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为什么你看了1000本书,也没得到想要的人生

贪吃的骆驼 2024-07-17 07:43:23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下面的一个县(今属山东临沂)。

熟悉诸葛亮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出身于官宦世家,他家在当地也是数得着的大族。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后来出现在了荆州呢?

因为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他还没成年,中原就乱成了一锅粥,在他成了“孤儿”之后,是他叔父诸葛玄

诸葛玄因为中原混乱,以及工作调动,本来是要带着诸葛亮去江西的,但是因为一个意外,他只好带着诸葛亮去了荆州。

诸葛一家虽然是荆州的外来户,但是他家却和荆州的地头蛇建立起了很深的羁绊,因此诸葛亮在荆州过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很多人因为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问误认为诸葛亮在荆州时,好像是以务农为生。

但其实这只是说人家诸葛亮当年待业,户口属于农业户口(没有进入体制)而已。

那么当时的诸葛亮待业在家,没有亲自去修理地球,他整天都在忙什呢?

据《三国志》等书记载,诸葛亮在“务农”期间,主要干了两件事,第一是和名士交朋友,第二是和成为朋友的名士一起读书、游学。

公元201年,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亮的个人档案里,工作履历一行都是空白。

但是当刘备面试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却表现的像个已经退了休的老干部,不光把天下大事给分析的头头是道,还针对刘备的个人情况,给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以后,立刻就让诸葛亮入职,然后待诸葛亮的态度,比那俩仁兄弟都要好上三分,搞得关羽和张飞直接吃醋,但是刘备态度依然不变。

诸葛亮为什么能打动刘备呢?

刘备是一般人吗,人家的老师可是卢植,同学可是公孙瓒,在见诸葛亮之前,人家刘皇叔那是能跟曹操、袁绍都谈笑风生的人物,人家什么大场面没见过,如果诸葛亮只是会忽悠,刘备能如此对待他。

刘备在和诸葛亮面谈之后,就能立刻对诸葛亮信赖,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当年在刘备面前,的确展示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

那么诸葛亮的这种能力是怎么来的呢?

诸葛亮在见到刘备之前,是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他能拥有这种能力,自然是靠自己的读书学习和不断总结。

有很多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疑惑,那就是我都读了上千本书了,各种名言和鸡汤,我都如数家珍,但是我怎么就没过上我想要的生活呢?

中国有句古语,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光学习不知道思考总结的人,会迷茫而无所得,光想不干的人,也会变得无所适从。

第一句话对应的人,是那种成天日复一日的打螺丝,却没有去总结经验,和动脑子想更多的人,他们每天也在忙,而且还可以说是非常努力,但他们只能用艰辛的劳动,去换取微薄的收入。

第二句话对应的人,是那种不甘于每天打螺丝,成天充满理想,脑子里规划了无数步,但一到真去做的时候,又走不动路的人。

而诸葛亮又是哪种人呢?

诸葛亮早年也没少读书学习,但是人家不光埋头读书,人家还善于总结,史书上曾记载,他曾品评过他的好友们,这种行为,是知识在总结后,被用于实践的范例之一。

此外人家诸葛亮也不光是在自己家埋头苦读,人家还经常外出游学,游学是怎么个意思呢?

主要意思有两个:

第一,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以便结合一些书籍中提到的学问,再总结成为自己的见识,你看诸葛亮和刘备面谈时,为什么能了如刘备,原因之一,不就是他对荆州、益州甚至中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吗;

第二,拜访高人,相互交流,从而印证自己所学,诸葛亮为什么会有卧龙的外号,不就是因为他经常去拜访水镜,然后人家看他能力不错,才夸的他吗,如果他只是闭门造车,谁知道他是谁。

而且熟悉三国历史的,应该会知道曹魏那边有一个叫邓艾的人,邓艾在被司马懿挖掘之前,一直干的都是农业的工作,但是这伙计在干本职工作的同时,人家也没闲着,到哪工作,都会勘察当地的地理情况,然后再推演点军事。

因此等到司马懿把他拉进正式体制之后,他马上就展现出了成熟的军事素养,后来司马懿去世以后,他就成长为了能和蜀汉军事对峙的曹魏主将。

诸葛亮当年的在南阳干的事,应该和邓艾也有相似之处,没事看看书,学学习,勘察一下周边的地理,至于自己没法去的,可以结合书籍和能接触到的高人,再进行学习请教,然后总结其中的有用内容,和徐庶等小伙伴一起进行自己的推演。

读书是了解相关知识最经济的途径,但光读书不思考是不行的,因为书里的内容成千上万,而且有的还相互矛盾,如果你不进行总结转化,你就相当于把吃到嘴里的各种食物,尝完味之后再吐出来。

于是你脑子里就有了各种食物的味道,但是因为你没有把这些东西吃下去,再消化掉,所以你无法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这种过目不过脑的读书方式,除了一时有点爽之外,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好处,还会白白浪费你的时间。

读书之后再总结,是不是就行了呢?

答案其实也是否定的,书里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候未必完全适用,它还需要你灵活的去使用,去验证,然后再改进,诸葛亮早年和朋友游学,晚年逐步接触军事,最后才能在北伐中大放光彩,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然后修正,再持续进步。

综上所述,要想有所成就,不读书学习绝对是不行的,但光读书也不行,它还需要你去总结,以及实践,成就是事上结出的果实,而读书只是种子而已。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