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强协同抓落实促发展”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坚持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全市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3.7,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打造5G全连接工厂25家,其中国家级14家。培育高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66个,其中10家企业在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中成功揭榜。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4个。累计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个,其中9家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4年底,我市先后印发《天津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天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文件,2025年全市将按照“134”工作思路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即落实好《天津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压茬推进。
“3”即围绕“点、线、面”3个层次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点”上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年内新培育不少于100家先进级以上智能工厂(其中不少于1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家5G全连接工厂;“线”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面向汽车、石化等重点行业“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指南,抢抓大模型蓬勃发展机遇,在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针对性强、易用好用的“AI+”转型平台;“面”上推动重点集群和园区数字化转型,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不少于3个“工业互联网+主题园区”。
“4”即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提升行动、“人工智能+”行动、“数安护航”专项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行动这四大专项行动,持续建设市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支持本土优质服务商做大做强,鼓励大型服务商集成我市在信创、传感器、核心软硬件等相关领域产业优势,打造整体解决方案,点亮天津品牌;支持天河天元、360智脑等我市通用大模型,充分运用DeepSeek等优质开源大模型资源培育行业垂类模型,瞄准具身智能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应用落地;编制《天津市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开展“数安护航”“数安铸盾”攻防演练等专项活动;积极推动滨海新区、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争取国家第三批试点城市。(天津日报记者:吴巧君)
来源:天津日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