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美好而长久的东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愈孤独,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动你,请点上方的关注,一起走下去哦~
长大了以后,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人生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程”,但是面对那些措手不及的告别,我们还是忍不住感到失落难过,尤其是曾经牵手、拥抱的爱人,突然要接受变成陌生人的事实,真的很难。
有人说,哪怕经历了无数的告别,懂得了很多道理,但是每当下一场告别来临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煎熬。就像住了很久的房子,房东突然说不租了,然后无论有没有方案B,走只能收拾好回忆,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长大后,慢慢开始觉得自己是没有家的,因为熟悉的人有一天会离开,重要的人会陌生,亲近的人会反目。
每次好不容易才获得归属感,总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轰然崩塌,以至于漫长的时光里不敢再跟谁太熟悉,怕总有一天还是要分开。原来,归属感从来都是奢侈品。
直到某个博主说:为什么从前重要的人后来就变得不重要了;美好的回忆就只剩下回忆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不同,而我们自己太过执着了。
每次想到这个解释总有些释然,但又有些无奈,原来所谓的归属感不过是手里的流沙,永远抓不住。因为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分开的爱人,没有不走散的朋友。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却开解了我的困惑,后来我再遇到朋友的告别,爱人的离开,熟悉到陌生的变故,也终于可以坦然接受,不那么难过了。只因为《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的一句话: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一个点。
《被讨厌的勇气》这边书看名字像是一本心灵鸡汤,其实它是三大心理学学派之一的阿德勒心理学的阐释性书籍。它用生活中熟悉的例子,阐释了阿德勒心理学,又称为勇气心理学,帮读者解决生活中的思想困惑。
根据《被讨厌的勇气》这边书的说明,我知道我们在生活和爱情里的失望和不满都来自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
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时候,就下意识的要求世界和他人理应满足自己所有的期待,当期待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悲伤。
就像爱情里,我们衡量一个人爱不爱自己,能不能给自己归属感的标准,从来都是对方会不会让自己失望,有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认为对方应该先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再去作别人的事情。
比如:秒回信息可能比工作重要,陪女朋友逛街比自己踢球重要;跟女朋友聊天比睡觉重要。
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反人性的,因为在每个人都世界里,自己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都会觉得自己最重要。
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说的“他们超越了人生的主人公,进而越位成世界的主人公”。所有我们常常失望,是越位了,是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要求一切的听从和臣服,而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此。
从而产生了“那个人就是一点都不爱我”“他根本不是我的真正的朋友”“他从来都没有为我什么”的想法。一直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是无法获得归属感的,因为以自己为中心的看生活和他人,得到最多的只能失望,因为没有人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期待。
所以懂得了这一点,真的没必要过分伤春悲秋和对别人失望,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所有人类的悲伤并不想通是正常现象,而东边日出西边雨才是常态。你哭的时候,别人笑也无可厚非。
那么怎样获得归属感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们: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哪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
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但却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就是共同体。不以主角的身份,融入到共同体当中,带着“我愿意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服务精神去创造自己的价值,来获得归属感。
所谓的归属感就是被需要,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的感觉。“真正能够付出的人,其实才更富有”,只有能够为别人和世界做点什么,才能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才会被需要。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指出:
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的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必须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所以与其用“别人为我付出了多少”来构建自己的归属感,不如用“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来寻找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创造自己的价值。
当你在一份感情里,一段关系里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有了不可轻易替代的位置,然后这段关系才能稳定而长久,也就有了强大的归属感。
同时,自身的强大不是对抗所有,而是了解人性,知道什么是常态,知道怎么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