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其第二大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控股”)的重整申请已被受理。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家居零售业,红星美凯龙曾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战略的失误,这艘巨轮意外搁浅,不得不面对重整的挑战。
辉煌与陨落红星美凯龙的故事始于1986年,创始人车建新以600元起家,创立了红星木器店,并逐步发展为家居零售业的巨头。2007年,红星控股成立,标志着红星美凯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红星美凯龙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8年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国内家居零售A+H第一股。其商场数量一度超过万达,总资产达到千亿规模,被誉为全球“MALL王”。
然而,随着2019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疫情的冲击,红星控股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多点投资未能带来全面开花,反而让红星控股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困境。尤其是在房地产融资收紧和“三条红线”政策出台后,红星控股的债务压力陡增,最终不得不走上破产重整的道路。
去年六月,红星美凯龙与其母公司红星控股宣布重大股权变动,红星控股将其持有的共计13.04亿A股股份,其中10.43亿股转让予建发股份,余下2.61亿股则转予联发集团。此举标志着红星美凯龙的控股股东正式更迭为建发股份,创始人车建兴退居幕后,公司实际控制权平稳过渡至建发股份的控股股东——厦门国资委。
重整之路
红星控股进入重整程序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化解债务危机并恢复持续盈利能力。根据裁定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红星控股负债约人民币325.25亿元,而其账上的不受限货币资金仅剩1.1亿元,资不抵债情况严重。此外,所有尚未到期的公司债券已停止计息并于受理之日提前到期,这无疑增加了重整的难度。
尽管挑战重重,但红星控股的重整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首先,红星控股持股22.51%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公司在国内家居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其持有的其他对外投资也具备盈利空间,这为重整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基础。其次,红星控股表示将申请管理人支持公司在重整期间继续营业,以最大限度维护公司运营价值并保障各方利益。如果重整成功,红星控股有望恢复持续盈利能力并走出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红星控股的重整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红星美凯龙的日常运营。红星美凯龙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与红星控股保持独立。公司拥有经验丰富且稳定的专业管理团队,能够确保日常运营的稳健进行。
当前,国内家居零售市场正面临双重考验: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新房交付节奏放缓,家居需求遭遇寒流;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品质与个性化追求日益高涨,为零售企业设立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门槛。红星美凯龙,作为家居零售领域的昔日巨擘,其发展历程深刻映射了行业的兴衰起伏。在历经市场的严峻洗礼与深刻的自我审视后,红星美凯龙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在变革中寻求机遇,红星控股的重整之旅虽布满未知与挑战,却也预示着企业破茧成蝶、重塑辉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