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似乎是封建王朝的普遍发展规律。当一个王朝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时,总会有新的王朝取而代之。
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尽管王朝更迭不断,但似乎没有哪个王朝能够跳出这一怪圈。而农民起义,则成了导致王朝更迭的导火索。
但有一个王朝,被称为“历史上最难造反成功”的朝代,因为它从建国到灭亡,共经历了434次起义均未能推翻它的统治,这是为何呢?
这个王朝便是被人们称为“积贫积弱”的宋朝。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这位开国皇帝,以其独特的统治才能为这个王朝奠定了基础。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深知兵权的重要性,因此在他即位之初就策划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成功从将领手上收回兵权,维护了皇权的稳定性,有效遏制割据势力的出现。
赵匡胤去世后,其弟弟赵光义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宋仁宗时期,宋朝的发展到达鼎盛时期,之后经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整个王朝的问题暴露无遗,最终在外族入侵下,北宋灭亡。
据《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统计,在宋朝共319年的统治间,共爆发了434起农民起义,这个数据足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起义有多频繁。
但在这么多的起义中,规模最大的是北宋初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和北宋末期的方腊起义。
毛主席曾说“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个人认为,农民起义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反抗地主阶级产生的动乱。一定是在有冲突的前提下,农民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反。
王小波、李顺起义是因为难以承担官府的赋税徭役而反,方腊起义则是由于宋徽宗不理朝政,导致地方官员贪污腐败,方腊等人受不了此等压榨,才选择起兵。
不过,虽然这些起义规模相对来说都不算小,但最终结果无一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何呢?
1、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这一政策是从宋朝建立到宋朝灭亡始终贯彻如一的政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兵权分散严重,军队的战斗力被大大削弱外,形成“将不识兵,兵不认将”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社会整体形成了崇文的风气。
宋朝提出“以士大夫治天下”的政策,更多人心中的理想是“学而优则仕”,立场大多站在宋朝一方,维护官方正统,他们将起义的农民视为叛乱分子,自然不会去加入他们,支持他们。
没有知识分子的加入,起义队伍由于其自身局限性,没有谋士智囊团,是很难走远的。
2、经济发达
北宋中期,宋朝的经济总量占据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0%以上,而这种经济繁荣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在于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上。
从《清明上河图》等资料上,就可看出当初商业活动的繁盛,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更是远销海内外。
水稻种植技术、农具的改进,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较高,日子并没有达到过不下去的地步,就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反抗热情,农民起义也难以形成全国性的规模运动。
3、多样的平息手段
朝廷除了使用武力外,也灵活运用招安。农民之所以起义,是为了寻找能够活下去的办法,他们中肯定也有人对做官、入仕途有期待,想做官的许其官位,想要钱的许其钱财,多管齐下,总能让大多数起义军难成气候。
而面对钱权都不动心的人,朝廷自然会使用武力。虽然大家记忆中的宋朝军事实力弱,但面对的是从未经受过正规训练的农民,军队还是有一战的本事的。
4、外族入侵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让宋朝自建国开始,时不时就要面对来自北方如辽金等国的威胁,可以说在宋朝在多数时候,民族矛盾占据更主要的地位。
面对外敌入侵,大家都很团结,毕竟稍有不慎就是国破家亡的结局。在官民同一阵线对抗外敌的紧张气氛下,农民起义也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