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82万人发病65万人死亡,癌症“第一杀手”肺癌,是如何产生的

刘老养护 2025-04-25 15:27:2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的死亡率常年高居不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初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新发肺癌患者约82万人,死亡人数高达65万人,死亡率超过了79%。这意味着,肺癌不仅发得多,而且死得快。

肺癌之所以“致命”,不仅因为它来势汹汹,更因为它总是“润物细无声”: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旦发现,往往已经是晚期。就像一个藏在黑暗角落的盗贼,等你察觉时,它已经搬空了你的“健康家底”。

肺癌是怎么一步步找上门的?

肺癌不是一天形成的,它的“成长路径”其实非常漫长,从一颗正常的肺细胞变成癌细胞,可能需要10年、甚至20年。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基因突变、癌前病变、局部侵犯、扩散转移等多个阶段。问题是,这一切大多在人体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发生。

吸烟:肺癌的“最大帮凶”

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元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明确指出,约85%的肺癌与吸烟相关。烟草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70种是已知的致癌物,比如苯并芘、亚硝胺、甲醛等。

别以为抽几根没事,有研究表明,每天吸20支烟,连续吸烟20年,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20倍以上。而长期二手烟暴露,也同样危险,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的,烟雾更是“隐形杀手”。

空气污染:城市里的“慢性毒药”

近年来,空气污染逐渐成为肺癌发病的重要外部因素。PM2.5(可入肺颗粒物)是公认的肺癌诱因。大量研究表明,当空气中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患病风险就增加8%。

大城市里的雾霾天不仅让人看不见蓝天,还让肺部承受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北方冬季供暖季节,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正在悄悄腐蚀我们的呼吸系统。

职业暴露:工厂车间的“隐形陷阱”

在一些特殊行业中,比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工行业人员,经常接触石棉、氡气、铬、镍等致癌物质,他们的肺癌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比如石棉暴露者的肺癌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以上。

这些职业危害,往往长年累月地侵蚀身体,即使佩戴防护用具,也无法百分百阻止微粒进入肺部。

家族遗传:基因也会“背锅”

虽然肺癌的主要成因是环境因素,但也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易感”。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肺癌,其风险会明显增加,尤其在没有吸烟史的女性中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某些基因突变可能遗传,比如EGFR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在亚洲人中更常见,尤其是女性非吸烟者。

肺癌的“伪装术”:早期症状难识别

肺癌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不像胃癌那样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也不像肝癌那样腹胀明显。它的早期表现往往就是普通的咳嗽、气喘或者偶尔的胸闷,极易被忽视。

常见的“迷惑性”症状包括:

持续性咳嗽:不是抽了凉风那么简单,而是肺部已经有了病变;

咳痰带血:哪怕只有一点点血丝,也要提高警惕;

胸痛:特别是在深呼吸或者咳嗽时加重;

声音嘶哑:可能是肿瘤压迫到喉返神经;

不明原因消瘦、乏力:身体在“打仗”,能量被大量消耗。

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位50岁的男性,在连续咳嗽了两个月后被误认为是支气管炎,吃了不少消炎药,最后还是因为咳血查出肺癌,已是中晚期。这种案例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肺癌的“兵分两路”:非小细胞与小细胞

肺癌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大类病的统称。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占所有肺癌的85%左右,生长相对较慢,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其中,肺腺癌在女性和非吸烟人群中最为常见。

小细胞肺癌(SCLC)

只占15%左右,但恶性程度极高,转移速度快,诊断时往往已是晚期。这类肺癌多见于重度吸烟者,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

肺癌的治疗:多学科联合“围剿”

肺癌的治疗方式,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学科联合决策(MDT),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协作。

手术治疗

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I期、II期。手术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结,术后配合化疗或靶向治疗,有望达到治愈。

放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化疗、放疗是主要手段。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化疗对其有较好反应,但复发率高。

靶向治疗

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能精准攻击肿瘤细胞,副作用小,效果明显。目前已有多代靶向药物问世,极大延长患者生存期。

免疫治疗

近年来的“明星疗法”。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使部分晚期肺癌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如何预防这个“隐形杀手”?

拒绝烟草,远离香烟,也要防二手烟

不吸第一支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已经吸烟,也要尽早戒烟,戒烟5年后风险可减少一半。

注意空气质量,减少雾霾暴露

选择空气净化器、戴口罩、减少高污染时段外出,尤其是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患者。

定期体检,早筛查就是早救命

建议高危人群(吸烟史、家族史、长时间暴露污染环境者)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显著提高早期发现率。

饮食清淡,绿色蔬果不能少

多吃富含维生素C、E、胡萝卜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少吃腌制、油炸、烧烤类食物,减少致癌物摄入。

总结与建议

肺癌不是“天意”,而是“人为”。它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远离肺癌,要从“管住嘴、迈开腿、远离烟”这三件事做起。定期体检不能少,尤其是高危人群。

人生最怕的不是病,而是病来如山倒、发现得太晚。别等癌细胞敲门时,才想起关门。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年度报告[R]. 2024.

[2]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年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3]李强, 张红, 陈立. 肺癌精准治疗现状与进展[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4, 29(5): 421-42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