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战中,美军经常以自己的角度给战场上一些地点取名字,尤其是己方损失惨重的地点,比如在1951年的夏季攻势中,美军就为两个高地分别颁发了“血染岭”与“伤心岭”这两个名字。
这两个名字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由朝鲜人民军打出来的。虽然人民军在美军仁川登陆后遭遇了比较大的损失,但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人民军有了休整的机会,加上苏联与我国援助的物资,战斗力得到了恢复后,在战场上就该让敌人“流血又伤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3d0f2fbc72e0e5ed11356c7e7085f8.jpg)
停战谈判的首次中断
第五次战役之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对于志愿军其实是有心理上的优势的,甚至可以说是气焰很盛的。在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志愿军各部队在回撤阶段被联合国军追击截击损失巨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中朝方面甚至一度打算只要不让联合国军超过平壤元山线即可……到了后期,志愿军各部虽然顽强抵抗,稳住了阵脚,但是一线各个军基本上都是后撤,整个战线是被往北推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a7d351098c5cc00e4ed5c4db564050.png)
1951年7月26日,在停战谈判举行地点开城郊外的来凤庄,以美国乔伊将军为首的五名联合国军停战谈判代表和以朝鲜将领南日为首的五名中朝停战谈判代表经过16天的唇枪舌战,好不容易通过了谈判的五项议程,它们分别是:
通过(会议)议程;确定一条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为实现停火与休战作出具体安排,包括成立一个监督停火休战的机构;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向双方有关国家政府建议事项,即对外国军队的撤出及政治上解决的各个问题提出建议。在这五项议程中,第一项已经自动通过,双方接下来的谈判,就将围绕其余四点进行。而围绕着第二项议程,即“确定一条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这一点,双方在达成五项议程共识之前就已经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当时,由于中朝要求双方以三八线为界停火,而美韩代表则主张以当前两军的实际战线为界停火,双方因此争得不可开交,互不让步,谈判期间开城非交战区还发生了一些军事摩擦。到8月10日,经过连日无休无止又毫无结果的争吵,双方已经无话可说了。在这一天,双方代表一言不发地隔桌对坐,竟然就这样在沉默中度过了2小时11分钟。
鲜血覆盖的荒山:血染岭与伤心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3c4ab2cc42a6645576d43dceaef7d6.png)
谈判中止了,局部小规模战斗就又来了,其中以血染岭、伤心岭战斗最为出名,能被叫做血染岭、伤心岭,可以想象战斗的激烈。
范佛里特命令美第10军拔除东线朝军在血染岭的炮兵观察所,这个观察所居高临下,俯瞰堪萨斯线的阵地。停火谈判期间,朝军利用联军不得空袭的有利条件,在接触线北侧日夜施工,构筑了马蜂窝般的山头阵地,将山头变成了要塞。由于火力点实在太多,后来美方战史在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真是捅了马蜂窝”。
老范把韩5师第36团配属给美2师,指示韩军首先发动,对血染岭进行拔点进攻战斗。1951年8月18日早晨6时,韩36团发动进攻。进攻持续了五天,高地易手10次,未能取得巩固的进展。都是白天成功,晚上被朝军夺回去。美军不得不派遣第9团第2营于8月27日投入战斗,8月28日再投入第3营,8月31日美第10军从全线发动有限攻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add0edd9ff89da4739ca6d21707c911.jpg)
即使投入了美军,效果也是有限。直到9月5日,美2师在付出了战死326人、负伤2,032人、失踪414人,共计伤亡2,772人,韩军伤亡1000人的代价后,才终于攻克了血染岭。整个山顶都被鲜血染红了,看到这种凄惨战况的美军记者,不由得喊出“Bloody Ridge”这个名字。
朝军成功固守血染岭12天,直至美2师使用了所有3个步兵团全力猛攻才失守。但是朝军在血染岭以北1,400米处的伤心岭上有新的阵地。
“伤心岭”的名字来自目睹了这场战斗的美国随军记者,日本与韩国把它叫做“断肠岭”,Z国与C鲜称为“文登里战斗”。其实文登里的战斗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伤心岭和上甘岭不搭界,不是国内网络上的什么上甘岭把美军打得哭爹喊娘才叫做伤心岭。
美情报军官和作战参谋们认为朝军在血染岭战斗中损失巨大,匆忙向北撤,没有时间在这种石头山上构筑如同血染岭那样的坚固阵地,也来不及补充和休整部队,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实际上,血染岭战斗是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第12师打的,而防守伤心岭的是第5军团第6师,早已经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逸待劳。这个第6师原是林总麾下四野第166师,当初老金回去时中国送他的3个师之一,身经百战,是朝军的核心骨干部队之一。美军这次夺岭战的对手说是朝鲜人民军也可以,说是志愿军似乎也对。
表面上,从9月5日血染岭战斗结束到9月13日伤心岭战斗开始,朝军只有8天时间构筑防御阵地,但实际上这两场战斗是由不同的两个师负责的,因此美2师即将遇上远超前一场战斗的对手,他们的防御阵地坚固并且伪装良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5bf3301dcec764778100c7fb1f747f.jpg)
经过8天休整,美军的攻击从9月13日凌晨5时30分开始,美2师23团和配属法国营(砥平里战斗那支部队,团长换人了)对伤心岭发起进攻,9团策应,38团提供炮火支援。23团发现他们“闯进黄蜂的窝巢里”,遇到“像铁桶那样的火网”。没有发现一个朝鲜人,却被打得抬不起头来。韩国民夫在朝军火力轰击下一哄而散,美军步兵不得不承担起运输食品、水、弹药、器材、撤退伤员运输车与担架的任务。
经过两周的苦战,美2师虽然伤亡巨大,却没有获得任何进展。休整了几天后,美2师调整了战术,再次发起了进攻。同时派出一支坦克部队,从西面绕过伤心岭,打穿文登里,重创了协防的志愿军68军第204师610团,切断了伤心岭后方的补给线。
这支坦克部队经历的,就是在几乎不怎么提起的文登里阻击战,又是一场惊天的胜利,我们沾沾自喜的是炸了多少坦克,消灭多少敌人,但是美军的战史并没有单独提供这场战斗的伤亡情况,丢了多少坦克也没提,只是描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让伤心岭的守军得不到弹药食物补充。
10月13日黎明时分,经过30天的艰苦战斗,付出了伤亡3700多人的代价后,法国营首先冲上山顶,第23步兵团才夺取了伤心岭,可以想象阵地战是如何的残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0f5e7096ee44f5b2b69c612dee01fa.png)
在为期近两个月的两场山地血战中,美2师付出了战死及失踪1421人、负伤5096,总计损失6517人的沉重代价,向前推进了12公里,占领646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是得到了一些被鲜血染红的荒凉山头,只不过是为战线填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罢了。
在10月25日,流够了鲜血的交战双方又回到了谈判桌前。因为以开城为中心的中立区位于中朝控制区,美方认为我们这里要搞些什么小动作太容易了,经常会冒出些莫名其妙的事件然后向国际社会投诉,搞得美方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吃足苦头后美方坚持要改地点,不然散伙。几经周折,双方这一次新选定的谈判地点,拥有一个至今都闻名世界的地名——板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