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嘴哥(---)——关注嘴哥,学习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题。点击标题下蓝字“互联网嘴哥”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我将对你的思念寄予散落的星子,但愿那点点的星光能照进你的窗前伴你好眠,我在想你,晚安!
最近,“瑞士卷怎么分”突然成为热议话题。
起因是一位全职妈妈向丈夫询问能否享用瑞士卷,却遭到了丈夫的严厉指责。
看到妻子那谦卑的样子,人们不禁感到心疼;而丈夫的反应,更是激起了众人的愤怒。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妈妈这么辛劳,为何连一块蛋糕都不可以享用!”
这让我想到了近期另一件事件:74岁的刘晓庆被曝光10年前的出轨聊天记录。
面对此事,她却显得泰然处之,轻描淡写地说:“这点小事,谁没有过生活的小困扰。”
这两件事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反差,瑞士卷让人心情压抑,而刘晓庆则让网友感受到了一种神清气爽。
究其原因,在于背后所体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配角心态与主角心态。
前者小心翼翼,总需得到别人的许可才能有所行动;
后者果断自信,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管他人是否同意。
一个人若在内心深处将自己定位为配角,那他注定会一直生活得畏缩不前。
若想过得充实且充满力量,就必须找回主角的心态。
01“凭什么不允许我?”那些具有浓烈配角感的人,往往具备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1. 当他人遇到困境时,他们总能伸出援手,尽职尽责;
2. 至于自身事务,他们却显得犹豫不决,必须征得他人同意才敢行动。
他们似乎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为生活中的配角,而非主角,这种心态在现实生活中颇为常见。
来访者大绢便是这种类型,她总是乐于助人,工作上也一丝不苟,无疑,这些都是她的优点。
但在咨询过程中,她频繁提出类似的问题:
我能否更换工作?
我是否可以花费钱财去旅行?
我是否应该购买这件昂贵的衣服?
我通常都会鼓励她去尝试。
然而,当她带着这些问题去咨询亲友时,情况却大相径庭。
有人劝她不要放弃现有工作,有人告诫她不要沉溺于享乐,还有人认为她所购衣服并不划算。
这导致她的情绪起伏不定。
那些具有强烈配角感的人,内心往往交织着三种情绪:不安、愤怒和委屈。
一方面,他们将决策权拱手相让,心中自然充满不安,
另一方面,一旦遭遇拒绝,便会感到困惑——“凭什么”——
凭什么不让我去旅行?
凭什么不让我购买心仪的衣服?
凭什么不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我明明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明明已经降低了要求,为什么还不被允许?
然而,尽管心中不满,他们最终还是默默忍受。
长期压抑的情绪无法宣泄,便会转化为怨气,在生活中无处发泄。
如果这时再被贴上“爱抱怨”的标签,内耗问题将愈发严重。
那么,这种配角感是如何产生的呢?
02从主角沦为配角
纵然多数教诲宣称我们是生命的主宰,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但为何仍有许多人不知不觉沦为舞台的配角?
在心理学领域,这一现象被称作「自我客体化」,其出现往往与个人的成长轨迹密切相关。
自幼,人类便有着追求自主行动的天性,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渴望去探索。
然而,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会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想要吃糖、玩耍,都必须征得大人的同意。
因此,孩子从仅关注「我」逐渐学会考虑「他人」,这是成长的体现,亦是自然的过程。
但某些家长却以极端的方式控制孩子。
以大绢为例,她小时候常受到父母的高标准和严厉责备——
“你要听话懂规矩,才能赢得别人的喜爱。”
“若你再贪吃零食,就别想我了!”
“花费这么多心血培养你,你怎么还考不好?”
这些话语逐渐使大绢坚信:
唯有顺从他人,自己才有价值;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将面临被遗弃;失去他人的认可,自己便一无是处。
这也是导致配角感的核心信念。
现实生活中,这类使人的自我客体化的言论颇为常见,它们通常以评价、劝导等形式出现,例如:
妻子理应照顾家庭,若有怨言便是失职;
员工必须任劳任怨,无论多么不合理的工作都要完成;
孩子只能做让父母开心的事,否则就是不孝顺......
这些言论只要求人们表现出「工具性」,却忽略了人们真实的情感和需求。
因此,当自我客体化发展到极致,人便不再是一个独立、鲜活的个体,而更像是一台机械:
必须精确地完成任务,且不得流露情绪。
那么,若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自我客体化的状态,又该如何应对呢?
