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区、部门、单位年前要问最忙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排在首位的一定是开会,有的单位直到腊月29上午还在开会,从进入2025年起,一月份基本上就是“开会月”,名目繁多的会是一个接一个,有时一天开一个都开不过来,有时还要套开。
年初,关乎到新年度工作部署,这个也能理解,当然有些会议还有硬性规定,要求年前必须开完,仓促也好、不仓促也好,反正在年前该开的会都开了。
开会的目的是总结部署工作,旨在更好地抓好新年度工作落实,开会只是上篇文章,重在做好下篇文章,把会上讲的部署的计划的工作,一项一项变成实物链,变成工作实景,说白了就是要抓好落实,从会上纸上落到现场,变为可看可见的实物。
如果不抓落实,一个年过完,年前开的什么会,部署的什么工作,要干什么都忘了,那就没意义了。任务已下达,目标已明确,无需再务虚,再开会研究,也无需调研论证了,甩开膀子干就是了。早干早受益,晚干要被动。
年后上班第一个工作日,就要迅速行动,上班即进入情况,该干什么都分头行动,多数人都深入一线直到项目、工地、车间、企业、田间地头等一线亲自抓落实去了,这样非常好,要的就是这精神,这种号召力。
而有的单位还沉浸在过年中,仍停留在工作部署,上班第一周工作计划没别的,仍然还是开各种会议。不是不能开会,也不是不需要开会,有些会明明年前都开了,或者是有些工作年前也都部署了,再重复开会、重复部署就没必要了,是年前没部署好,还是有变化,就这几天不至于变化这么快吧。
存在这种现象,说白了还是抓落实意识不强,总善于在会上做文章,这是要不得的,从年后上班第一天起就要改变这种作风,定了就要干,马上见行动,强化实物、实景意识,作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检查工作,不可一味听汇报,提倡现场办公,多到现场看实景,看项目动没动工,车间的机器运转没运转,要解决什么矛盾,要提供什么服务,不改变作风和思维,老是跳不出传统这一套,从年初喊到年尾就是不抓落实,一项工作部署五年都没落实,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看准了就干,能多干就多干,能早干就早干,要比着干、抢着干,看谁干的多,看谁完成的好,这是正格的,也是要提倡和鼓励的,只有嘴上功夫,习惯于听汇报、开座谈会、总在材料堆里忙乱的现象当休矣!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