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基建狂魔的美国,为什么现在连条高铁都修不起?

有料说社会 2024-06-13 21:52:43

在20世纪初的美国,铁路网如血脉般贯穿东西,连接南北,见证了这个国家由内战创伤中快速崛起,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基建狂魔”的传说。

那时,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系统,不仅是国家经济飞跃的推手,也是工业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谈论美国高铁建设时,不禁会问:为何这个曾经的“基建狂魔”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连一条高铁都难以修建?

回溯历史,美国铁路的早期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征用的便利性和强制性。19世纪中叶的《太平洋铁路法案》赋予了铁路公司广泛的征地权,以近乎野蛮的方式开疆拓土,跨越广袤的西部荒原。

但到了21世纪,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对私人财产权的严格保护,使得高铁项目的土地征用变得异常复杂和昂贵。

相较于中国的集体所有制,美国的土地私有制导致任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铁这样占地面积广、线路长的项目,都需要与成千上万的私人土地所有者进行逐一谈判,这一过程往往旷日持久,成本高昂,且易引发法律纠纷。

历史上,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曾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府与私营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向前。但在当代美国,政治生态的变迁使得高铁建设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

石油和汽车行业的强大游说力量,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捐款机制,对美国的能源政策和交通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行业巨头偏好维护现有交通系统的主导地位,视高铁为潜在的竞争者,故而不遗余力地阻挠高铁项目的融资与推进。

此外,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资金分配、项目优先级上的分歧,也常常让高铁项目陷入停滞。

美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成熟的交通网络也是高铁发展的一大障碍。美国幅员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东西海岸的几个大都市区,而这些区域间已有发达的航空网络和高速公路系统。

对比之下,高铁在远距离旅行上的时间优势并不明显,加之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出行偏好更倾向于自驾或飞行,高铁的市场需求被大大压缩。

因此,即便是有意愿投资高铁的州政府或私营企业,也会因看不到明确的盈利前景而犹豫不决。

技术层面,美国铁路工业在二战后逐渐丧失了在高速铁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欧洲和亚洲国家在战后重建和工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高铁技术,而美国则沉浸在汽车文化的繁荣中,忽视了铁路技术的更新换代。

时至今日,美国在高铁车辆制造、信号系统、轨道铺设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经验远不如日本、法国、德国及中国等国家。缺乏核心技术加上高昂的研发成本,使得美国在高铁建设上显得力不从心。

资金问题同样棘手。美国的财政预算受到严格限制,且政府投资倾向于国防、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领域,留给基础设施建设的份额有限。

高铁项目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难以吸引足够的私人资本参与。政治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筹集的困难,两党的政策主张经常随选举周期波动,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美国高铁的未来并非一片黯淡。随着气候变化意识的提高和城市拥堵问题的加剧,人们对低碳、高效交通方式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加州、得州等地的高铁项目虽然进展缓慢,但仍不失为尝试与探索。同时,联邦政府在拜登总统任期内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显示出对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视,这或许预示着美国高铁建设的新转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基建狂魔”美国,在高铁建设上的迟滞,既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反映,也是现实政治经济格局的产物。要重启高铁建设的引擎,美国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技术与资金的障碍,更需在制度设计、社会共识、利益协调等方面做出深刻变革。未来,美国高铁是否能够重现昔日的辉煌,还需拭目以待。

0 阅读:53

有料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