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乌克兰政府约定在11日开始会谈,这次谈判大部分内容并没有公开,但第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美国这边抛出来一个信息:已经和乌克兰达成“停火30天”协议,现在就看俄罗斯了。这条信息的特殊之处在于,停火不是乌克兰提到的而是媒体提出的,乌克兰是“同意”的一方。而且泽连斯基认可之后,特朗普还立刻给了乌克兰两项优待条件:恢复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以及恢复对乌克兰的信息情报共享。

当前俄罗斯正在对库尔斯克地区进行大规模反攻行动,特朗普突然喊话要“停火”,对俄罗斯可不是好的信号。事实是俄军展开大规模反攻,乌军精锐部队被包围,面临着巨大损失。一旦这股乌军被歼灭,不仅会对乌军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还可能导致俄军进一步深入乌克兰,威胁到基辅。美国意识到,如果冲突继续升级,乌克兰很可能全面溃败,此前投入的大量军事援助和政治资源都将付诸东流。通过推动停火,美国可以及时止损,又能继续操作俄乌战局,达到最大化利好美国的政策。

俄罗斯媒体“讨伐”特朗普表示,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停火。原因在于在联合声明中,美国将自己塑造成和平的推动者,把俄罗斯置于道德被动地位,如果俄罗斯不接受停火,就会被指责为破坏和平的一方。这表明美方的立场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有助于美国联合欧洲盟友,在国际舆论上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巩固自身在欧洲地缘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同时,美国可以利用停火谈判的机会,迫使乌克兰在领土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按照美国的意愿重新塑造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格局,但俄罗斯不会“中圈套”。

在这次会谈结束之后,欧盟再一次被抛弃,和美国没有俄乌冲突会谈议程。对此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采访中提到:苏联解体之后,一些人认为俄罗斯可以融入欧洲的经济和安全架构,其他人则希望我们能够无限期地依赖美国的全面保护;现在他们更应该清醒了,指望依赖美国的这种模式,是根本走不通的。冯德莱恩的言论是一个非常罕见的表态,作为一名经济官员来说,她一直很亲美;现在连冯德莱恩都认为欧洲要军事“自立门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美方在欧洲面临的处境有多么糟糕。

冯德莱恩的言论到底有何用意?有解读认为他们在宣泄不满,认为美国“抛弃了欧盟”。毕竟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都提出了要“自我构建防务体系”的目标,特朗普威胁要从欧洲撤走军队。现在来看特朗普准备控制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不仅可以满足美国自身的资源需求,还能在全球资源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至于欧洲盟友的利益,和美国没有多大关系。