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新火箭厂,一年50枚长征8号,1000颗卫星,轨道在星链上方

有心简影 2023-06-10 05:42:03

都说中国制造业强,在我们人民海军那里体现的是“下饺子”,现在中国航天业也开始闷声干大事了。在我们海南岛,正在兴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型火箭装配厂,竣工后,预计每年能够制造50枚长征8号火箭,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可以使中国的年度发射能力几乎翻倍,往远了看,这个发射频率不仅会和马斯克的星链相同,并且数量一样的情况下,轨道高度还在星链之上。而且我们的神舟16号载人航天飞船即将发射,中国航天业可谓是双喜临门。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正在建造大型火箭工厂,准备赶超星链)

目前来看,马斯克发射星链卫星大部分用的是猎鹰系列,而它的优势就在于可回收性,仅仅一年,SpaceX就发射了61次,送了上千颗星链卫星上天,而我们的长征8号是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很多人认为,这对于我们来说成本可能太高了,但其实我们的长征8号运载火箭,也同样有类似的优势。

首先,长征8号火箭是我们优秀的中型运载火箭,所具有的能力是无可争议的。作为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杰作,这款火箭定位在长征7号和长征5号之间,灵活满足了中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多种任务需求。其次,与众不同的模块化设计是长征8号火箭的一大亮点。这种设计理念使得火箭的生产和运载能力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扩展。这种高效经济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火箭的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长征8号火箭还秉持着低成本运营的原则。通过模块化设计和高效的生产工艺,火箭的制造和发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航天任务的总体成本也得到了降低。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中国航天系统的一员,长征8号火箭继承了长征系列火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成功进行过两次发射,成功率方面无需质疑,成本自然没有那么高。

(正在建设的海南省文昌市商业飞船发射场)

并且更加环保的液氧/煤油燃料也是长征8号火箭的一项革新。相较于传统有毒有害燃料,这种环境友好型燃料更安全、更环保。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地球环境,还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而且我们在选址的时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这座巨型工厂位于海南岛,从地理上来说,相对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海南岛靠近赤道,发射时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增益,减少燃料消耗,提高运载能力。岛上大部分地区被保护为自然保护区,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和工业活动,减少了与火箭发射相关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而长征8号火箭一次发射可容纳20多颗类似星链的通信卫星。那么简单计算一下,这座工厂建成后,我们每年将发送超过1000颗卫星进入太空,与SpaceX目前的发射速度相当。为了迎头赶上SpaceX的星链计划,中国计划发射近13000颗卫星,此外还有超过4000颗卫星目前已经在轨道上。所以速度上来看,我们赶得上美国的SpaceX公司。

(一枚载有22颗卫星的长征八号火箭从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

然而不止如此,我们长征8号设计当初就是为了将卫星送入比星链卫星更高的轨道。更有利的轨道高度将使中国的卫星能够监视甚至压制美国的卫星。我们解放军中的太空工程研究人员称,中国计划发射13000颗卫星的项目,为的就是在“特殊时刻”特别针对星链,压制它的全球服务。

但是目前来看,与我们目标的数量还差近9000颗,不过不必担心,这次海南岛的大型火箭工厂采用了一项全新的技术,被称为脉冲装配线技术。目前来看不少火箭制造商已经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并且类似于战斗机制造中所使用的技术,既能加快组装速度又能降低成本。因为火箭本身很巨大,传统制造中工人们得不停走动,并且可能需要在一个工作站上完成多个任务,例如组装、安装、测试等。而脉冲装配线技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专注于执行特定的任务。而脉冲装配线技术不仅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和高度同步的协调工作,甚至在质量把控方面,在每个工作站都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和校准,最终能确保火箭生产的品质。

(火箭制造新理念类似于美国F-35制造工厂中的脉冲装配线技术)

总的来说,中国的制造业发挥出的优势已经帮助我们在多个领域追赶上美国,我们承认之前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美之间走的路线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好在能够有后发制人的优势,正确认识到美国的先进与不足,及时调整我们的战略,这次建造海南火箭工厂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可以帮助我们在卫星领域,与美国一较高下。

作者:万万不全

0 阅读:1

有心简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