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小伙,一段跨越国界的爱情,一次意外的相遇,竟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他叫蔡志,她叫卡伊。
他们的故事,要从蔡志的少年时代讲起。
蔡志出生在中国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则有些精神疾病。
在村里人眼中,他们一家是“没本事的男人”、“疯婆娘”和“皮猴子”。
蔡志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也为了摆脱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他决定出国务工。
几经辗转,他来到了印度一个建筑工地。
初到印度,蔡志很不适应。
空气中弥漫着异味,环境脏乱,让他难以接受。
但为了赚钱,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慢慢地,他学会了印度语,也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他开始和当地人交流,也结识了一些朋友。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卡伊。
卡伊是一个勤劳聪明的印度姑娘,在高种姓家庭做佣人。
她会把主人不要的东西收集起来,拿到街上去卖。
蔡志很欣赏卡伊的品质,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一年半后,蔡志带着礼物去卡伊家提亲。
卡伊的家在贫民窟,一家六口人挤在一起,生活十分拮据。
孩子们瘦骨嶙峋,甚至会吃土充饥。
卡伊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因此,卡伊的父亲强烈反对这门婚事。
他担心女儿嫁出去后,家里就失去了经济支柱。
蔡志了解到岳父的顾虑后,向他保证会教他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
他带着岳父一家去摆摊,卖起了中国炒面和炒粉。
不到中午,所有食物就销售一空。
看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岳父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同意了这门婚事,并请求蔡志教他做炒饭。
蔡志倾囊相授,教岳父如何做出美味又卫生的炒饭,并找到了稳定的供货商。
离开印度前,他留下了一笔钱,帮助岳父启动生意。
卡伊的父亲没有给她陪嫁,卡伊心里有些不舒服。
但蔡志认为,这笔钱就当作是给卡伊的彩礼了。
回到中国后,卡伊在家照顾父母,蔡志继续打工赚钱。
卡伊勤俭持家,从不抱怨。
蔡志想翻新房子,卡伊却说不用浪费钱。
后来,蔡志的父亲建议他攒钱买房,蔡志也默默地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一年后,卡伊怀孕了。
蔡志和父亲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卡伊生下了一个男孩,蔡志的父亲也开始了带娃生活。
孩子渐渐长大,蔡志决定带卡伊回印度探亲。
回到印度后,蔡志惊讶地发现,岳父家盖了新房,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了。
岳父一家对他们非常热情。
在一次酒席上,岳父拉着蔡志的手,含泪感谢他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蔡志,不管怎样说,我还是得感谢你,当初改变了我们这一大家子。”
“爸爸,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我们是一家人,这样的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
临走前,岳父给蔡志和卡伊每人一个红包,说是卡伊的陪嫁和当初蔡志垫付的货款。
“一份是卡伊结婚的陪嫁,一份是我当初帮助他进购的原材料。”蔡志本想拒绝,但岳父坚持让他收下。
回到中国后,蔡志和卡伊打开红包,发现里面有一万多元钱。
两人百感交集,不禁流下了眼泪。
蔡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爱可以跨越国界,也可以改变命运。
他不仅收获了爱情和家庭,也帮助岳父一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一个简单的举动,一份真诚的付出,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这或许就是爱的力量,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一个中国小伙,远赴印度务工,与当地姑娘喜结连理,并用一门小小的手艺改变了岳父一家的命运。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童话故事,却又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蔡志选择远赴印度?
又是什么样的手艺让岳父一家脱贫致富?
这一切的背后,又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