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尴尬”。在心理学领域,尴尬一词最早出现在精神分析语境中人们关于“梦”的讨论里。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出,尴尬是人的一种本能。
尴尬是一种具有自我防御意义的情感,所以通常,当我们体验到低自尊感、羞耻感或内疚感时,尴尬会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替代情绪出现。
而自尊、羞耻和内疚这些情绪其实都是源于个体对外界的在意,当我们忽略别人的想法,或者动机发生变化时,很多平时觉得难为情的事情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了。
女子婚礼上衣着清凉大跳钢管舞,宾客包裹严实看得起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子大过天。孩子的婚礼不仅关乎一生的幸福,还代表着父母的脸面。因此办一场热闹且风光的婚礼成为了很多长辈的心愿和使命。尤其在农村地区,一般家庭也就办个流水席,如果谁家能够请婚庆公司来助兴那就是实力和身份的象征了。
在河南一农村婚礼的现场,隔着老远就锣鼓喧天,大红色主题的舞台上不仅挂满了彩带和彩灯,背后还挂着新人的巨幅婚纱照喷绘,虽然没有酒店婚礼现场的金碧辉煌或者唯美浪漫,但是主打一个接地气和豪气,处处彰显着婚礼操办者的实力。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承接这场婚礼的婚庆公司也是非常尽职尽责,不仅在舞台设计上花费心思,在舞台表演上也是搬出了看家本领——钢管舞。
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即便没有下雪也是令人瑟瑟发抖,但是钢管舞者却只穿了一身粉色背心和短裙,搭配一双恨天高,气场全开的她即便衣着清凉也能让人感受到她似火的热情。
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声起,女子做出一个跪地的姿势然后伴随着节拍缓缓起身,再加上一个随意的撩发动作,显得个性而妩媚,引来台下阵阵叫好和欢呼声。
得到大家的鼓励后,女子也是彻底被点燃,立马带着职业化的微笑开始旋转跳跃,丝毫没有被严寒的天气所影响,一个人在台上跳得十分起劲。
参加婚宴的除了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左邻右舍,得知这里在举办一场高规格的婚礼,附近的乡亲们都带着孩子来围观。就在女子在台上热舞的时候,舞台正前方3个穿着羽绒服的小男孩马上聚拢过来,打算好好看个表演。
或许是因为女子穿得实在太清凉了,孩子们不知者无畏冲到了正前方,可是大人们却都有点难为情,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一边捂着眼睛觉得尴尬,一边又想看个究竟,所以纷纷挤在舞台的一侧观看,从大爷大妈们包裹严实的棉袄和帽子、围巾、手套来看,当天的温暖应该还是挺低的,越发衬托出女子的敬业程度。
和孩子的好奇和老年人的含蓄不同,年轻人的态度则显得比较随意,或许是见怪不怪了,纷纷低头在舞台另一侧玩手机,对于台上的表演似乎毫不在意。
看到台下围观的人不少了,女子的表演开始进入高潮,只见她手握钢管,踩着高跟鞋,围绕圆盘优雅旋转,一边舞动还不忘一边和台下的观众们热情互动。
热身结束后,女子借助着钢管的支撑轻轻往上一跃,然后整个人开始在空中旋转起来,虽然动作看起来非常专业,但是因为女子的衣着和舞姿,还是让台下宾客尴尬不已。
尤其是最后一个高难度一出来,大爷们均是赶紧将头扭向一边,仿佛再多看一会儿回家就要爆发家庭矛盾了。
对于在婚礼上表演钢管舞,大家的意见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任何职业都值得被尊重,尤其是女子在寒冷天气衣着清凉跳舞本就不容易,凭本事吃饭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有人觉得钢管舞也算是舞蹈中的一种,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只有内心不阳光的人才会觉得不雅观。
甚至还有人觉得不用花钱去夜店就能看到一段这样的表演,参加婚礼的份子钱也算是送的超值了。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婚礼本该是新人的主场,女子这样衣着清凉有点抢了新人的风头。同时钢管舞虽然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是出现在夜店这样的地方谁也不会觉得奇怪,但是出现在神圣的婚礼上,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
情感分析: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于面子的追求有时候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还愈演愈烈了。婚庆公司原本是可以用专业度让婚礼效果更加出彩的,然而安排一段不伦不类的钢管舞真的有点画蛇添足了。
女子为了生活冒着严寒表演的确不容易,她的敬业精神值得被尊重,但是衣着方面其实没有必要如此清凉,稍微收敛和保守一些说不定就是一段不错的助兴表演了。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不仅是一种分寸感,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推陈出新固然是好的,但是失去了内核的“新”,最终也不会被人们所接受。
今日话题讨论:你能接受婚礼上跳钢管舞吗?
-END-
前些年村里死老人了,流行请一群女的跳脱衣舞![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这是职业病犯了,得空就得表演一下[笑着哭]
真是的,挣点钱不容易
有钱搁劲造,给来的男客人每人配一美女陪着,吃完饭可以带走。给女客人配个靓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