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至上的当下,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金钱和爱情,哪个更要命?这个问题要是在四十年前,好像没有第二选择,唯有爱情。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意识的开放,远在经济发展之前。刘心武开风气之先,以一篇《班主任》打破了文学界的沉寂。调皮学生在小说“牛虻”女主角唇边画下的一撇小胡子,说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情感的贫瘠。随后,诸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文学名著,纷纷引进。
爱情,一时间成了最圣洁的字眼。借着那一股风,我们看到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看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也看到了牛郎织女、孟姜女等。那是文学繁盛的黄金时代。所谓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及“朦胧诗”等,无不缘起于爱情。
“少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世间的至洁至纯,为什么此间有惨痛飞迸?”文学作品中,但凡表现爱情,无不是一波三折,九曲回肠。对于悲剧,我们有天生的共情。文学作品中的爱情喜剧,人们往往不愿意多看。悲剧则不然,《红楼梦》之所以能引出无数青年男女的眼泪,便是宝黛爱情的悲剧特质。
当然,爱情离不开时代特点。对女性来说,上世纪有几次不同的爱情选择:工人、军人、教师等。对于当官的,反而不那么青睐。虽然爱情不存在等量交换,现实中人却知道,门当户对在爱情中占据的地位。
今天上海外滩是著名的观光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里的每个傍晚到半夜,是年轻人的爱情圣地。尚没有下班的哥哥姐姐们,会委托年幼的弟妹们早早去占一把椅子,以便约会使用。忙碌时,一张椅子上,会有两对年轻人坐着,互不干扰。那年头上海的居住条件之艰苦,全国第一。今天讲究的什么“人权”、“隐私”等等,都是具备了一定条件后的附加值。
曾看过一个笑话,大意是:假如只剩下一块钱,中国人会用来买米,美国人会用来买热狗,法国人会用来买一束花。不一样的国情造就不一样的价值观。买米的中国人,可以煮粥吃几天。热狗一顿报消。一束花说明法国人的浪漫。中国人有最长远的考虑。
这个笑话,现在网上找不到了。只找到一块钱在不同的国家能交换到什么。可见得,当时觉得中国人现实的观点,落后了。现在才是最现实的时代。
现实的金钱观与浪漫的爱情天性,不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而是难以和谐共处的矛盾体。金钱和爱情,哪个更重要?这不是鲜花和面包的选择,而是一辈子人生的决定。我们年轻时会说“面包会有的”。今天的年轻人会说,将面包拿过来再说。
相比当年,今天爱情的代价,委实有点高。房子、车子、彩礼、还有几金等等,对男方,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对女人很轻松?不不不!按照一次次修改后的《婚姻法》和《物权法》等,女人结婚后除了家务和生孩子是必须的外,其它财产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没有关系。
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男方买房女方装修。十年八年后,房子可能增值,装修一文不值。如果离婚,女方除了拍拍屁股走入,没有任何保障。且不说老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是否正确,婚姻所带来的安全感,一点没了。爱情的终结目的,无非婚姻。婚姻除了生儿育女,还有共同生活的鸡零狗碎。
很多年轻人为了财产,选择AA制生活。这样的婚姻还不如搭伙,何来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无异于耍流氓。仅有爱情的婚姻,难以为继。仅有金钱的婚姻,好吗?那么多的婚外情、那么多的金丝雀,还有那么多的快速离婚都证明了一条,金钱买不来爱情!
金钱买不来爱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钱人的生活可以过得很轻松。国庆前后,连着看到两篇快递小哥累得躺在电瓶车上一睡不醒的消息,很难过。年轻健康的生命,本应该享受人生的美好,却因为挣钱时过度劳累而失去了生命。
挣钱是为了花钱。挣不到钱少花好了。已经有个选择“极简”生活的群体,过起“躺平”和“摆烂”的日子。一个月几千块钱收入,只花一部分。他们深居简出,不社交不购物,保持活下去的状态,既不要爱情,也不要婚姻家庭和孩子。
是啊,没有钱,还要什么爱情婚姻,生什么孩子。原来以为,丁克很可怕。现在,根本就不婚了。
以当下的观点来看,爱情狠狠地输给了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