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三大指数集体震荡上扬。
进入4月,市场从预期博弈转向业绩验证阶段,业绩确定性成为行情分化的核心逻辑。
操作策略上,建议沿AI产业链精筛一季报业绩兑现标的,把握回调窗口战略布局,巩固科技成长赛道全年投资主基调;同时深挖传统产业中一季报业绩超预期标的,捕捉估值修复弹性。此外,需重点关注内需刺激政策落地与业绩改善预期的共振性机会,把握新一轮政策释放的交易窗口期。。
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355.31点,上涨0.59%;深证成指涨0.57%至10564.32点,创业板指上涨0.67%收于2117.89点。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7108.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630亿元,全市场近4700只个股上涨,市场情绪整体偏暖。
盘面上,创新药、光伏设备、核电装备等兼具政策支持与业绩可见度的领域成为领涨主线。
(1)医药生物板块成为最大亮点,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三大细分领域分别以5.39%、5.27%、5.01%的涨幅领跑行业板块。CRO与创新药方向表现尤为强势,诚达药业、多瑞医药、陇神戎发等个股涨停。催化因素看,在集采政策优化、商业保险支付改善及AI技术赋能的多重驱动下,行业经营性现金流修复至近五年高位,估值重估逻辑持续强化。
(2)能源产业链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延续强势,中洲特材、兰石重装、合锻智能等标的涨停。光伏板块受政策面提振显著,分布式光伏新政刺激下,亿晶光电封住涨停,锦浪科技大涨超10%。电力板块中,立新能源实现两连板,银星能源盘中冲击涨停。
行业层面,医药生物(3.84%)、国防军工(2.52%)、钢铁、环保、公用事业均涨超1.4%;家用电器(-1.07%)、银行(-0.92%)、汽车、通信逆势收跌。
港股来看,三大指数同步走高。截至上午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06%收报23363.59点,恒生科技指数以1.80%涨幅领跑,国企指数涨1.11%至8611.15点。南向资金半日净流入达28.6亿港元,重点加仓医药及能源板块。
盘面呈现多主线共振特征,生物医药、能源及科技板块成为主要驱动力。医药板块强势爆发,康方生物盘中飙升15.6%,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涨幅均超8%。能源产业链呈现多点开花格局,煤炭、核电、石油石化均录得不同程度上涨。科技板块呈现结构性分化,快手、网易分别上涨3.96%和3.61%,腾讯、美团涨幅逾2%,半导体板块逆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