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人生了病住院,花销低则几百,高则达到人几个月的工资,这样昂贵的检查费用、治疗费用,使众多人不仅不敢生病,不敢看病,甚至对医院产生畏惧。
而对于普通病,许多人已经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了,如果生了重病,不仅对患者是巨大的“天灾”,对患者家属也会产生极大的压力。icu作为治疗重症的主战场之一,更被人们称为烧钱机。
在icu治疗的花销到底有多大,才让人如此畏惧。根据网友们的透露,有人的亲戚朋友在里面住上一天便要花销上万,有人住几个星期便花销上百万。
这巨额的医药费让人们开始疑惑:即使是治病,为何icu的价格高的如此离谱,它是真的在治病救人,还是“捞钱”?
入住icu的花销总额在网上屡见不鲜,每每爆出都让众人震惊。
上海一位姓秦的中年妇女在进行抽脂手术后,因护理不当引发感染住院,后病情严重又转入icu,最后医疗费用达到上百万。
一名马上进入古稀之年的,姓刘的老人,某一天在家突然呕吐,并且感到头脑晕眩,于是老伴连忙送他去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后,老人患的是急性心梗、右侧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医生便对其进行心脏冠脉搭桥术。
在术后,老人的病情依旧不容乐观,身体状况不稳定,于是转入了ICU而不是普通病房。
老人在ICU里治疗了61天后,身体好转,可以转入普通病房,他的家人在结账时计算了刘大爷在ICU花了超过104万的治疗费。
一位生活在武汉的女士,其父亲也因为突发性心梗被送往医院治,在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后被转入了ICU,至出院后医疗费也达到百万。
小陈在突然晕倒后被紧急送入医院,然后通过检查诊断为颅内血管出现问题。因为小陈情况严重,为了更好抢救治疗,小陈留在了ICU病房中观察病情。在14天后出院,支付的医疗费用高达234万!
以上事例,已经是极其幸运的,病人及其家属虽然付出了巨额医疗费,但是医生终究将病人从鬼门关中拉回,因为不管医疗费用有多高昂,比起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
但许多患者不仅住进了icu,在经历多天的抢救,家属支付了高额医疗费用后,依旧没有恢复生命。
比如一个名叫赵强的小伙,他的母亲在icu接受了18日的治疗后,最终还是去世了。
在某天清晨,赵强的母亲在晾衣服时突发脑溢血昏迷,赵强便急忙拨打救护车的电话将母亲送进医院的icu抢救。
他首先在收费处交了一大笔钱后,又回家筹钱,因为父亲在icu治疗过的经验使他知道,几万块钱是不足以支撑icu的医疗费用的。
他和妻子商量后,首先将银行里的所有存款取出支撑母亲前期治疗的费用。
之后,在医生告知赵强母亲因为身患多种基础疾病多年,救回几率极小时,赵强也坚定的让医生尽一切努力救回他母亲就好。
然后在母亲接受治疗的18天里,赵强共花费113万,其中包括他和妻子准备买新房的钱款。
但这些付出并没有对母亲离去的结果做出改变,因为基础病史复杂,赵强的母亲生命体征一直不乐观,在三个星期后,她还是在层层把守的重症监护室内,失去了呼吸。
这样“人財两空”的局面,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他们很多都不止是思考,在人生重病时,进icu到底划不划算,还会思考,为何治病救人需要如此巨额的费用,远超普通家庭的经济成本。医院此番行为,到底是真的救人,还是借此捞病人家属的钱!
