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在晶体管密度方面超过了Nvidia但确失去了GeForce...

探索点小小科技 2025-03-02 04:59:39
AMD 在晶体管密度方面超过了 Nvidia但确失去了 GeForce RTX 5090 芯片

AMD 今天推出了 RDNA 4 图形架构和两款基于它的显卡 - Radeon RX 9070 XT 和 RX 9070。这两项新产品都基于 Navi 48 GPU 的不同修改。旧型号使用 Navi 48 XTX,而新型号使用 Navi 48 XT。根据 Tom's Hardware 的说法,这些芯片是 GPU 中每平方毫米晶体管密度最高的芯片之一。

图片来源: AMD

Navi 48 芯片的面积为 357 mm²。这比 GeForce RTX 5080 和 RTX 5070 Ti 显卡中使用的 GB203 (375 mm²) 芯片要小。AMD 新 GPU 的晶体管密度更高。Navi 48 总共包含 539 亿个晶体管,而 GB203 有 456 亿个晶体管,Navi 48 的晶体管密度约为 1.51 亿个/mm²,GB203 的晶体管密度为 1.206 亿个/mm²。AMD 芯片的这个数字比其竞争对手高 25%。此外,Navi 48 的晶体管密度高于旗舰 GeForce RTX 5090 显卡中使用的 GB202 GPU(1.23 亿/平方毫米)。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比较,因为相同的 RTX 5090 无论如何都会比今天展示的 Radeon 显卡快得多。然而,有趣的是,Nvidia 在设计 Ada Lovelace 时似乎并没有像 AMD 对其 RDNA 4 GPU 那样重视晶体管密度。而且,当然,您需要记住,晶体管的数量通常被认为是近似的,并且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AMD 决定在新一代图形架构中放弃 RDNA 3 架构上用于 GPU 的小芯片设计,并回归单片。这意味着以前位于不同 GPU 小芯片上的所有高速缓存现在与图形内核一起包含在单个芯片中。尽管同一款 Navi 31(采用小芯片设计)的晶体管密度也约为 1.5 亿/mm²,但这个数字的计算没有考虑与同一芯片上的缓存共享空间。AMD 回归单片 GPU 设计,保持相同水平的晶体管密度,并在不牺牲效率的情况下集成 64MB 的 Infinity Cache,应该赞扬。

0 阅读:4

探索点小小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