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打仗有个毛病,让秦始皇觉得心疼不已,但每次也只能咬牙答应

子明感感 2024-09-13 02:32:22

文 | 登纸

编辑 | 登纸

前言:

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了自身的文韬武略,手下还要有能征善战的猛将,“帝师”王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王翦与其子王贲更是有着“虎父无犬子”的独灭五国的骄人战绩,不过也因为王翦打仗有个毛病,秦始皇对此是心疼不已,却只能咬牙容忍后答应。

王翦打仗到底有什么毛病?为何秦始皇能咬牙容忍答应王翦打仗的毛病?难道王翦就赌定秦始皇会答应?

“帝师”王翦

想要了解一个人,那么首先要了解的是他的“出生背景”,王翦并不是什么一开始就落魄之人,然后再是发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出生于军功家庭的王翦,从小就喜欢研究兵法,王翦确实也有这个天赋,再就是王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对明确,有的只是参军报效国家和平定天下。

到了符合秦国参军的年龄后,王翦也是投身到了军队当中,而王翦在军队的日子里,不能说一路平步青云,但也可以说是差不多了。

年纪轻轻就参军的王翦也是受到了一位秦军统帅的青睐,该秦军统帅更是认为王翦以后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而这也使得王翦很快是成为了一位年轻的将军。

但该秦军统帅的提拔,自然也就说明王翦是该秦军统帅一方的人,而当该秦军统帅受到波及的时候,王翦也自然是逃不了的。

不过也因为受该秦军统帅的影响,使得王翦深知明哲保身的道理,也为他后面能够做到功成身退埋下了伏笔。

不过好在的是王翦是一位有所作为之人,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受到多大的影响,反而是得到了秦王的重用,也让王翦开始对六国露出獠牙。

秦国因为通过变法不断的变强,也是让秦国的秦王以及他的手下看到了统一六国的希望,这其中就包括王翦,毕竟谁不想立战功和站在权力的中心。

最终秦国对战其他六国的战争爆发,而王翦已经是作为秦国有名的大将,率领着秦国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过五关斩六将。

也因为王翦带兵作战的能力,也是获得了嬴政的重视,更是让王翦乘胜追击,然后就是一举吞并六国,实现天下一统。

与秦国所想的差不多,其他六国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抵抗的实力,再加上六国内部的矛盾,认为统一六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不过在和六国打战的时候,赢政其实对于王翦打仗毛病也是心痛不已,但又只能咬牙容忍,没有丝毫办法能够处理王翦的方法。

王翦打仗的毛病

王翦虽然打仗厉害,但也存在着打仗的毛病,不过这也是王翦受到自己以前统帅的影响有关,要不然王翦也不会做到功成身退。

而王翦的这个毛病就是打仗一定要兵多且不能少,还要有良田美宅,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打胜仗以及为子孙后代置业。

面对能够打胜仗的王翦,嬴政自然也不能多说什么,王翦不仅有这个实力,赢政也没有任何理由找王翦麻烦,毕竟他是去为秦国打仗,而不是图谋不轨。

其实嬴政能够容忍是有一个小故事的,在攻打楚国的时候,赢政就问手下的大将需要多少人马成能够拿下楚国?李信自信的表示只需要二十万人马。

嬴政对于李信的回答其实并不满意,赢政想要的还是以更少的兵力拿下出国,而王翦似乎猜到了嬴政的心思,然后思考秦国军队实力和楚国的军队实力。

于是王翦给出的回答则是六十五的人马,赢政听到王翦要六十万人马,瞬间觉得李信的回答更实际一些,为此赢政只是对王翦表示:王翦将军还是老了!

嬴政的这句话就相当于是拒绝了王翦的回答,而采取了李信的回答,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六十万人马可是秦国差不多的所有战力。

如果说是要用六十万的人马拿下楚国,一方面是嬴政认为有点大材小用,另外一方面是赢政也不放心让王翦率领六十万人马。

可让赢政没想到的是,他同意李信的方案,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却没有凯旋而归,而是惨败而回,李信要不然有人保护才逃了出来,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赢政了。

这一次的教训,也是让嬴政知道自己用错了人,再一定的程度上讽刺了王翦,为此只能是向王翦赔礼道歉,然后让王翦带兵攻打楚国。

所以王翦也向嬴政表示自己的条件,而这也就是王翦打仗的恶习,不过为了能够挽回局势,拿下楚国,嬴政不得不同意。

当然王翦也知道嬴政还不信任自己,为此打仗的时候都会向嬴政提出一些要求,就是想要让嬴政放心,并且表示自己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懂得明哲保身

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能够全身而退者往往非等闲之辈,王翦在军事成就有目共睹,但他最为人称道的,或许并非战场上的所向披靡,而是他深谙“伴君如伴虎”以及高度自我保全能力。

在赢政这样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麾下效力,不仅需要勇武善战,更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政治智慧,方能在功成名就之后,避免“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王翦出征前向赢政大肆索要兵马和财物,这一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显得贪婪无度,甚至可能招致非议,然而这恰恰是王翦智慧之所在。

在赢政的眼中对权力的渴望与威胁远大于对物质的追求,所以他故意营造出一种贪恋世俗财物的形象,以此打消秦王对他的戒备之心。

这种“大智若愚”的策略,不仅让赢政看到了他的“人性弱点”,更让他显得对权力并无觊觎之心,从而大大降低了被猜忌和打压的风险。

为此王翦选择了一条看似“愚蠢”实则高明的道路,那就是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最终达到了功成身退。

结语:

王翦的一生都奉献在了平定天下上,但也为此被人记住拥有着“战国四大名将”和“帝师”称号的王翦。

权力使人疯狂,让人陷入当中无法自拔,王翦却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内心的底线,在功成名就之后适时抽身,是很多都需要学习的地方,可能这也就是王翦的魅力所在。

0 阅读:24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