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圈从不缺热闹,但这次夸克浏览器扔出的“深水炸弹”,直接把搜索大战炸出了新高度——凌晨官宣的“无广告搜索”海报,配文“干干净净”,就差把百度搜索的广告黑历史打印成传单贴满中关村!但这场“新旧搜索对决”,远不止是广告与纯净的较量,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真相:AI工具正在重新定义“搜索”本身。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搜索已死?不,是“关键词时代”终结了用百度搜“如何三个月减20斤”,你会得到什么?前三条是减肥药广告,第四条是健身机构软文,第五条开始才是零星的真实经验——用户早已习惯在广告堆里“淘金”。
而夸克用Qwen QWQ模型撕开了一条新路:
搜“考研复习计划”,直接生成个性化时间表,精确到每日背单词量+专业课重点;问“如何低成本开咖啡店”,AI结合本地租金数据+供应链报告,生成《15万启动资金落地指南》;甚至玄学问题“打麻将怎么赢”,也能混搭黄历方位+概率学,输出“科学玄学双保险攻略”。这哪里是搜索?分明是“问题解决终端”。当其他AI还在比拼参数时,夸克已经让用户忘记“搜索”这个概念——它正在杀死“搜索”,重塑“获取答案”的方式。
二、百度们输得不冤:用户要的不是答案,是“生产力外挂”传统搜索引擎的致命伤,不是广告多,而是“只给信息,不给方案”。打工人搜“周报怎么写”,百度甩出10篇模板,夸克却直接接入钉钉日程,抓取本周会议记录+项目进展,5分钟生成带数据可视化的PPT初稿。
更狠的是垂直场景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学生党:拍一道高数题,答案页底部自动关联知识点动画讲解+同类题型拓展,相当于把补习班老师塞进手机。自媒体人:输入“七夕热点”,AI生成10条爆款标题+3套情感营销方案,附赠“避坑指南”**(比如千万别用土味情话)。考证族:搜“CPA备考”,自动整理近五年高频考点,按遗忘曲线生成背诵计划表,连“摸鱼提醒”都安排上了。“以前用搜索像在图书馆翻书,现在像雇了个学霸助理。”一位用户感叹。当工具进化成“生产力外挂”,谁还愿意回到关键词匹配的原始时代?
三、深度思考的野望:干掉APP,让浏览器成为“万物入口”夸克最可怕的不是AI搜索,而是“用浏览器吞掉所有APP”的野心:
写周报?内置AI写手支持50+文体模板,从述职报告到小红书文案一键生成。做PPT?输入主题自动排版配图,连演讲备注都帮你用口语化句式写好。学编程?AI搜题直接关联LeetCode题库,难题解析附带代码逐行讲解视频。这背后是阿里通义千问的Qwen QWQ模型在撑腰——首个开源推理模型,专攻逻辑与场景整合。与其说夸克是浏览器,不如说是“AI工具箱”:所有功能围绕“用完即走”设计,没有冗杂推送,只有刀刀见血的效率提升。

但夸克的激进升级也引发争议:当AI能一键写论文、做方案、解难题,人类是否会沦为“工具依赖症患者”?
支持派:“重复劳动本就该被消灭,AI把时间还给创造性工作。”反对派:“学生用AI搜题直接看答案,看似高效,实则摧毁独立思考能力。”对此夸克的回应很巧妙:在学术搜索中强化“溯源验证”功能,自动标记AI生成内容的风险项;职场场景则提供“框架建议”而非完整方案,逼用户动脑修改。这或许揭示了AI工具的终局:不做“答案机器”,而是“思维加速器”。
五、搜索战争的终局:谁能抓住“懒人经济”?未来的搜索竞争,本质是“人性博弈”。百度输给夸克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人性弱点”的理解深度:
当代人懒得筛选广告→夸克直接屏蔽;打工人懒得写PPT→夸克AI生成;学生懒得整理错题→夸克自动归类。当“懒”成为第一生产力,工具进化的方向就只有一个:让用户懒得更高级。
你会为了“无广告+AI外挂”放弃百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