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网贷平台的备案年,作为投资人的你,是否还在担心投资的网贷平台无法顺利通过备案,那么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这5个标准,来判断投资的网贷平台是否合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网贷平台的成立时间
《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中规定:“2016年8月24日之后新设立的网贷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
为什么要看平台的成立时间呢?其实除了此条通知的规定之外,一般来说,成立年限久的平台,在网贷已经扎得比较深了,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和资产拓
展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在行业内的先发优势明显,这类平台要么就是综合实力突出,要么就是在垂直细分领域有一定话语权,政策风险比较小。另
外要注意的是,虽然监管层保守地加了“原则上”三个字,但是涉及到资金安全,大家还是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再确认一下在投的或者是关注平台的上
线时间。
2、是否有大额、超额标的
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在同一平台上,个人借款不得超过20万元,企业借款不得超过100万元。
此条规定的颁布,也意味着网贷平台必须在备案之前化解这部分超限额存量业务(主要是指超额待还)。
那么作为投资人,要怎么了解平台超限额业务规模呢?
1、参考平台披露数据中的三个指标:人均借款金额、笔均借款金额、最大单一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
2、参考第三方机构数据,例如网贷之家在过去一年里就针对P2P平台限额整改进度发布了多份数据报告,最新一份是2017年网贷平台限额合规情况,分析了整个行业的限额合规情况,同时展示了超额业务占比最低的50家平台、超额业务规模占比下降幅度最大的30家平台等等。
3、信息披露是否规范
2017年8月25日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首次较全面地明确了网贷平台应当披露的各类信息、披露时间、披露
频次及披露对象等,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信披概念(例如逾期率)进行统一口径。根据《信披指引》规定,平台应在6个月内完成信披工作的整改。信披
体现的是一个平台的透明度,平台透明度高,说明业务的真实性强,尽管透明度与安全之间不能画上等号,但也能够间接反映平台的风险。总的来说,
信披越完善,合规程度越高;越是藏着掖着的,就越能够说明它见不得光,这类平台我们避之不及。那我们作为投资人,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平台信息,
判断平台信披是否规范呢?
首先是接收信息的渠道,不能只依靠平台,官方信息都是经过一定过滤的,因此我们要借助外部第三方来辅助获取信源。
资讯类:主要了解监管政策、行业数据、各类评级榜单;
数据类:这些第三方和平台都有数据接口,可以监测到平台数据;像贷罗盘还会推出示范基金,对一些平台进行风控之后,以机构名义进行投资,可以给我们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综合舆情(百度等搜索引擎):主要了解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动态或者最新舆情;
社群类(QQ、微信):各类投资人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平台比较真实的口碑及评价;
说完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们再来看看哪些信息才是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要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平台风险的。《信披指引》规定平台应披露的信息分为5大类、共63项。除了备案信息、审核信息和重大风险外,投资人应该重点关注组织信息、经营信息、项目信息这三大类,因为涉及到平台的经营情况、借款项目情况、风控情况。
备案信息:这是平台相关合规资质的披露,目前除了备案登记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还比较少见,其他三项应该已经成为平台的标配了,大家可以留意。
组织信息:这里我们除了关注公司的工商信息情况,管理团队和股东信息两个指标也是要重点关注的,管理团队如果频繁变动,说明平台的稳定性比较差,缺乏长久经营目标。另一个是股东信息,如果你是冲着XX系或者是XX风投进来的,就要留意股东信息,投资方有没有减持、或者是退出,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资方对平台发展前景的态度。
审核信息:这部分要求是2017年提出来的,今年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哪些平台有披露这方面的审计报告,说明这部分平台合规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4、平台的运营信息、项目信息
经营信息主要是帮助我们了解平台的经营情况,包括人气指数、交易规模等;
项目信息披露主要是风险的披露,包括借款人的资质、还款能力、平台风控措施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对于重大事件的披露,
重大事件披露:强制平台披露重大风险信息,主要是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平台停业、跑路等风险,保障投资人的知情权,也好给资金交割及退出留一点时间。
5、是否开展银行存管工作
为什么要把银行存管放在最后呢,那是因为相比备案,银行存管真的容易得多了,志在备案的平台,不太可能倒在存管这一关。
另外说下为什么这里说的是开展银行存管工作,而不是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呢?因为有的平台各方面都比较规范,唯独在存管上落后了,例如属地化要求
导致很多平台要临时更换银行、为了规范存管银监会又要求银行接受测评才可以开展相关工作,测评通过了万事大吉,没通过那又得换银行,来回折腾
非常耗时;另一方面是存管系统涉及到庞大的数据迁移,技术周期长,确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所以大家如果有在投的平台是已经签了协
议,但系统还在开发中,也别太着急,监管在这方面其实是有留了空间照顾平台的。
这里重点说下:北上深作为三大网贷重镇,均没有明确规定平台一定要上线银行存管才可以备案。所以大家也可以稍微放宽心,理性看待存管,不要觉得“存管都没上也怎么样怎么样”,很多上了存管的平台也不见得就好,去年的存管雷相信大家也都见过不少。还是那句话,判断平台是否合规,会涉及到很多指标,存管只是其中一项,不宜过度迷信,也不宜寄予太高期待。
6、结论
作为投资人,其实不能全指望监管为我们避险防雷,自己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对自己的资金负责。2018上半年是网贷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分水岭,祝愿我们和我们关注的平台都能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