03识破配角的处境
想要摆脱自我客体化的束缚,途径并非繁复,一旦察觉自己身处“配角”的被动境地,便已迈出了成功的关键一步。
然而,实践起来却颇具挑战性。
请允许我分享一个亲身经历。
踏入职场不久,我逐渐积累起个人存款,长久以来,我在消费上一直秉持着节俭的原则,单价超过500元的物品实属罕见。
有一次,我注意到一款单价超千元的降噪耳机,鉴于我对音乐的热爱,我心生向往。
从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购置它并非难事,但我不由自主地感到内心忐忑——
我是不是太过奢侈了?
父母未曾使用过如此昂贵的耳机,若我购买了,别人又会如何看待我?
于是,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将我的想法倾诉出来,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我心中颇感不平,心想:这毕竟是我用辛勤赚来的钱,为何不能随心所欲?
实际上,在纠结这些问题时,我已经丧失了自我,只想着如何取悦他人。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问题似乎无解。
直到后来与朋友交流,我才逐渐领悟到:即便父母不赞同,我依然可以购买!
他人的不悦并非我的责任,我是一名成年人,一个独立自主、拥有自由选择权的人。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便重新找回了“主角感”,同时,力量感也油然而生。
04跨越内疚感踏上重拾主角感之旅,你需做好心理铺垫:注定要让他人失望。
在这段历程中,你将深感愧疚,不断自我反思。
在你的旧有观念里,如此行为意味着失去他人的赞许,你可能因而感到自身价值不复存在,甚至面临被遗弃的风险。
迪士尼经典电影《长发公主》中,有这样一幕生动描绘了这种心境。
主角乐佩被“母亲”(实为女巫)囚禁在高塔之中,被告知外界充满险恶,不得外出,更不得背叛对她呵护备至的母亲。
乐佩深信不疑,一边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一边又恐惧不安。
直到她偶然逃离高塔,发现可以按自己意愿生活,她并未完全喜悦,而是充满内疚与自我否定。
然而,我要告诉你:这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亦是那些试图操控你的人成长的必由之路。
因为,每个人在追求独立与自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令他人失望或误解的时刻,这是再正常不过,也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同时,你过度的迁就与退让,实质上是迎合他人不切实际的期望。
你通过活出真我来让他们失望,他们才能察觉到自身的问题,这同样对他们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054个方法,重建「主角感」我为你总结了几项实用小窍门,助你重拾主角光环。
1. 对那些议论你的人,保持清醒
当你被贴上标签,开始过分重视他人对你的批评和观点时,其实你可能在无形中高估了对方。
你可能会把他们视为更加睿智、权威的角色,误以为他们的评价更具分量,更贴近真实。
但事实往往是,无论是你的家人、师长、上司还是朋友,他们和我们都只是凡人。
他们的评价只代表个人看法,并不能完全定义你的价值。当你认识到这一点,这些评价对你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弱。
2. 学会自我评价
以瑞士卷事件为例,有些妈妈可能担心自己擅自吃瑞士卷会被认为不体贴、不够贤惠。但这是他人的看法,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其实,我们也有权利为自己重新定义评价。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
“我主动吃瑞士卷,意味着我懂得关爱自己,并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关爱自己、重视自己需求的榜样。我是一个优秀的妈妈!”
3. 坚定信念:“我是个独立的人”
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从而忘记这一点。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提醒自己:
我是独立的;
我有力量;
我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
我不必事事迎合他人。
你还可以将这些信念写下来,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4. 故意做一些别人不喜欢的事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已经恢复一定力量感的伙伴。对于那些配角感强的人来说,他们会本能地避免冲突,如果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吃瑞士卷,就会选择不吃。
但恰恰是在这种会引起对方不满的小事中,我们才能找到成长的契机。
这时,你可以故意吃瑞士卷,不必解决对方满,让自己感受和适应这种充满张力的场景。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行动让对方明白,你是一个有主见、有血有肉的人。
你可以参考他们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中。
▽
最终,我愿向大家展示《热辣滚烫》中的一幕。
曾经生活混乱的乐莹,经过一番磨砺,勇敢地站在拳击台上,证明了自我。
然而,在比赛失利归途中,她意外遇到了旧爱,对方邀请她共进晚餐。
往日的乐莹或许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现在的她却婉言谢绝,表示今日不想外出。
当对方持续追问“何时有空?是否愿意下次再约”时,乐莹仅以三个字回应:“随心而定。”
这,便是活出主角感后的人生态度——
我虽能听见他人的期待与建议,但终究会依循内心之音去行动。
因此刻,我内心的力量已足够强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