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旧中国积贫积弱,连火柴和铁钉都生产不了,要从国外进口。其实,在1934年以前,中国是可以生产火柴和铁钉的,直到这一年的6月11日,美国颁布了《白银购买法案》(简称购银法案)之后,中国再也无力生产火柴和铁钉了。
1934年,是罗斯福第一个任期的第二年,面对大萧条冲击下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决定实施“罗斯福新政”。这个新政需要参议院讨论通过,于是参议院里的“白银集团”趁机提出了自己的需求。
所谓白银集团,就是美国西部的犹他州、内华达州、爱达荷州、新墨西哥州、蒙大拿州、亚利桑那州和科罗拉多州。这七个州是美国主要的白银产地,集中全美国八成以上的白银企业,从业人员接近五千人。
最关键的是,这七个州在参议院中占有14个名额,约占总数的七分之一。他们是否投赞成票,对于罗斯福新政能否通过至关重要。于是作为交换条件,罗斯福同意了他们提出多年都未获通过的《购银法案》,以换取他们对新政的支持。
《购银法案》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让白银涨价,让美国的白银储备增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银国。光这七个州的白银产量就占到全世界白银产量的35%,可由于大萧条的原因,银价却在一路下跌。
1932年时,每盎司白银还值58美分,到1933年就已经跌到了26美分,跌去了一半还多。《购银法案》则保证到1935年,白银价格达到1.29美元,并且让美国的白银储备达到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
为此美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量购入白银,一年的时间里就购入了2400万盎司的白银,这相当于美国全年的白银产量。国际市场上也迅速做出了反应,白银期货的价格短时间就从18便士涨到了33便士 ,几乎翻了一倍。
白银集团见到这种局面,一个个喜笑颜开,可万里之外的中国就倒了大霉了。因为中国是银本位国家,从明朝开始将白银列为法定结算货币至此已经有六百多年了。
当时国内货币市场上流行的银元多达数十种,袁大头、孙小头、鹰洋都有流通。而且这些银元成色十足,一枚一元的袁大头里就有0.75盎司的白银,当国际银价上涨之后,中国的白银开始飞速外流。
国内的外资银行、投机客和买办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围了过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把白银运住美国,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公开的不行就偷运。
仅1934年8月21日一天,上海汇丰银行就把价值1500万元的银锭装船运走,而这些银锭,全部都用是袁大头融化后铸成的。
《购银法案》颁布十八个月后的1935年,中国的银元储备就从6.02亿元骤降到2.8亿元,市面上出现了严重的钱荒,通货紧缩降临了。
大量的企业因为没有钱投入生产而破产。整个1935年,上海的31家棉纱厂有18家停产,58家面粉厂中有22家停产,67家中资银行中有12家倒闭。其余的中小企业破产的数不胜数。
【因白银法案倒闭的和丰纱厂】
上海银行业同业协会联名写信给罗斯福,希望美国暂停采购白银,罗斯福倒是派了一个经济观察团来上海考察,回去说上海有富户子孙四代,因购银法案而经济困穷,最后全家从五楼跳下自尽。如此种种简直多如牛毛。
但白银集团对此嗤之以鼻。犹他州参议员坎贝儿说,上海每多开一家工厂,美国就至少有五十名工人失业。《购银法案》一开始并非针对中国,但在知道了对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美国仍然是熟视无睹。
指望他们发善心是不可能的,他们就像一条丑陋的蚂蟥,趴在中国身上疯狂的吸血。
和通货紧缩同样严重的就是出口的暴跌。由于银价上涨,作为银元的中国货币币值猛涨,由此对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4年,全国出口较上年下降了84%,1935年在此基础上再降76%,数不清的企业破产。
1934年以前,中国是可以自己生产火柴、铁钉和布匹的,但由于《购银法案》导致的通货紧缩,先让一大批火柴钉厂破产,紧接着以由于银元升值,使得购买进口的火柴和铁钉反倒比买国产的还便宜。那些好不容易熬过了第一关的厂子又纷纷破产,百不存一了。
从这时候起,中国真的失去了火柴和铁钉等小商品的生产能力,改为进口洋火和洋钉了。
【二十年代天津的火柴厂】
美国的白银集团所有的从业人员加在一起,还不到五千人,却通过购银法案掠走了25亿美元的财富,这笔钱相当于今天的3万亿美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旧中国的经济近乎崩溃的基础上的。
今天的美国又开始频繁加息,企图吸引全世界的资金回流美国,这不就是一个新版的《购银法案》吗?只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中国了。
人家是美国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