这样的思考通过icu存在的条件,便可直接获得否定答案。
其一,有的人会认为医院在“捞钱”,是因为国家在以前监督不到位时,许多私人医院,甚至公立医院对病人乱收费,给病人开各种不需要的治疗、药物,导致病人的生病成本直线升高。
但现在国家对医院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院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交通、科技、网络又不断在发展,若对一家医院的检查结果不满意,可以更换医院进行检查,对于医院给出的异常结果,人们的询问渠道、举报渠道也不断被扩大。
所以现在医院若做出“捞钱”行为,其面对的惩处不只是停职,更是要关闭整改,着实是个不划算的行为。
而且医生护士的职业素养正不断被提高,在道德的约束下,“骗医”行为会越来越少。
其二,icu至创立后便一直秉持着三不收原则:一、病情不严重,对生命不会产生威胁的病人不收;二、病情严重,但情况过于紧急,甚至撑不住中途转运的病人不收;三、病情十分严重,即便是使用当时医院现存的所有医疗资源也回天乏力,无法救治的病人不收。
通过这三个原则可知,icu病房并不是什么病人都能入住治疗的,要患病十分严重,但有救治希望的病人,才能进入icu治疗,因此,icu并不是通过此捞钱,其存在的本质也不止是治病,而是救人。
那既然要救人,就得有足够先进的医疗设备,足够有效的药物,医术足够精湛的医生,足够细心的医护人员。
icu的设备,低则数十万,高则上千万,医院要购入,且不止购入一台,其成本就巨大,而且每个机器因为足够精密,其后续的护理价格自然也不低,医疗机器又要按时更换,引入更精密的机器,这对于医院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成本支出。
所以病人住进icu里,icu为每个床铺配备的机器,不仅要使用,还要持续不断的使用,所以使用器械的费用就极高。
比如床旁监护仪的价格就是13到19元一个小时;床旁血气分析仪,每次检验就需要花费100元左右;呼吸机,首日费用1500元左右,之后每天800元左右。
这些都是icu必备的仪器,也是病人必用的仪器,它们就是医生与死神搏斗的武器,没有他们,icu的救治工作难以开展,病人的生命难以救回。
对病人使用的药物,又是一大支出。住进icu的病人身体状况十分危急,所以一般的用药对于他们肯定是不管用的,这时医生就要使用特效药、进口药。
这些药的研究成本非常高,用料成本也高,所以价格也比普通用药高,比如医生使用的抗菌类药物,就有几百到上千不等。
而且icu里的病人用药量大,一支两支肯定是不够的,积累下来便是高昂的医药费。
而医生和医护人员的救治工资,其实算不上高,有医生护士自己透露,他们一晚上在icu的值班费用仅有80左右,这个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有上下浮动,但不会有较大差距。
但一个icu病床通常会配对一个医生,两到三个护士进行看护,以便细致观察病人身体情况,及时救治病人,所以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项极大的用人成本。
除这些以外,icu包括的花销还有频繁的抢救以及日常的检查费用。为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住在ICU的患者面临频繁的检查,医生一天之内要反复检查病人的各种血液、生化指标,拥专门的机器做超声、影像学等的检查。
这些医疗费用,并不是医院主动想向病人家属索取。医者仁心,他们也不想让患者痛苦的在身上插满管子仪器,不想患者被频繁抢救。
但icu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icu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如若放松警惕,这条防线没有守住,患者便永久地失去生命了。
icu费用其实也能减少icu对病人,病人家属都是极其重要的存在,他们既不能放弃icu的治疗,但也同时承担不了icu带来的高昂费用。通常病人住进一次icu,便会让一个家庭负债累累。
因此,国家正在为了减少病人家属的icu医疗费用努力。
首先,国家在不断提高icu费用的报销力度。现在国家对ICU病房的报销费用已经达到了40%左右,之后随着经济发展,福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其报销力度还会增长。
医保局也不断与卖特效药的商家据理力争,申请降价。近年来,医保局与商家谈判的场面不断在网上被爆出,医保局局长声泪俱下“砍价”的场景让人泪目。
这些显示出,国家一直重视着民生,关注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
其次,医疗技术不断在发展,医疗器械根据厂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器械成本会不断减少,医生救治病人的难易程度会逐渐减少,成功率会逐渐提高,治疗病人的费用会逐渐降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们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加强锻炼,增加免疫力,减少生重病的概率。
按现在的发展趋势,年轻人的饮食习惯越来越重油重盐,生活上也逐渐养成“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作者”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喜欢熬夜、喝饮料不喝水等坏习惯,许多年轻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比不过大爷大妈,在20左右的年纪却拥有50左右的身体。
而中年人和老年人要警惕保健品骗局。少吃,甚至不要吃不知名厂家生产的保健品,其中含有的有害元素一经人体吸收便祸患无穷。同样的,医美骗局,中老年人也不要轻易相信,一失足成千古恨,违规医美对人体的伤害是终身的。
另外,人们要按规定按时间买医保和医疗保险,不要因为每年交几百块而舍不得。当真正生了病时,这相当于丢了芝麻捡西瓜,是及不划算的。
中央出台了一部记录片,叫《icu里的日与夜》,里面记录了医生护士在icu里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每天准时上班,但下班时间却不是固定的,因为病人生病的时间不是固定的。他们经常会因为要抢救病人而不断加班,甚至到凌晨都不能回家。
而且icu里不像普通病房,不仅医生护士从早上踏入医院后便开始忙得脚不沾地,连机器都是日夜不停运转的。
所以icu的高昂费用并不是医院在“捞钱”,而是医生在治病救人,甚至“以一命换一命”。毕竟是从“阎王爷”手中抢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三不收原则:一、病情不严重,对生命不会产生威胁的病人不收;二、病情严重,但情况过于紧急,甚至撑不住中途转运的病人不收;三、病情十分严重,即便是使用当时医院现存的所有医疗资源也回天乏力,无法救治的病人不收。”那可不可以把这个写入法规,违反原则的一律免除费用呢?[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