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人吃鱼会吃鱼胆吗?
鱼胆在我们的印象中是非常苦的东西,杀鱼的时候,这个东西不能被弄破,要不然周围的鱼肉都不能要了,因为被污染了。
谁曾想现在的鱼胆又让我有了新的认知,它不光苦还有毒,甚至毒性比砒霜毒性还要大,如果一不小心食用之后,轻者器官衰竭,重者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鱼胆的恐怖
鱼肉是一种非常好的肉类,它既不会让我们长胖,还会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很好的营养,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前提是不吃它的内脏。
我们很多人吃鱼的时候会吃鱼头,鱼眼等,感觉这都是好东西,但是很少有人会吃鱼的内脏,一是这些内脏没有什么好吃的,味道也不好,其次就是这些内脏不光脏有的还甚至有毒!
鱼的身体里有寄生虫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这些寄生虫一般会存在于鱼的内脏中,所以内脏我们一般不会吃,可是有些人会将鱼胆单独留下来。
因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出来鱼胆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偏方,这就导致有一部分人产生吃鱼胆的想法。
然而这种想法恰恰是错误的,武汉新洲的谢大爷就是受害者之一。
在今年除夕当天,谢大爷因为生吞了鱼胆后,出现了上吐下泻,浑身无力等症状,家里人赶忙将其送往了医院。
到医院之后就赶忙对其进行洗胃,但几次洗胃谢大爷的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有向更加严重的地步发展。
于是谢大爷被紧急转院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得知谢大爷是典型的鱼胆中毒,从而引发了进行肝衰竭,一刻都耽误不得,生命在死亡线上徘徊着。
好在后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谢大爷保住了一条命,等谢大爷清醒过来之后,才知道他为何会生吞鱼胆。
不知道谢大爷从哪听说的鱼胆能治疗疾病的偏方,他就心动想要尝试一下,就弄了一个鱼胆吃了吃,结果差点把命吃没了。
可见生吃鱼胆不仅不能治疗疾病,甚至还有可能要了我们的小命,这跟鱼胆中的胆汁有着很大的关系。
鱼胆说白了就是鱼的胆囊,在鱼的身体内起到了消化的作用,而这中间胆汁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胆汁就好比咱们胃里的胃酸一样。
可是胆汁跟胃酸不一样的是,胆汁里面富含的毒性非常大,比砒霜还大,并且这个毒性还耐高温耐酒精。
也就是说不管是生吞还是高温杀菌,或者是泡酒等,胆汁内的有毒成分是不会受其影响的,该在还在。
这全部归功于胆汁内的氢氰酸,正是它的存在让胆汁的毒性不知道大上多少倍,也是真因为它,导致我们食用鱼胆之后会鱼胆中毒。
鱼胆是否能治病?
不知道大家杀鱼的时候有没有弄破鱼胆的时候,弄破过的朋友应该清楚,那个鱼胆是苦的,并且洗都不管用,煮熟之后连着鱼肉都是苦的,渗透力极强。
所以在杀鱼,取鱼胆的时候一般会格外注意,污染的地方小的话,还能将鱼肉剔除,如果污染的地方大的话,整条鱼很有可能都不能要了。
其实将被胆汁污染的地方要扔掉不仅仅是因为味道苦,主要是因为有毒,这种毒素即便是高温蒸煮,酒精腌制都是不管用的,依旧会发生中毒情况。
这个时候一旦抢救不及时,就会引起腹腔内的各个器官发生衰竭情况,然后就是生命走向终结。
依旧是在春节期间,和谢大爷同病相怜的还有湖北咸宁的吴女士,当时她在制作腊鱼的时候,发现有鱼胆,扔了觉得可惜的她,就直接就着白酒生吞了一颗鱼胆。
就这简简单单的一颗鱼胆差点夺走她的生命,生吞鱼胆之后没过多久吴女士就开始出现上吐下泻,头晕头痛等症状。
家里人发现不对劲之后,连忙将吴女士送去了医院,到医院的时候吴女士的病情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只好连夜转院。
到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时候,吴女士已经开始出现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
看到这医生再也不敢耽误开始对其进行抢救,好在3天之后吴女士脱离了生命危险,可以说是保住了一条命。
谢大爷和吴女士的接连中招在告诉我们,鱼胆不能生吃,对人体的伤害太大,很多人说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甚至是止痛的功效。
可是这些功效是在用对的情况下,它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疗手法和与其它药材进行混合之后有可能才会起效果,并且使用方法也要用对才行。
上面这些都要在谨遵医嘱的情况下使用,要不然极大可能会鱼胆中毒,别病还没有治呢,命差点没了。
鱼胆中毒的反应其实挺快的,即便潜伏期一般也在2个小时到6个小时之间,所以如果不小心误食鱼胆请及时就医,千万不敢心存侥幸。
耽误时间,就是在对我们的肝脏等器官产生威胁,尤其是耽误的时间越长,肝脏等器官受到的伤害就越大,最后一旦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的话,后悔都来不及。
这也在告诉我们偏方不可信,生病的话请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疗人员来解决,偏方不能轻易尝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连命都搭里面。
除此之外也是在告诉我们清理鱼类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小心,仔细,一旦遇到被胆汁沾染的鱼类,尽可能的不要食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信息来源:
1、原文刊登于鲁中晨报2025-02-11发布的关于《接连中招!湖北一女子急性肾衰竭,千万别吃》的报道;
2、原文刊登于光明网2025-02-17发布的关于《千万别吃!女子吃了一颗抢救3天,这种东西做饭常见,比砒霜还毒》的报道;
3、原文刊登于《鱼胆》百度百科的词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