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闻叔的伞”账号更新了一则讣告:
“闻叔”闻士善先生
于2025年2月17日下午在家中逝世,
享年63岁。

▲讣告 图源“闻叔的伞”抖音号
不少闻叔的好友、学生,甚至素昧平生的网友,对着屏幕就哭了。“我还说毕业了找闻叔订伞,就剩下最后一学期了啊……”
这位油纸伞制作的传承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曾参与过纸伞行业标准制定,带着油纸伞登上《新闻联播》的手艺人,就这样离开了。
真有点难以接受!
昨天(2月21日)早晨,追悼会举行,杭州富阳区殡仪馆内传出哭声。
不少网友、学生自发前来送别。
为不打扰家人,他们站在门口低头默哀,悼念这位将36年时光奉献给传统技艺的手艺人。
从小耳濡目染,27岁入行,闻叔的一生都在和油纸伞打交道。
就连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忍受着肠癌晚期的折磨,依旧坚持坐在桌前制伞,年前如期将订单全部交付。
病床上最后的叮嘱
把油纸伞继续做下去
闻叔出镜的最后一条视频是2月15日发出的。
视频里,闻叔展示了制作油纸伞的工序,他耐心地糊、细心地粘,全程聚精会神,仔细处理每一个边角。
眼尖的网友发现,这段视频中闻叔的脸部浮肿,似有病态。
“视频是去年六七月份拍摄的,他做完手术正在化疗,人家说要帮他拍视频,他二话不说就做伞了。”办完葬礼,儿子眼眶红肿,断断续续回忆父亲的最后时光。
闻叔去年4月确诊肠癌晚期,医生委婉告知可以吃喜欢的食物,去想去的地方,但闻叔哪儿也没去,身体稍微好一点就在家做纸伞。
“年前所有订单都发货了,客户都不知道那时候他身体已经很差了。”
家中那间小屋是闻叔的工作间。
此刻,屋内有些潮湿寒冷,还堆叠着各种制伞工具和材料。

▲闻叔家中工作间 俞倩玮/摄
“这是父亲改良的做伞斗的工具。”
“那个是父亲自己做的穿孔工具。”
……
一双指头部位已磨破的老旧手套,依旧摆放在桌上,道出主人生前为制作油纸伞所下的功夫。
自闻涛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很忙。
“一开始在爷爷奶奶家睡觉,睡到大半夜被抱回家,到后来就直接住在爷爷奶奶家了。”
每次闻叔出现时,衣服上总沾染着油漆之类的污渍,令闻涛有点嫌弃。
直到儿子逐渐了解父亲的手艺有多了不起。
闻叔曾把日本工艺和中国传统制伞工艺结合,将伞骨数量增加到长短伞骨各44根共88根,变老式开槽工艺为夹片工艺,大大增加骨架密度和强度。
油纸伞在台风中都没有变形。

▲闻叔十多年前制作的伞 俞倩玮/摄
“我从来不觉得父亲有多伟大,他只是在坚持自己喜欢的事,即便他不得这个病,还是会照样这么干,一直到他干不动为止。”
闻涛说,父亲从来没有旅行过,就算去外地参加活动,结束行程后也会赶紧回来赶制纸伞。
有一次,闻叔接到一个紧急订单,要求制作长达两米的油纸伞。锯竹筒、切片、打洞、开槽、做伞盘、穿伞架、调色、糊伞面、穿装饰线、油漆、烫头、锯爪、折伞……107道工序繁琐复杂,为了赶订单,闻叔四天四夜没怎么合眼。
多年下来,他的手指都因穿线变形了。“我妈和我爸一起做了三十多年,你看看我妈妈的手,和我爸一样的职业病,手指的前端变形弯曲。”
11月中旬,闻叔病情迅速恶化,因肠梗阻倒下。
生命的最后,躺在病床上,他叮嘱儿子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把油纸伞继续做下去。
斯人已逝
这份对纸伞的热爱还在延续
葬礼后,闻涛搀扶母亲返回家中。
“他不在了,他的油纸伞怎么办……”老人哽咽着。

