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年间,长安城中,也就是如今的西安,来了一位年轻俊朗的道士。此道士面容白净,行事干净利落。瞧其模样,不过二十岁刚出头,身高却将近两米。他寄宿于一间客栈之中,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吃喝完毕,便倒在床上声声叹息。
客栈老板起初询问他家住何处,这道士却始终缄口不言,只是一味叹息。客栈老板心想,这孩子莫不是在家中与父母起了争执,便问道:“要不要我送你回家?” 可这年轻道士依旧一言不发,老板见状,便也不再多问。
约莫过了一个星期,道士开始在长安城中四处溜达。每日,他都坐在一棵老槐树下唉声叹气,到了饭点便回客栈。城中几位长者见这道士整日愁眉紧锁,便上前询问:“这位后生,你叫甚名字,家住何方,为何每日这般叹息?说出来,或许我们能帮你。”
道士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帮不了,唉,都怪我那不听话的逆子啊!” 说着,气得直跺脚。
长者们满心疑惑,瞧这后生,不过二十岁出头,何来孩子?就算有,也不过两三岁,这般年幼,怎会把人惹得如此生气?
老者与道士的这番对话,瞬间引来了众多围观者。
道士颇为不屑地看向众人,说道:“难怪你们不信,你们肉眼凡胎,可知道我今年多大年纪?还称呼我为后生?”
“你今年多大?最多二十岁吧。” 围观人群中有一人接口问道。
道士一脸正经地说:“不瞒诸位,贫道今年已然 863 岁,我最小的儿子都 82 岁了,你们还称我为后生。”
道士这话还未说完,围观群众瞬间炸开了锅。只听闻古代有活到几千岁、几百岁之人,可如今哪有人能活到 800 多岁?
道士见大家不信自己的年纪,像是自言自语,又似特意说给众人听,说道:“东周时期的事,我如今仍记得清清楚楚。” 接着便一五一十地将这 800 年间发生的大事小事从头到尾详述了一遍。人群中有些识文断字之人,一听之下,发现这道士所言分毫不差,心中便开始半信半疑,觉得这道士或许真有 800 多岁。
一时间,长安城中传出消息,说来了一位不知从何处来的道士,已有 800 多岁,可模样却似二十多岁。这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许多人特意跑到客栈,就为看看这道士究竟长啥样,满心期望道士能赐予自己长寿之法。
道士来到长安城半年有余的一天,城中又来了一位老人。这老人面色黝黑,皱纹密布,满头白发,白色胡须足有一尺长,衣衫破旧不堪,瞧着有 80 多岁。老人自称来自东京汴梁,今年 83 岁,此番前来,是为寻找离家出走的父亲。说罢,老人拿出一张画像。
有人接过画像一看,这不正是住在客栈里那位闻名长安城的 800 多岁道士吗?众人赶忙将老人带到客栈。
老人远远瞧见道士,“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以膝盖当脚爬行,抱住道士的双腿,哭喊道:“父亲大人,都怪孩儿不孝,惹您生气,害您离家出走。”
年轻的道士看着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神色冰冷地说道:“你来作甚?你这畜生,如此不听话。” 接着又对围观群众说道:“诸位请看,我这逆子,就是不肯吃我炼制的长生不老仙丹丸,才 80 多岁,就老成这般模样,实在是丢我的脸。” 说着,年轻道士抬手对着老人的脸 “啪啪” 就是两耳光,怒喝道:“你给我滚,从今往后,我不再认你这个丢人现眼的儿子。”
老人对着道士磕头如捣蒜,哭求道:“父亲大人,我错了,我吃您炼的长生不老仙丹丸。”
见老人认错,年轻道士泪流满面,轻轻抚摸着老人的脸,柔声道:“天下哪有父亲不疼儿子的。你现在回家,我把长生不老仙丹丸放在你娘那儿了,你若再不吃,难道要让我这长寿父亲送走你这短命鬼?”
这一幕被长安城中的百姓瞧得真真切切,众人对道士再无半点怀疑。此后,每日都将道士所住的客栈围得水泄不通,一心要买道士的长生不老仙丹丸。
有些人为了得到道士的仙丹丸,不惜变卖家中的金银财宝,只为求得长生不老。
年轻的道士带着数船的黄金白银驶向东京汴梁。临行之际,道士向长安城中的百姓频频挥手,让百姓们耐心等候,称自己回家炼好仙丹便会送来,定要让长安城中的百姓都能长生不老。
长安城中的百姓听了,脸上满是欢喜之色。
一年过去了,道士并未送来仙丹;两年过去了,道士依旧没有踪影……
后来,长安城中有人打听清楚了道士的真实情况,这才知晓,那道士其实就是后来寻他的那位老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