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10个万能公式,轻松玩转DeepSeek!无论职场汇报、论文写作还是生活决策,看完这篇保你成为提示词高手!
公式1:场景+需求+限制条件
说明:
先说使用场景,再讲具体需求,最后加限定条件
案例:
我要给领导汇报季度销售数据(场景),需要对比各区域增长情况(需求),请用柱状图和折线图结合呈现(限制)
⚠️避坑:
不说场景直接要结果,AI会给出笼统回答。比如错误案例:“分析销售数据” → 正确:“作为销售主管(场景),我需要分析华北区Q3渠道销量(需求),请按产品类别输出TOP5排行榜(限制)”
公式2:身份+任务+交付标准
说明:
明确执行者身份,说明核心任务,提出交付要求
案例:
假设你是资深营养师(身份),为我制定7天减脂食谱(任务),要求包含早中晚餐及加餐,总热量控制在1500大卡(标准)
⚠️避坑:
身份不具体导致回答专业度不足。错误案例:“设计食谱” → 正确:“作为三甲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身份),为糖尿病患者设计控糖食谱(任务),需标注每餐GI值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标准)”
公式3:问题描述+分析维度+输出格式
说明:
先描述问题现状,再指定分析角度,最后规定呈现形式
案例:
公司公众号阅读量下降30%(问题),请从发布时间、选题类型、标题结构三个维度分析(分析),输出包含数据对比和改进建议的PPT大纲(格式)
⚠️避坑:
分析维度不聚焦导致回答散乱。错误案例:“分析阅读量下降原因” → 正确:“近三月头条打开率从15%降至8%(问题),重点分析标题关键词、封面图风格、首段话术(维度),用表格呈现数据变化并标注关键转折点(格式)”
公式4:目标人群+核心痛点+解决方案
说明:
先说服务对象,再讲关键问题,最后要解决对策
案例:
针对新手妈妈群体(人群),解决婴儿夜间频繁哭闹问题(痛点),提供包含环境调整、喂养技巧、安抚方法的操作指南(方案)
⚠️避坑:
人群画像模糊导致方案不精准。错误案例:“怎么哄睡宝宝” → 正确:“0-3个月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人群),夜间入睡困难且易惊醒(痛点),需要符合儿科指南的非药物干预方案(方案)”
公式5:输入素材+处理要求+应用场景
说明:
先提供基础材料,再说加工方式,最后说明用途
案例:
这是公司近5年销售数据(输入),请提炼出复合增长率前3的产品线(处理),用于年度战略报告中的优势业务展示(场景)
⚠️避坑:
不说应用场景导致重点偏移。错误案例:“分析销售数据” → 正确:“2020-2023各季度分品类销售额表格(输入),计算各品类年度环比增长率(处理),用于投资人会议中成长性业务说明(场景)”
公式6:对比对象+评价标准+结论形式
说明:
明确比较主体,制定评判标准,规定结论样式
案例:
对比华为Mate60和小米14(对象),从摄影性能、系统流畅度、续航能力三个维度(标准),用星级评分表呈现对比结果(形式)
⚠️避坑:
评价标准主观导致结论不可信。错误案例:“哪个手机更好” → 正确:“在暗光环境下(场景),对比iPhone15Pro和三星S24Ultra的夜景拍摄能力(对象),依据DxOMark测评标准(标准),输出包含样张对比的参数分析报告(形式)”
公式7:时间节点+任务分解+交付物
说明:
限定完成时间,拆分阶段任务,明确交付成果
案例:
3天内(时间)完成市场调研报告,第一天收集行业数据,第二天分析竞品动态,第三天输出SWOT分析(分解),最终交付10页图文并茂的PDF文档(交付)
⚠️避坑:
时间规划不合理导致任务堆积。错误案例:“尽快出报告” → 正确:“本周五前(时间)完成:周三收集2019-2023年行业白皮书(任务1),周四整理TOP5竞品新品发布策略(任务2),周五上午输出包含数据可视化的竞争分析(交付)”
公式8:知识盲区+学习目标+检验方式
说明:
先承认未知领域,再设定学习目标,最后确定检验标准
案例:
我是理财小白(盲区),想系统学习基金定投(目标),请用生活化案例教学,最后提供10道判断题检验学习效果(检验)
⚠️避坑:
目标不具体导致知识碎片化。错误案例:“教我怎么理财” → 正确:“零基础投资者(盲区),希望掌握指数基金筛选方法(目标),需要分步骤教学并设计模拟实操练习(检验)”
公式9:已有方案+改进方向+创新要求
说明:
先提供现有方案,再指出优化方向,最后提出创新点
案例:
这是现有员工培训方案(已有),希望增加实战模拟环节(改进),要求结合AI数字人进行情景演练(创新)
⚠️避坑:
不提现有基础导致重复劳动。错误案例:“设计培训方案” → 正确:“基于2023年销售话术培训手册(已有),重点优化客户异议处理模块(改进),加入元宇宙虚拟场景模拟功能(创新)”
公式10:情感诉求+理性需求+行动召唤
说明:
先表达情感需要,再说明实际需求,最后引导行动
案例:
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情感),需要快速放松的方法(需求),请推荐5个10分钟内完成的办公室减压技巧(行动)
⚠️避坑:
忽略情感共鸣导致回答冰冷。错误案例:“怎么缓解压力” → 正确:“连续加班一周感到焦虑(情感),寻找不影响工作的即时放松法(需求),需要可随时中断的3分钟呼吸训练方案(行动)”
使用心法:
1️⃣多用具体数字:"3个案例"比"多个案例"更明确
2️⃣善用对比词:优化前VS优化后,传统方法VS创新方案
3️⃣添加身份标签:新手/专家,个人/企业,学生/职场人
4️⃣设置安全边界:“符合广告法要求”,“不涉及医疗建议”
致命误区:
❌把AI当百度用:正确做法是"帮我想5种创意方向"而不是"什么是元宇宙"
❌一次性问多个问题:应拆解为"第一步…第二步…"
❌忽略结果校验:重要任务要追加"请检查数据是否来源权威"
❌使用模糊形容词:把"高大上"改为"符合国际4A公司提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