▲制作的伞 受访者供图
遗照就摆放在家中客厅正中央的桌子上。
照片里的闻叔,神情和他做纸伞时一样,眼睛炯炯有神,面带微笑,显得格外温暖。
“虽然我没有父亲手艺这么好,但我想把这份热情延续下去,让老手艺不断更。”儿子看着遗像许久,说了一句。
闻叔在世时,就希望能将传统纸伞工艺传承下去。
2018年底,他开通了名为“闻叔的伞”的平台账号,将制作油纸伞的过程在网上分享,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爱上纸伞。
那段油纸伞在台风中不变形的视频,点赞量超过20万。
截至目前,账号已拥有64万多粉丝,获赞1196万。借助新媒体,闻叔的纸伞畅销海内外,让油纸伞成为汉服圈的新贵,收获了更多年轻粉丝。
他生前还在下沙一家职业院校教授相关课程。“每周三父亲都要开车去上课,来回4小时,这一坚持就是十年。”
后来,富阳纸伞教育课程成功进入教育部网上教学资源库,让更多纸伞爱好者能够线上学习。

▲闻叔生前授课留影 受访者供图
生病后,闻叔的课程暂停了。
每一疗程21天的化疗期,前14天因服药副作用大,呕吐、身体乏力、浑身酸痛……后七天身体好一点,只要有需要他的讲座、大课,他一定去。
“父亲常说,老一辈留下来的手艺,一定要百花齐放、历久弥新。”闻叔有近20个徒弟,最得意的一个回湖南老家办厂,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闻涛夫妻俩同样加入其中。
闻涛负责销售,妻子周琳则参与穿边线、糊边纸等细活。
在亲家的影响下,就连周琳的父亲也开始学习制作。
“他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容不得一点马虎。”周琳学习纸伞技艺已经7年了,他印象中的“师父”闻叔,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徒弟们的不足之处,没有一点不耐烦,确保每个人都能把纸伞做到最好。
如今,闻叔不在了。
但是,我们相信他的手艺薪尽火传,将创造更多关于富阳纸伞的动人故事。
【全国各地网友缅怀“闻叔”】
来自江苏的“阿初”:我小的时候想着赚钱了买他的伞,现在上大学了但还没赚钱呢,闻叔为什么不等我赚到钱啊。
来自河北的“sleep”:我也想以后赚钱了买闻叔的伞,小学关注的。
来自广东的“4am”:送先生,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下午,一个小女孩刷到了闻叔的视频,在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许愿长大后能来闻叔这买一把伞,遗憾往后都没机会了。
来自江西的“sulloy”:闻叔是我在抖音关注的第一个非遗传承人,也是第一个带我认识油纸伞的人。
来自四川的“耶欧梨”:世界上又少了一位非遗大师。
来自浙江的“希晓”:希望后辈能不忘传承,莫让百年工艺埋没于历史烟尘中,也好让闻叔走得安心。
来源:潮新闻、富阳日报
一路走好!闻大哥!第一次知道你的名字你就走了!太可惜了!
真是应了中国人民的一句古话:“好人不在世,坏人却能活到90岁” !可惜啊!好人闻士善、人称闻叔一路走好!
闻先生60多岁不是老,这么好的手艺人走了,太可惜了,天堂没有病痛,一路走好
又心血管疾病吧?过个年血脂高的人更高,更经不是寒冷刺激了。
为非遗传承做出贡献的闻叔点赞![点赞]愿他一路走好[祈祷]
可惜太可惜。为数不多的民间技术人才。
这么好的手艺死了可惜
刚刚到退休的年龄人就没了,以后退休65岁怎么办?
过去都用油纸伞,南方净是聪明的人。[祈祷][祈祷][祈祷][点赞][点赞][点赞]
拒绝了南朝鲜的要求,爱国人士,闻先生![点赞][点赞][点赞]
自从新冠病毒出来之后人都变得很脆弱
能工巧匠,闻叔风骨之士。一路走好![祈祷][祈祷][祈祷]
愿闻叔一路走好!他为非遗做出的贡献人民会记住你的!
令人痛心和惋惜,愿一路走好,家属节哀顺变![祈祷][祈祷]
一路走好!杰出的手工艺人
作为杭州人,小小的花纸伞陪伴一个小女孩长长的童年少年时期,轻轻的伞,美美的各种图案,五颜六色,是杭州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