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有公摊面积这回事,全世界唯有中国。在其他国家,其实都是按实际面积计算房价的,而在中国房子面积由实际面积和公摊面积共同组成。
那么公摊面积究竟是什么面积,它又是怎么计算的?有了公摊面积,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房子有公摊?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面积、过道面积等,一般还包括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这样一来其实我们到手的房子实际面积就会“缩水”很多。不仅如此在有的小区,计算房子面积时,就连车库、车棚、地下室等作为独立房间使用的房间都会被计入公摊面积。
也就是说交付的一百平方的房子并不是说真的有一百平方米那么大,其中大约还有二十多平公摊面积。这些面积我们无法直接享受到,但买房的时候需要为这一部分支付钱。
查阅各种资料可以发现,关于公摊面积的来源几乎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使用公摊面积计算房屋面积。众所周知一个房子的面积可以用来衡量其价值大小,有了公摊面积的加持,就显得房子更值钱了。
二、公摊面积有什么用?通过“公摊面积”这个独特的概念,在计算房价时,不动声色之间便大幅拉低了房价。于是楼市就在开发商粉饰出的太平之中,继续一路高涨。表面上的数据是好看了,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公摊面积变大以后,收取物业费、暖气费等相关费用的机构和组织也是获益颇多。对于物业费,一般来说都是是按照房子的平方数收的,加上几十平的公摊面积产生的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收益。暖气费也是一样的道理,过道、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有暖气吗?虽然平时我们用不上这些地方,但还是要交出去真金白银。
最初“公摊面积”受到香港及其他房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大力拥趸,传到内地以后,内地开发商更是爱极了这个概念。公摊面积为开发商提供了提高房价的好理由,实际面积加上公摊面积,一套房子就能为他们带来额外的大笔收益。更可悲的是,有些购房者看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甚至欣欣自喜。
公摊面积问题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长期以来都有消费者发出不满与抗议,但是一直都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很多人便默默接受了,但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公摊面积消费者无法真正衡量,公摊面积实质上已经侵占普通购房者的利益。
三、公摊面积难题存在已久在国际上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几乎成国际惯例,为何中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等,却要包含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这个难题存在已久,但目前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呢?
在建筑物中有三个面积定义:使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一般也叫地毯面积,也就是我们房屋墙面以内的部分;第二个面积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隔断墙中间的50%的墙体部分;第三个部分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在套内建筑面积基础上把分摊面积计入。
从1998年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公摊面积就因为不符合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称降低或取消公摊面积,可能会让开发商忽视公用设施部位建设、降低环境配套等公共公用设施质量,甚至进一步推高房价。
四、结语对于降低或取消公摊面积会推高房价这种说法,大家也都是众说纷纭。公摊面积本就是建筑商和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推出的一个概念,房子的平方数增加了,可收的物业费、暖气费等也多了。如果取消公摊面积,对于购房者来说必然是一件好事,买房的成本会大大减低,对此你怎么看?
我国原来也没有公摊面积,它是在2000年以后出现的。还有采光,原来住建部的明文规定是居民住房日照不得少于六小时,都是同一时期改的。
都是李嘉诚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