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区某老胡同里,58岁的罗钢正教儿子豆豆骑自行车。
夕阳将父子俩的身影拉长,巷口杂货店老板娘探头笑道:“赵教官,您这教孩子的耐心可比训兵细致多了。” 这个被街坊唤作“赵教官”的男人,正是二十八年前《红十字方队》里铁血柔情的赵志伟。
1985年的北京电影学院操场,19岁的罗钢总在晨雾中练习军姿。
同窗王志文打趣他:“咱学表演的,你成天跟仪仗队较什么劲?” 谁也不会想到,这份执拗会在十年后成就经典。大二那年,他接到人生首个男主邀约,却在《难忘中学时光》片场因过度紧张频频NG,最终影片反响平平。
毕业后的低谷期,他在西单音像店打工维持生计。某日偶遇前来淘碟的张艺谋,对方一句“小伙子的眼神有故事”,让他重燃表演热情。
1993年《水云间》片场,琼瑶要求他演绎“浪漫少爷”汪子墨时,他偷偷观摩法国电影《红与黑》,为角色注入东方文人特有的含蓄。
1996年《红十字方队》选角现场,导演质疑文气的罗钢能否撑起军人角色。他当场演示战术动作,袖口露出的伤疤引起注意——那是为体验生活,他在部队集训时留下的纪念。拍摄期间,他坚持与现役士兵同吃同住,三个月练出标准军姿,剧集播出后观众直呼“这就是我们连长”。
2002年《归途如虹》拍摄期间,广州持续40度高温。
有场爆破戏炸点意外提前引爆,罗钢推开新人演员自己扑倒在地,后背至今留有灼痕。剧组人员回忆,他包扎完伤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刚才那个镜头情绪不够,再来一条。”
2003年《大染坊》剧组,罗钢为诠释留洋少爷,自费前往上海档案馆查阅民国商业史料。他设计的扶眼镜动作,成为角色标志性细节。
十年后拍摄《茶颂》,46岁的他跟随马帮徒步茶马古道,在海拔4500米处突发高原反应,吸着氧气完成民族英雄段子苴的壮烈戏份。
该剧制片人透露,有场祭茶祖的戏,罗钢坚持淋雨拍摄七小时。当工作人员要为他擦干时,他摆手道:“段子苴此刻心里比身上更冷,这样才对味。”
2009年某慈善晚宴,罗钢与从事文物修复的郝蕾相识。这位小他23岁的姑娘,能准确说出他十八个角色特点。两人相恋时遭遇质疑,他却坦然道:“感情如戏,关键看是否入戏。”
为圆母亲抱孙心愿,郝蕾冒险怀孕。孕晚期她突发子痫,罗钢推掉片约贴身照顾八个月。儿子豆豆出生那晚,他在产房外背诵《大染坊》台词缓解紧张,护士笑称“这位爸爸在排练独幕剧”。
如今罗钢依旧活跃在荧屏,去年在《长沙夜生活》中饰演烤串摊主,特意在坡子街摆了半个月摊体验生活。
收工后他常带着妻儿逛夜市,有影迷认出要合影,他总说:“等下,等我给媳妇买完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