆盖的充换电站和加氢站网络;通过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满足零排放重卡长途运输的需求。

2.从车辆和基础设施两方面出台激励政策,促进零排放重卡发展

为了推动零排放重卡的发展,有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购置税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从购置车辆的角度来看,2027年之后仍应差异化地延续对电动重卡的财税激励政策。在补能基础设施方面,针对零排放重卡的基础设施要考虑出台补贴政策、以及有利于加速用地审批和电网扩容的激励政策等。

3.尽早出台全国性的充换电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尽快出台全国性充换电重卡的统一换电标准,以促进零排放重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同时通过行业协会、企业和专家的深度参与,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标准应涵盖电池规格、接口形式、通信协议等核心技术要素,确保车辆与大功率快充桩、换电站的兼容性,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在此基础上,鼓励重点区域率先试点并推广,为全国范围内的零排放重卡应用积累经验。

4.加快技术创新,优化零排放重卡补能效率

进一步加大对快充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等研发投入,提高充电速度和电池性能,缩短充电时间。改进换电设备和技术,优化换电流程,提高换电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加强换电站的电池管理和调度,确保电池供应和换电效率。

5.完善保险产品,通过差异化定价降低新能源重卡保险费率

通过对新能源重卡维修数据的深入分析、动力电池健康度的科学评价等,联合保险公司加快制定专属新能源车险条款,明确理赔范围、赔付标准等细节,根据车辆使用性质、车主资质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定价,推出适合新能源重卡的保险产品。进一步加强保险风险管控,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新能源重卡的行驶情况、使用频率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建立动态保费机制,合理确定保费,同时加强与车企、维修企业合作,降低理赔成本和风险。

0 阅读:0

祥缘聊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